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是一种害 重楼 原创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责任和义务,父母爱孩子责无旁贷,天经地义。父母的爱,呵护了孩子的成长,给了孩子以温暖和关爱,建立和维护了浓浓的亲情、血肉之情。 在爱孩子的现象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溺爱。不少父母爱孩子爱得“太痴”,爱得过分,“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打碎。”这种“爱”,实在不敢恭维。因为你由疼爱变成了溺爱,而溺爱实质是一种害。 现在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娃儿很“甘贵”,父母多给一点爱,很正常。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父母爱孩子的程度,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难以相比的。你看看现在的许多家庭,孩子简直就是“小太阳”、“太上皇”。父母爱,爷爷爱,奶奶爱,外公爱,外婆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围着孩子转。这“众星拱月”的现象,感动乎?赞叹乎?悲哀乎? 我们来看看这些父母是咋样的“爱孩子”: 四五岁的娃娃了,孩子在前面跑,父母端着碗在后面追:“来,再吃一口。”一勺喂进孩子嘴里,父母夸奖一句:“乖幺儿!”; 孩子七八岁上小学了,老半天躺在铺上不起床。妈妈催促:“该起床,上学了。”孩子在被窝里撒娇:“妈妈,你来给我穿嘛。”妈妈放下了手中的活,跑到床前帮孩子穿起了衣服; 孩子上中学了,连面条也不会煮。每天早晨,妈妈亲自煮好面条,端到了孩子手中; 孩子读大学了,不会洗衣,连洗袜子也不会洗。没办法,只得花钱情人洗…… 以上画面,绝非杜撰,生活中时时都能看见。 我们不禁要问:这孩子的懒,这孩子的无能,谁之过? 我们心慈的父母想过没有,子女不可能一辈子在你身边,你能帮子女一辈子么? “严爱”和“溺爱”的家庭,其孩子的性格、个性、脾气、能力是大不一样的。溺爱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眼中常常只有“我”,其性格多表现为任性、好强、偏执,而勤劳朴素、勇敢坚强、关爱他人、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观念却淡漠。疼爱孩子没错,疼爱和溺爱是两码事。问题在于,你爱孩子的方式方法对不对。溺爱不仅害了孩子,父母最终也会流下后悔的眼泪。 娃娃长期处在过于优越的生活条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各种有理甚至是无理的要求,父母都有求比应,这样的娃娃会养成许多坏脾气。尽管人的性格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在后天形成。后天生活的环境如何,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如何,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爱孩子也要“讲科学”。 其一,父母言传身教。大人满口脏话,你怎要求娃儿语言文明。两口子天天去“砌长城”,你娃儿咋会安心在家做作业? 其二,爱劳动。有的娃娃从小到大在家里压根儿没扫过一次地、洗过一次衣、做过一次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长大以后咋独立生活? 其三,勤俭朴素。有的父母为了儿女省吃俭用,而娃娃却讥笑父母:“现在是啥时代了,还那么寒酸?”当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娃娃大把大把花钱 “操面子”的时候,老父母却在背着账过日子。 其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性格。让孩子勤劳,累不坏你的孩子;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饿不了孩子肚子,也冷不了孩子;让孩子多关爱他人,你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让孩子懂得活着的意义是奉献,你的孩子才觉得活得充实、幸福。 哪个父母都想宁肯自己多吃苦,也要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有利条件,都巴不得孩子成龙成虎,给老祖宗增光。但是你一味的溺爱,只能是适得其反。树杆长得直不直,在于幼苗时辛勤浇灌、矫正。一旦树干粗大,想纠正悔之晚矣。 为了孩子成才,愿天下的父母都“狠心”一点。溺爱,是一种害! 12.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