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4|回复: 0

    黄金白露为何诞生于195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11: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m_b2109c_4.jpg

      宜宾日报□ 樱 落
      对于黄金白露为什么会诞生于1959年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喜爱黄金白露拥趸心中的疑问,经过多次前往筠连走访,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逐步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个黄金白露诞生的岁月……
    1959到底有什么特殊意义?
      1959年,正值国庆十周年。中国人偏爱整数,而1959年又恰好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周年,因此具有特殊而非凡的意义。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新中国成立的十年间,国家走出了战争的阴霾,开始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人民过上了比较安定幸福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满怀敬意和感恩,向党中央、向毛主席敬献国庆十周年礼物,筠连人民也无例外的在为国庆献礼而精心筹划着……
      筠连作为四川红茶的主产地,1950年代以来,筠连茶厂生产的工夫红茶全部出口创汇,红茶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为1959年十周年国庆献礼的必备之选,但国庆10月处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时节,白露不采茶是当时业界的常规,但甄选红茶将筠连人民的心意传递到中央,又势在必行,聪明的筠连茶人们几经思索,决定打破常规解决这个难题。
      筠连茶人是如何打破常规,研创黄金白露礼茶的?
    9月8日白露这天,几名采茶姑娘来到早就选好的茶园,一阵欢歌笑语,打破了此时从不采茶的惯例,从上午八点开始,一直采到下午五点钟,她们在台刈后的茶树上精心挑选,共采得六斤半鲜叶,送到茶厂又经过精挑细选,再由厂长亲自审视,剔除过大或过小的茶芽,保证所有的鲜叶都是一芽一叶,才送入生产房,由厂里最资深的制茶师亲手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提香,每一道工序都极其用心、浸透了情意。制成之时,六斤半鲜叶仅得九两干茶。而让人很惊喜的是,盛在眼前的红茶竟然金毫满披,呈现出从未有过的金黄色,外形条索紧细,香气馥郁,开汤后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高鲜,堪称珍品。因采于白露,色若黄金,便将其命名为“黄金白露芽茶”。并以筠连县农林水利局的名义邮寄北京,献给毛主席品尝。10月14日中央办公厅收到茶后,次日即回复筠连:“党中央和毛主席收到了报喜茶,对筠连人民,特别是茶厂的干部和人民群众表示感谢!”
      黄金白露制作工艺失而复得,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巧合?
      黄金白露作为一款顶级国庆献礼茶,这种与生俱来的稀有、高贵、神秘特性,在当时的生产技术和消费水平条件下,注定了她不可能批量生产、不可能成为大宗产品进入市场、不可能成为寻常百姓的“随茶便饭”。因此 30多年时光荏苒,黄金白露不仅没能再次面世,而且制作工艺也几近失传。
      本世纪初,在外经商多年的陈蓉回到家乡。她投资数千万元,在川滇交界的大苗山建立了优质茶叶基地,以资产重组方式并购筠连茶厂,把原国营筠连茶厂转型为现代企业——宜宾醒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发掘整理筠连茶厂近半个世纪的生产、出口四川工夫红茶历史的过程中,意外地从一些老茶人的口里和县志中了解到了“黄金白露”。她立即四处寻找并请回当年参与制作“黄金白露”的老茶人,通过反复回忆、反复试验,三年努力,历尽酸甜,终于使沉睡30多年的“黄金白露”又获重生。
      黄金白露重现江湖,立即得到了筠连老茶人、业内专家和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继2009—2010年在 “第六届中国国际(北京)茶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 (上海)茶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北京)茶业博览会”蝉联三个国际金奖后,又于今年5月“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再获金奖。四年之内连获四个国际金奖,这在茶界实属奇迹,它足以证明黄金白露产品的巅峰性、稳定性、连续性和创新性。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