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博客浏览中无意发现的一篇经典文章,转给大家,好的文章需要给筠连人分享,特别是有关筠连的!
博主:筠竹 原文地址:禁止外链
本周二(8月3日),我陪胡主任去团林苗族乡了解乌骨鸡圈舍改建进度,顺便了解了全县彝族姓氏。彝族是筠连县世居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团林苗族乡杉新、香樟、火花三村,在高坪苗族乡、筠连镇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据市大代表、杉新村支部书记王其聪(彝族)介绍,全县彝族现有陈、王、杨、罗、唐、申6个姓氏,其中陈、王、杨三姓人口最多。但在我负责的新《筠连县志》续编之“民族宗教”中,彝族姓氏2005年底则有10个(陈姓30户113人、王姓17户79人、杨姓16户68人、赵姓6户27人、孙姓5户20人、申姓4户20人、龚姓2户15人、罗姓2户14人、张姓2户10人、曾姓1户5人),续志原文如下:
县境在明代以前曾广泛分布有彝族。县内的落木泥、落木祥、落木柔、乐义、落箭等都是彝语音译的地名。明末剿叙南九丝城“都掌蛮”和清初强行对乌蒙(今昭通)、镇雄彝族聚居地“改土归流”,筠连彝族亦遭受大规模的围剿,他们中大多远逃大凉山等地,留下来的多数同化于汉族、苗族中,只有在今团林苗族乡、高坪苗族乡居住的彝族保留族群认同意识。解放前筠连的彝族在民族歧视政策下,本民族的姓氏、语言、文字无法保留,由于人口特少,受彝、汉无法通婚的影响,许多彝族不敢暴露民族身份。他们居住在二半山及高山之上,住房普遍是谷草房,床被系用秧毡、麻渣制作。平时衣着同汉族一样,仅有少数彝族人在新年除夕时着彝族服装,晚上祭祀神灵后即行收起,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族群认同意识。 1951年宜宾专区组织民族调查,筠连的彝族恢复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当时彝族只有41户,200人。随着社会进步,他们与县内的其他民族一道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共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少数人已经可以同苗、汉通婚,有的还担任了各级人民代表和乡镇领导。1953年,筠连有彝族247人,1964年259人、1982年403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筠连有彝族455人。到2005年底,筠连彝族因通婚等因素减少到371人。其具体分布是:高坪苗族乡杨姓6户28人、赵姓6户27人、罗姓2户14人、陈姓1户10人;团林苗族乡陈姓29户103人、王姓17户79人、杨姓10户40人、孙姓5户20人、申姓4户20人、龚姓2户15人、张姓2户10人、曾姓1户5人。筠连彝族的生活习俗,已不再保留其特点,几乎与汉族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