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土特产
筠连特产“糟黄瓜”,虽然仅仅是佐餐咸菜,但却因其是选用川南乌蒙山脉乳黄瓜和高山鲜红椒手工制成,口感脆嫩辣甜,咸鲜爽口,独有麻、辣、香、脆、鲜风味,让人嚼在口中心中脑海却有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靓丽的川妹子在青山绿水间摘下一条条翠碧如玉的嫩黄瓜,芊芊玉手把黄瓜浸泡、晒干…… 目前,“筠连特产糟黄瓜”这一特色农产品,早已在省内外多家超市登台亮相,在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同时,已闯出国门远销美国、新家坡等地。 发展之路:明清时期,筠连人就开始腌制糟黄瓜。因筠连多喀斯特地貌,山势较高而冬天气温较低,蔬菜难种。筠连人见夏天瓜果齐全,特别是黄瓜易种且产量大,人们便将嫩黄瓜采摘后一个个分成条状,放在太阳下晒干;冬天蔬菜奇缺时,再拿出来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伴上辣椒酱等食用,脆、辣、甜且清香可口的糟黄瓜因此而得名。古时马帮经过筠连,常捎带“筠连糟黄瓜”于路上食用,故那时糟黄瓜就已名传南丝绸古道。 改革开放后,筠连县城各大小餐馆陆续开始选用高山嫩黄瓜和红辣椒,按照传统工艺制成糟黄瓜,作为一道佐餐咸菜上桌,得到人们喜爱。当时的“糟黄瓜”均为散装品,既不方便携带也无法保鲜。1996年,筠连建起第一家糟黄瓜厂,制作更加精细的糟黄瓜终于走上市场,而盒装、袋装、瓶装等形式的糟黄瓜一上市,因其美观大方、方便携带,且使保质期延长到8—12个月,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迅速畅销省内外。一盘小小咸菜,逐渐闯出了一片天地。1999年,“筠连特产?糟黄瓜”在四川省名优特新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近年来,筠连县糟黄瓜产业从无到有,创下了“香名”、“郝哥”、“阿婆”等多个品牌,每年产量超过2000余吨,年产值逾5000万元。 专家分析:筠连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筠连糟黄瓜独特麻、辣、香、脆、鲜的风味,筠连人也在按照自己的特色稳稳当当地闯市场。筠连县农委办主任谢明声介绍,筠连县把糟黄瓜作为发展筠连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之一,积极引导发展、加快品牌建设、依法进行品牌保护是糟黄瓜发展必走的“三步曲”:在原料保障上,结合农户喜欢在种植玉米中套种黄瓜的特点,筠连引导企业广泛宣传,让农户把嫩黄瓜切为瓜条晒干后订单收购,既减少了农户买卖生黄瓜的劳累,且黄瓜条由于保质期长,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为确保筠连糟黄瓜的地方特色及产品质量,筠连各企业严格按照糟黄瓜生产加工制作工艺程序,确保生产质量和食品安全。目前,筠连县已有数家企业申请注册了糟黄瓜产品商标,下一步将是加大产品品牌的打造。 笔者短评:一道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小咸菜,却稳稳当当走稳了市场。其间,有着政府的引导及商家的品牌意识,而最关键的是如何看准市场需求,即走稳“绿色环保”的土特产发展之路,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相关阅读: 作为土生土长的筠连人,为糟黄瓜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而感到自豪与骄傲,筠连青山环绕,山水宜人,作为一个云川两省的链接点,当地除了利用好当地的工业资源,更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链,进而开发更多的土特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县综合竞争力。 笔者简介: 潘雨,筠连武德乡人,国家高级MBA职业经理,全国知名餐饮策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