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3|回复: 3

    高坪苗族乡:奇特的川南苗家婚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13: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坐在桌上陪着客人,新娘只能低着头,不能吃饭.jpg

    坐在桌上陪着客人,新娘只能低着头,不能吃饭(图片来源:筠连新闻网  张择君)


           前不久,在川南筠连县海拔1100余米的高坪苗族乡,笔者偶然碰上一场别具特色的苗家婚礼。
      
      奇特“新娘装”   上下各四件
      
      在苗家婚礼中,男女双方需各推荐一个能说会道的族人统筹安排婚礼事宜,俗称“爷宗”。
      
      婚礼前一天称为“女酒”,即女方办酒的日子。一大早,新郎的伯爷、叔子、婶娘、媒人等在“爷宗”带领下,组成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热闹的唢呐、轮流传递的“转转”喜酒、大火炉上翻烤的鲜肉……新娘所在苗寨几乎总动员,杀猪、宰羊、垒灶,喜庆的笑脸随处可见。
      
      苗家喜宴为“流水席”,从早摆到晚。晚11点喜宴结束后,女方摆上两桌酒,由新娘的平辈兄弟、姑嫂姐妹陪着新郎喝,俗称“陪郎酒”,陪新郎的平辈兄弟还会唱歌祝福。
      
      凌晨1点,酒席散去,新娘父母与“爷宗”办“交礼”---将收拾好的陪嫁一一清点交给“爷宗”。其中,新娘子亲手织的百褶裙尤为引人注目。
      
      凌晨5点,新娘子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帮新娘子梳妆打扮的是新郎派来接亲的婶娘,而新娘的母亲不打理新娘的任何事情。
      
      苗家新娘的服饰非常复杂,上衣要四件,裤子和裙子合起来也要四件,连袜子也要穿四双,这样的规矩,据说是为讨个成双成对的吉利。
      


      进门三碗酒     新娘不吃饭
      
      早上8点,新娘准备启程。新娘父母摆上“发亲酒”,男方迎亲的人和女方送亲的人一起入座。这时,新娘在房里开始哭嫁,表达对父母的依恋,她的嫂子在一旁劝解。随后,在接亲婆引领下,新娘撑着半开的红油纸伞,双手用毛巾盖住,在姐妹、伙伴的陪同下启程。从这时直到婚礼结束,新娘除和陪伴姐妹讲话外,不会同其他任何人讲一句话,且新娘不能回头,不能更换衣服。
      
      新娘到达新郎家门时,一定要在看好的时辰里踏入家门。在新郎家门口,三男三女向所有送亲人员敬烟敬酒。“一人一碗酒”,是苗族每逢喜庆必办的“拦门酒”,宾客要喝过才能进门。
      
      这时,新郎方已在迎亲队伍进屋方向设一香案,摆上猪头、谷米等用品,“爷宗”点燃香烛,口念祝福语,并顺手将香案上的谷米抓起洒向新娘来的方向。新娘由送亲的姐妹、伙伴陪入新房,一直陪伴到婚礼结束。
      
      新郎家热闹的酒席直摆到晚上9点才停,新娘则陪同送亲和迎亲的女伴吃饭,不过新娘自始至终不吃。晚上12点后,新娘才能在新房里进食,而新郎则通宵达旦在外陪伴客人。
      
      再摆送客酒  “回门”见亲人
      
      婚礼第二天早饭时,新郎家先请送亲人员入座,新娘照例陪而不食。早饭过后,再摆送客酒,男方要对送亲的人劝酒三遍、敬烟三次,叮嘱他们自此之后,彼此就是亲戚要常走动。送亲人员启程时,新郎的父亲亲自敬烟,母亲敬酒,感谢送亲人为他们送来好儿媳。
      
      当天早上,新郎还要陪新娘“回门”---回到娘家,在娘家吃过午饭后再赶回婆家。这时,新娘才正式成为这家的儿媳。


          (来源:四川日报)

    花好月圆 ——奇特的苗家婚礼

         筠连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苗家婚礼也有着其独有特色。前不久,在该县海拔1100余米的高坪苗族乡,笔者偶然碰上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苗家婚礼。那古朴而热烈的民族婚礼的奇特场面,婚礼里充满着苗家的淳朴与热情,令人回味无穷。 新郎黄涛,高坪苗族乡英雄村人;新娘熊美花,联合苗族乡革新村人。在他们两天婚嫁的时间里,苗家婚礼的种种“奇特”现象得以一一展现。
    [img]禁止外链[/img]

    围着火炉聊天的苗家妇女。

    奇特的“新娘装”    上下装均要4件

          在苗家婚礼中,男女双方都各需要推荐一个能说会道的族人统筹安排婚礼的各项事宜,俗称“爷宗”。所有一切都得听从“爷宗”的指挥。 婚礼前一天一大早(称为“女酒”,即女方办酒的日子),新郎的伯爷、叔子、婶娘、媒人等在“爷宗”的带领下,组成迎亲队伍早早就到了新娘家:热闹的唢呐、轮流传递的“转转”喜酒、大火炉上翻烤着的鲜肉……新娘所在的苗寨,几乎全部村民都在忙碌,杀猪、宰羊、垒灶,喜庆的笑脸随处可见。

    [img]禁止外链[/img]
    喝酒的“陪郎酒”。

    苗家的喜宴为俗称的“流水席”,从早一直摆到晚上,一直到再也没有人吃为止。 晚上11点多,喜宴结束。这时,女方摆上两桌酒,由新娘的平辈兄弟、姑嫂姐妹陪新郎喝酒。这时的酒席是只喝酒,俗称“陪郎酒”。陪郎酒的目的是为了让男女双方的平辈亲戚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增加感情。在酒席上,陪新郎的平辈兄弟还会唱歌祝福新郎。

    [img]禁止外链[/img]


    深夜1点,女方把嫁妆清点后交给“爷宗”,进行“交礼”。

          凌晨1点多,酒席散去,新娘的父母为新娘清理陪妆(嫁妆),即苗家婚俗中称的“交礼”:新娘的父母将收拾好的陪嫁一一清点交给“爷宗”。其中,新娘子亲手织的百褶裙尤为引人注目。

    [img]禁止外链[/img]


    凌晨5点,新娘开始化妆。

    [img]禁止外链[/img]


    大唢呐成为苗家少女出嫁必不可少的一种“陪伴”,也是她们的盼望。

          3月1日凌晨5点,新娘子早早就起床,梳妆打扮。与汉族不同的是,帮新娘子梳妆打扮的是新郎派来接亲的婶娘,而新娘的母亲这天早上是不打理新娘的任何事情的。苗家新娘的服饰穿着非常的烦琐复杂,上衣要四件,裤子和裙子合起来也要四件,连袜子也要穿四双。86岁的苗族老人熊明全解释说,这样的规矩是讨个成双成对的吉利,且苗家新娘不分季节的均需要如此穿着。

    [img]禁止外链[/img]


    出嫁前独自吃饭的新娘,下一次能够吃饭将是整整十多个小时后。

    撑着红纸伞   新娘不说话

          早上7点,在新娘熊美花着装完毕后,她的家人会端来少许饭菜:一碗饭,一小碗菜。因为到了新郎家后,她要等到晚上才能“躲”在新房里尝到下一顿饭菜的味道。

    [img]禁止外链[/img]

    出嫁时,新娘撑着红油纸伞、用毛巾盖手。

          早上8点多,新娘要准备启程前,新娘的父母摆上“发亲酒”,请男方迎亲的人和女方送亲的人一起入座,表示把新娘交付与他们。这时,熊美花在房里开始哭嫁,表达对父母的依恋。她的嫂子在一旁劝解。随后,她在接亲婆的引领下,撑着半开的红油纸伞,并且双手用毛巾盖住,在姐妹、伙伴的陪同下启程。从这时开始一直到婚礼结束,新娘子将除了和陪伴姐妹讲话外,不会同其他任何人讲一句话,且新娘不能回头,不能更换衣服。

    [img]禁止外链[/img]


    新郎家的“拦路酒”。

    进门三碗酒   新娘不吃饭

           苗族婚礼很讲究,特别是新娘进新郎家门的时候,一定要在看好的时辰里踏入家门。在新郎黄涛家门口,三男三女向所有送亲人员敬烟敬酒,以表示对送亲人的欢迎和尊敬。“一人一碗酒。”这就是苗族同胞每逢喜庆必办的“拦门酒”,所来宾客都要喝三杯拦门酒才准进门。

    [img]禁止外链[/img]


    坐在桌上陪着客人,新娘只能低着头,不能吃饭。

          “……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时无忌,万事就大吉!”这时,新郎方已在迎亲队伍进屋方向设一香案,摆上猪头、谷米等用品,“爷宗”点燃香烛,口中念着祝福语,并顺手将香案上的谷米抓起洒向新娘来的方向。随后,新娘由送亲的陪伴姐妹、伙伴陪入新房,并一直在此陪伴新娘直到婚礼结束。 婚礼进行中,院坝里就热闹起来了:喝酒,跳舞,唱歌!新郎家在场坝中备好酒席,送亲人员围绕桌子依次入座,男方负责礼仪的“爷宗 ”端酒向护送新娘的诸神、祖宗灵魂祷告,以敬祖先和神灵,感谢祖先的庇佑。此时,苗寨里的小伙、姑娘唱起《祝酒歌》祝福新婚夫妇美满幸福。 郎家热闹的酒席将从中午2点一直摆到晚上9点才停,而新娘则陪同送亲和迎亲的女伴吃饭,不过新娘自始至终不吃。晚上12点后,新娘才能在新房里进食,而新郎则通宵达旦在外陪伴客人,料理婚礼的事宜。

    [img]禁止外链[/img]


    独具特色的苗族大锁呐演奏。  

    换装“回门”见亲人

          婚礼第二天早饭时,新郎家将先请送亲人员入座,新娘照例陪而不食。早饭过后,再摆送客酒,男方要对送亲的人劝酒三遍、敬烟三次,叮嘱他们自此之后,彼此就是亲戚要常走访。送亲人员启程要走的时候,新郎的父亲亲自敬烟,母亲敬酒,感谢送亲人为他送来了好儿媳。 等送亲人全部离开后,新娘熊美花才脱下新娘装换上便装,并且才能同其他人讲话。 早饭后,新郎黄涛将陪着新娘返回娘家,在娘家吃过午饭后当天两人又必须赶回婆家(“回门”)。这时,熊美花才正式成为黄家的儿媳。 (来源:筠连新闻网/筠连县委宣传部 张择君)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9-21 0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梦幻九丝 于 2011-9-21 09:02 编辑

    传统应该传承下去。这比起自行车婚礼,宝马婚礼这些有意义多了。
    发表于 2011-9-30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眉山
    楼主这个新娘叫熊美花吗?
    发表于 2011-10-23 0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巴南区
    桌子上吃九大碗啊  安逸  好久都没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