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刚正在指导学生练习篮球技巧。
范钦刚,男,1972年9月生,筠连县蒿坝镇蒿坝中心校语文教师,先后毕业于高县师范学校、宜宾教育学院。2005年,创建学校女子篮球队。在偏远的山区,范钦刚老师用精彩的语文课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老师,而且还带出一支威震川南的女子学生篮球队。范钦刚老师的坚韧给了山里女孩从未有过的快乐和自信,也给了她们走出大山的勇气。​2012年荣获中国“最受关注乡村教师”荣誉称号。同年,获称四川省优秀教师。
从教箴言:体育对于山区教育而言,不仅是山里孩子锻炼身体的一种工具,更是改变山区教育观念的一种手段,体育能让山里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从而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大山,所以我将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我首先是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是我喜欢的工作。”范钦刚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和学习语言,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提升比知识更重要。他说,语文是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
为了能让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范钦刚绞尽脑汁:“组建一支女子篮球队,不仅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还能让孩子们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
《宜宾日报》记者后来了解到,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后不久,范钦刚发现很多山村女孩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从未走出过大山。“三间瓦房一群猪,数亩烤烟一湾田”,难道,山村女孩的梦想就只能是这样么?他曾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最困难的是一个从来没受过正规篮球训练的人要带着一群没有任何篮球基础的孩子打球。”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范钦刚自嘲起来,而这个问题,确实曾困扰过他。
“我对体育并不在行,这群孩子也没有任何运动基础,要让她们掌握规范球技,确实很有难度。”《教育导报》采访时,范钦刚仍不回避自己当初遇到的难题。
“照猫画虎!”范钦刚说,作为语文教师的自己虽然爱好篮球等体育活动,但是要从教练的专业角度带一支球队,的确困难重重。每天,他先在家里一遍一遍跟着影像资料学动作、想训练安排,然后再对着一群只会“抱着篮球跑”的女孩慢慢示范讲解。
2007年8月,球队首批队员中有8名女孩子初中毕业,进入筠连县中学。“篮球拓展了山村女孩的另外一条梦想之路!”范钦刚说。
“因为舍不下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范钦刚告诉《四川日报》记者,筠连县城中学曾发去邀请函,请其到校任教,并承诺其队员们免试进校学习,不过,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我们最大的理想,就是不让家长和老师失望!”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女子篮球队成员说出了共同而质朴的心愿。这心愿,也自然是范钦刚的心愿。
范钦刚忘我的工作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他却从不计较报酬。球队组建至今,范钦刚没有收过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一分钱的训练费用。当中国文明网记者问到支撑他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时,他总是说:爱心收获爱心,真诚回报真诚。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却不断从学生那里得到了亲人一般的真情,这是我的幸运。”范钦刚告诉《教育导报》记者。
2012年9月3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在北京央视总部大楼的2000平米演播室举行。范钦刚荣获“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称号。晚会结束后,宜宾新闻网记者连线北京,电话那头的范钦刚对于自己的获奖显得特别淡然。“参加颁奖晚会,让我感到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骄傲,更多的是感动:一种坚守,一种荣誉,一种付出,无数收获!今后,我将把荣誉转化为动力,更加努力工作。”他说。
“应该说,没有范钦刚老师的坚持,就不会有蒿坝镇中心校女子篮球队的出现;而没有山里女孩对篮球的热爱,一支屡创佳绩的女子篮球队同样不会出现。”《人民日报》给予范钦刚高度评价。
“范钦刚——宜宾市筠连县蒿坝镇中心校一名普通语文老师,用近8年时间带出一支冠军女子篮球队,并通过一个小小的篮球,改变了无数山里女孩的命运。采访到他时,质朴、纯粹、执着的精神感染着我,写成通讯《范钦刚和他的女子篮球队》。正是这篇通讯,让这位山里老师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级媒体的关注。”《四川日报》记者结束采访后深有感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