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4|回复: 0

    [殷殷关怀] 【年终特辑09】爱心助教 我们在行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5 1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3-2-6 20:16 编辑

    “农民活雷锋”辛在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01.jpg
          筠连县孔雀乡中心村的村主任辛在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3年来捐出辛苦赚来的近40泥巴钱,支助数百名山村孩子读书,被当地村民称为农民活雷锋2011年,辛在光被中心村村民们推选为村主任。在20123月举行的宜宾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辛在光又一次被评为“助人为乐模范”。“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看到学生住宿楼和幼儿园建起来,家远的学生不再早出晚归,村里的孩子也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辛在光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辛在光先后拿出近40万元助教。孔雀中心校原校长聂际苍告诉《四川日报》记者:“辛在光不算我们孔雀乡最富有的人,但他绝对是最有心、最重视教育的人。他出钱给孩子们过儿童节,为学校修建广播站,把自己的空房子拿出来供老师和学生们住宿,甚至还经常走村串户,了解上学孩子的家庭困难。我教学27年了,像辛在光这样捐资助学的人,在当地是唯一的。”
        “过去由于贫穷耽误了一些孩子,我就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让孔雀乡多出几个大学生。”201253日记者在筠连县采访时,宜宾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辛在光对宜宾新闻网记者说:“我就是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学成后把孔雀乡建设得更好。”
          做梦都想着大山里的孩子能好好读书!辛在光告诉四川文明网记者,这些年挣到一些钱后,他总在想能给山里的孩子和老师带来点什么!
          辛在光除了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外,还对孔雀乡教育给予了自己最大的经济支持。 2009年,一向热心教育事业的他放弃修建自家新房,毅然拿出24万元,个人成立了尊师重教基金会,每年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旨在激励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0年教师节,辛在光遵守承诺将本学期的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费发到了40名受助学生手里,并表示将每年对考入筠连县中学的孔雀乡籍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00元生活费,在高考中考入重点大学的一次性资助5000元,考入一般本科院校的一次性资助2000元,考入三本院校及专科学校的一次性资助1000元,如果考入师范院校的另补助1000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的还可获得5000元安置费的资助。
      20116月,因天气炎热,他又为孔雀中心校送去饮水机15台,纯净饮用水15桶,价值人民币6380元,解决了教师办公室的日常饮水问题。
          辛在光认识到,只是对某些贫困学生100元、200元的资助不是长远之计,得从根本上想办法解决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孔雀乡四处都是山,有的学生家离学校十多公里,每天早出晚归,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有时比学习的时间还多。辛在光认为,解决学生走读问题,让学生有时间学习,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20119月,辛在光从尊师重教基金中抽出资金近10万元,同时个人再出资10余万元,为该乡中心校修建幼儿园和学生住宿楼。目前,土地平场已全部完工,就等学校请示上级补助资金动工建设。辛在光说,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幸好去年猪价走高,他家养猪赚了些钱,但这个数目太少了,他个人只能做到这些。
      辛在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他捐资助教,不求回报,被当地村民称为农民活雷锋。(综合网络)

    青年志愿者:暑期关爱留守学生
    02.jpg
          2012822日,由共青团筠连县委主办,中城社区志愿服务站承办的“喜迎十八大之快乐留守•快乐暑期——2012年暑期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活动,在中城社区服务中心举行。中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活动的15名留守儿童聚集一堂,热烈欢迎社区青年志愿者的到来。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志愿者中有中学教师、企业职工、私营业主以及返乡大学生,其中还有去年栋梁工程受助学生。此次活动以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为目的,分为快乐学习、快乐书信、快乐绘画、快乐体育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志愿者们给孩子辅导暑期作业。对于他们不懂的问题,通过画图、比拟和演算等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深入浅出地给他们解答。活动室里气氛活跃融洽,充满学习氛围。第二阶段,志愿者陪着孩子们以“我的快乐生活”为题,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封家信。孩子们通过书信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接下来第三阶段,志愿者陪着孩子们以“我的美好家园”为题,画一幅画。孩子们在画纸上尽情地描绘着自己的家园,尽管内容简单,但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活动中孩子们和志愿者欢笑声不断,气氛活跃。最后一个阶段,志愿者和孩子们打乒乓球、下跳棋、做各种互动游戏。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据《筠连热线》DM

    春苗公益:给山区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
    03-2.jpg
    03.jpg
          20121130日,春苗助学网义工和春苗助学网志愿者们冒着寒冽的冬风,驱车来到筠连县武德乡解放小学和团林苗族乡新中小学,为在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送去了价值24350元的180套全新课桌椅和11套教师办公桌椅。这些课桌椅和教师办公桌椅是春苗助学网正在执行的中华儿慈会“童缘”第三期教学点项目的首批物资。罗耀奎主任介绍,希望通过“童缘”第三期教学点项目的帮扶,给山区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读书条件和为长期坚持山区教育的乡村教师提供一个办公条件。同时,为了鼓励乡村代课教师扎根山区,“童缘”第三期教学点项目还将对每个教学点的3名代课教师代表发放3000元的经济补贴;为了鼓励山区儿童努力学习,春苗“童缘”第三期教学点项目还将向各教学点品学兼优的前三名孩子发放每人500元的奖学金。
          为了配合中华儿慈会“童缘”第三期教学点项目的开展,春苗助学网的志愿者们还通过网络宣传活动,为学校募捐到全新笔记本电脑16台及部分体育用品。捐赠现场,将两台笔记本电脑和部分体育用品分别捐给武德乡解放小学和团林苗族乡新中小学。
          作为中华儿慈会“童盟”组织的成员单位,春苗还积极响应“童盟”开展暖冬“爱心包裹”活动的倡议,组织春苗在全国的志愿者小组和其它公益组织加入到暖冬“爱心包裹”的行动中来,为贫困山区的家庭和孩子准备了大量的过冬衣服。在武德乡解放村小学和团林苗族乡新中村小学捐赠现场将200双新手套、200双新袜子及47个“爱心包裹”发放到了孩子手中。(春苗助学网)


    三苗牵手顶新:腾达新民小学换上新课桌
    04.jpg
          “图书凝聚着无限的爱心,传递着知识的力量,我们一定管理和利用好这批图书,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各界的爱心善举。”20126月,由三苗网站组织发起,由台湾顶新公益基金会独资捐建的“互帮图书室”捐建仪式在筠连县腾达镇新民民族小学举行。
          此次捐建仪式共1000多人参加,物资主要是台湾顶新公益基金会出资3万余元,由三苗网站的爱心人士组织采购的图书2000多册、联想电脑1台、电脑办公桌1张、书柜2个和电虹18组等。活动当天,筠连县内部分爱心企业、筠连三苗网友及社会爱心人士等也纷纷慷慨解囊。筠连郎酒旗舰店捐赠了价值5000余元的物资,筠连三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捐资1000元并安排物资运送车辆,筠连志高文具店捐赠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笔记本和笔等物资,百度捐衣吧捐赠了从全国各地募集来的衣物1000余件(套),筠连三苗网友及爱心人士捐款5350元和价值1000多元的图书,筠连热线号召广大网友一同关注并帮助腾达镇新民小学的留守学生们。(据四川在线、四川文明网消息)

    筠爱义工:让偏远山区孩子受益
    05.jpg
          “我们一定客服困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爱心善举。筠连县大雪山镇槐坪小学负责人李莲英接过爱心人士为该校留守学生捐赠的雨鞋时感激的说。
      201316日,筠连县筠爱义工协会前往大雪山镇槐坪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将他们向中国福利基金会申请募集到的24暖流计划雨鞋转赠给了该校一名老师和23留守学生。活动当天,义工们还先后前往筠连县大雪山镇长远小学向学校53名学生发放了暖流计划棉鞋,同时到筠连县龙镇乡金狮小学为学生发放棉鞋29双。
      希望这批鞋子能够让孩子们的双脚更温暖。筠爱义工负责人文韬说,此次受捐赠的三所学校都是十分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受捐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读书每天都要走上好几公里的泥泞山路,加上今年的冬天特别冷,雨鞋棉鞋都是学生们走山路以及保暖的必备装备
      据悉,暖流计划是由中国福利基金会发起的系列公益援助活动。筠爱义工们在得知孩子们急需冬雨鞋和棉鞋的情况后,于是通过申请为山区的孩子们募集到了这批鞋子并及时发放到了学生们手中。(四川在线消息)
    相关链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