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爱孩子 重楼 原创 爱孩子哪个不会?天下父母都爱孩子。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未来的希望嘛。 爱孩子现象中国有,外国有,古时有,今时有,将来永远也有。 然而,自从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直升,爱孩子的现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明显、突出。 咋个不爱,是“独苗苗”啊! 没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前,中国家庭的子女一般在2-3个左右,多者在4-6个之间,当然也有更甚的。如今,一对夫妇终身只有一个孩子(农村则不然,起码都是2-3个)。娃娃少了,经济负担少了,父母教育子女的精力也相对多了,自然爱得更浓、更烈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娃娃只有一个,“保险系数”很小,得更加倍的爱才行。 你看看这些父爱、母爱的场面,感不感人: 幼儿园里,娃娃们围成一团,自己吃饭,吃得津津有味。回到家,娃娃推开饭碗:“妈妈,你喂我。”“幼儿园里不是自己吃么?”“这是家里,偏要你喂!”妈妈无奈,一勺一勺喂起了孩子; 孩子六七岁了,命令似的直嚷:“妈妈,给我穿衣!”妈妈口里虽在埋怨:“这么大了,穿衣服也不会。”但手上,仍给孩子穿衣忙个不停; 爸爸、妈妈带孩子进商场。孩子指着儿童电动车:“妈妈,这车我喜欢。”“家里不是有一辆车吗?”“那辆不是电动的。”妈妈无奈,一甩手又是几百元; 孩子和同伴打架,同伴告到了家里。妈妈没责备自己的儿子,却埋怨孩子的同伴:“你不先惹他,他会打你吗?”小同伴楞了楞,不知咋回答,儿子在一旁扬扬得意。 这类母爱还有很多例子,举不胜举。 有一个已经老掉牙的故事我们不会忘记:有位母亲溺爱孩子,孩子长大后犯了死罪,临刑前,他怨恨地对母亲说:“是你害了我!”并咬掉了母亲的乳房。这古老的故事,令人深思。 笔者有一位熟人,非常溺爱儿子。当年,笔者曾私下里断言,这娃娃长大后要吃亏。没想到,这娃后来触犯法律,进了班房。我看着这娃长大的,为他叹息,也为自己的那句预言而后悔不迭。 古时曾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严厉教育孟子,从不溺爱,后来,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愿天下的父母都学学孟母。 有人发现,多数城里娃和农村娃就是不一样。农村娃家庭条件差点,家里娃娃也多一点,六七岁的哥哥姐姐要带弟弟妹妹,十来岁的娃娃能煮饭、摘猪草、干农活,冬天只穿一条单裤,脚下是一双破胶鞋。尽管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农村随处可见。这些从小吃贯了苦的农村娃,学习也认真,学习成绩往往超过了城里娃,很多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往往是农村娃。城里的家长纳闷了:我那么爱自己的娃,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咋赶不上这些农村娃?当然,这也非绝对,农村娃也有比不上城里娃的,啥事都不能一概而论。 爱孩子,不仅仅是吃饭、穿衣、冷暖,要多在孩子的个性、行为、品格、修养上下功夫。溺爱不是爱,反到会害了孩子。爱孩子,也要学会“科学的爱”。 (题图系转载) 12.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