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9|回复: 3

    杂文:钞票功勋夫?罪过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6 17: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重楼 于 2012-11-7 09:18 编辑

    _1700836820679514508[1].gif

    杂文:   钞票 功绩?罪过
                                 重楼  原创

    “钞票”一词始建于1835年清朝时期。当时,清政府发行了两种纸币,一种叫“大清宝钞”,一种叫“户都官票”,于是人们把它合起来叫“钞票”。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宋朝时,在四川成都已有了纸币,那时称为“交子”。元朝时期,人们称纸币为“中统交钞”。直至清朝起,才有了“钞票”之称。

    钞票(纸币)比起硬币来,原材料造价低,易于保管、储藏。目前,世界上有200多种纸币发行,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它地区。钞票自问世以来,在货币交换中起到了等价交换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钞票是生活物质、商品、财产的代名词。人生活在世上,离不开钞票,时时需要钞票。有了它,你可以换取你所需的物质;有了它,你才能维持和保障你的生活;有了它,会不断地提升和改善你的生活。

    钞票有神通广大的魔力、魅力和吸引力。人活着为什么,不是为了生活更美好么?既如此,能离得了钞票?君不见,农夫在田畴里耕耘,小贩在街头叫卖,为什么,为生计、为钞票。工作员在机关里忙碌,拔高一点,是为人民服务。假如叫你“义务服务”,高尚的人有几何?万变不离其宗,崇高意义的服务,也离不开钞票。

    智慧的高低、付出汗水的多少,给钞票的收入程度成正比。钞票不会从天上降下来,钞票必须靠辛勤的劳动去索取,钞票不因你是弱者而格外对你怜悯。在钞票面前,一分劳力,就是一分代价、一份回报。

    钞票拥有的多寡,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在世俗的眼光里,还是你身份、地位高低的象征。旧时曾有“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之说,不无一定道理的。

    钞票是一个“万花镜”,不同的人在它的面前会变了模样,变得自己也认不得自己。为了钞票,小贩(一部分)耍出了短斤少两的把戏;商家(多数)搞起了诱人的“打折”;制假者(无处不有)五花八门,使你防不胜防;贩毒者(100%)铤而走险,走上不归之路;大老板(为数不少)“有钱就变坏”,包了“二奶”,玩起了“三奶”,眼角的余光还瞅着“四奶”;握权的(极少数吧?)运用“权”的魔力,魔法似的变出了一叠叠厚厚的钞票……

    呜呼,“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钞票演绎了一部部艰辛的奋斗史,也留下了一曲曲肮脏的、卑鄙的、散发着“铜臭味”的挽歌。

    没有钞票的日子是难以想象的,钞票拮据的日子是度日如年的。在钞票面前,中国人还是比较理智的,并非越多越好,“小富即安”嘛。“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箭割头”。钞票,还能带进棺材么?

    人要生活,不能没有钞票。洒满汗水的钞票,用起来心里特踏实;来的轻松、不明不白的钞票,用起来反而时时如惊弓之鸟。

    钞票可以使你富甲一方,也可以使你顷刻坠入地狱。问钞票,你功绩乎?罪过乎?
    (题图系转载)
                                                                                     12.11.6.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1-6 23: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达州
    李老师杂文写的够好,与你商榷:“功勋夫?罪过夫?”是否为“功勋乎,罪过乎?”见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0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良医 发表于 2012-11-6 23:18 禁止外链
    李老师杂文写的够好,与你商榷:“功勋夫?罪过夫?”是否为“功勋乎,罪过乎?”见笑了。

    谢谢你的阅读和指正,从内心感谢你!刚才我查了一下字典,“夫”也可用于句末感叹,当然,用“乎”更好一些,故仍从原文,请谅。
    发表于 2012-11-9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钞票是一面镜子,在里面可以看清每个人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