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2|回复: 9

    [摆龙门阵] 解密水浒传——历史英雄的幻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 1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水浒传是英雄的故事,文字虽然直白简单,但也有很多难题和谜案甚至矛盾之处,并不容易找到合理解释,以致很多人认为是作者的错误。但一部旷世奇作的作者岂是等闲之辈?其中难题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答案罢了。如果回到作者创作年代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你就会发现水浒传是英雄历史故事投射出来的幻影,看不懂这些幻影,是因为不知道历史原型。
      水浒传有什么难解之处?下面举几个难有令人信服答案的话题:
    1.作者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对这些英雄好汉是赞是贬?
    2.宋江为什么一早就有如此之大的名气?
    3.武松的形象为什么越写越差?
    4.宋江题反诗中的“报冤雠”指什么?
    5.晁盖是否死于宋江谋害?
      难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只从小说研究,这些问题几乎不可解答。对此我的看法是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是借用历史上宋江起义及流传下来的水浒故事为题材,实际上是以他亲历的一场大起义为原型,由此投射出了一幕幕英雄的历史幻影。这一场大起义就是:元末张士诚起义。
    宋江原型是张士诚,这个早有人提出来,但罗列的有力证据太少,显得理据不足,所以该说法并没有太多人能接受,不为人所重视。究其原因,是作者有意避免太过相似,否则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先简单初步罗列一些证据,以后再详细讲。
    1.引首词“新月下长川”点出了这是讲张士诚最终被朱元璋击败。
    2.第一回张天师洪太尉点出了张士诚“张太尉”的官名。
    3.张士诚、李二(张士诚起义后投奔的义军领袖)第一件“大事”是“劫犯人”,而宋江晁盖是“劫生辰纲”。
    4.“劫生辰纲”后宋江死活不上梁山,与张士诚比李二后起义相符。
    5.宋江的性格特点与张士诚相符。
    6.宋江奇特不可思议的名声,与张士诚相符。
    7.宋江故事中插入的武松,原型通常认为是张士诚部将“卞元亨”。
    8.宋江题反诗中的“报冤雠”,可以用张士诚要向压迫他的盐警报复来解释。
    9.大闹江州中有几处暗示此为张士诚发动的“十八条扁担起义”。
    10.上梁山后的宋江征战轨迹,与张士诚起义后极其相似。
    11.金圣叹说书中多处暗示宋江与晁盖之死有关,与张士诚杀掉李二并吞了他部队相符。
    12.宋江在取得对官兵重大胜利后,却主动投降,与张士诚相符。
    13.征辽国,对应张士诚与杨完者的苗军作战。
    14.征方腊,对应张士诚与红巾军(朱元璋也属其中一部)的作战。
    15.水浒传时间跨度与张士诚起义相似,与宋江起义不符。
    16.宋江死后被长期拜祭,映射了苏州人民长期对张士诚的暗中怀念和拜祭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还不足以说明宋江原型是张士诚,这当然没有什么铁证,但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解读水浒传中多个难题,不信?那就请往下看,也欢迎大家提意见讨论。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1)、水浒传最具争议的问题—主题
        水浒传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主题思想?比如具体到“招安”这个问题,有人说是赞,因为最后写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候,年年享祭,万民顶礼。也有人说是贬,因为招安后的命运如此悲惨,是在启示人们“招安”没有好下场。还有人和稀泥:“对招安是歌颂批判兼而有之”。就此一个问题已经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更不用说对全书的看法,历来已经形成多种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对朋友讲义,对皇帝讲忠,以前批判宋江“投降主义”其实也是这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主张严禁此书。
       最有名的水浒评论家兼改编家金圣叹,虽然很欣赏同情大部分梁山好汉,但也基本赞成上面的观点,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
       刚解放的时候,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文革时却又有过一次“批水浒”的运动,后来又有人认为是地主阶级内部的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市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江湖豪杰与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有一次看香港电视评论,最后总结海外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强盗写给强盗看的书,大约是强盗向强盗吹嘘自己的“业绩”。
        现在又有人提出反思说:可以分为两种:"历史的反思"和"伦理的反思"。
        融合说:通过对农民起义的描写,同时孕含着忠奸的斗争与市民的理想,可以把《水浒》主题看成是"亦此亦彼"而不必看成是"非此即彼"。
        几百年了,这么多大师级人物苦心研究,竟然难以形成较统一的看法,这也让水浒传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认为要解读水浒传,不能仅看书中内容,因为作者可能会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是讽刺还是赞美单从文字不容易看得出来,必须要搞清楚作者的背景经历、创作素材、人物原型等问题,与书中故事情节进行对比分析,才能解开水浒传这个最大的秘密。
        也许有人要问我何德何能,也来研究这个难题?本人并无特殊背景,纯属兴趣爱好,要感谢互联网时代,可以查到各种以前完全不知道的资料,可以看到无数名家或草根的思想精华。我的看法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创作初衷是对自己参加元末张士诚起义的纪念,主题是对起义中各种是非善恶的反思。”
        一般认为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江浙人士,当时该地区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元起义,其领袖即张士诚。通过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将当时的造反英雄,投影到一百多年前另一场影响力极大的“农民起义”中。借古喻今是中国文人历来所好,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其实是施耐庵借宋江来写张士诚。
        要说清宋江与张士诚的关系颇费篇章,首先要做的,是要搞清楚创作题材——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的历史原貌。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2)宋江的真象之一:有没有招安?
        因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甚至有完全相反的地方,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比如有人总结出宋江结局就有6种不同记载。但其实从种种的零散的记载,加上一点推理,基本上可以还原出宋江起义的大致历史面貌。
    一、宋江起义的正史记录点滴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侯蒙传》中有关记录: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宋史·张叔夜传》中有关记录: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很明显,历史上有宋江起义,最后被张叔夜逼迫接受招安。很多人看了《宋史·张叔夜传》有种错觉,宋江被张叔夜镇压了,金圣叹腰斩水浒也给安了个这样的结局:宋江一伙全被张叔夜抓起来斩了。其实只要对比《宋史·徽宗纪》《宋史·侯蒙传》中就可以看出,宋江就是给招降的。《徽宗纪》中只有简略记录大事,已经给宋江的结局定性为“招降之”,而从《侯蒙传》中可以看出,皇帝已经同意了对宋江的“赦江,使讨方腊”的政策,只不过侯蒙“未赴而卒”,这事没办成。最后办成这事的是张叔夜,“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估计是将宋江的粮草辎重烧了个精光,宋江军心浮动。至于“擒其副贼”,宋江到底设了几个副职历史并没有详细记录,而且没有“俘XX人,斩XX人”的记录,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张叔夜并没有取得决定性重大胜利。相反,从前面的“募死士”、“诱之战”可以看出战前宋江实力要远超张叔夜。战争中双方都吹嘘自己大获全胜的事都经常发生,就算在现在也是这样,更何况当时的张叔夜,也难免会有官场这种浮夸风,将一个小胜写成好象大获全胜,给人们造成宋江已经在海州完全失败的错觉。其实整件事就是宋江一个小败,再加上粮草被烧,革命斗志一下没了,就接受招安了。如果你还不信宋江只是一个小败,那只能说你应该多听听现在领导官员们的述职报告。
        美籍学者马泰来发现北宋末年人李若水的《忠愍集·捕盗偶成》诗,其中提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这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宋江接受过招安,并且当时是轰动京城的一桩大事。
        以上情况说明宋江不仅投降接受招安了,而且还存有很强实力,完全有可能参加后来镇压方腊的行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3)宋江的真象之二:有在梁山泊大规模聚义吗?
      非常奇怪的是,没有一个稍为可信的历史记录有记载宋江在梁山泊活动过。有记录说“梁山泊多盗”,也有不少梁山贼寇被镇压的记录,但没有明确他们是宋江或他手下,而且似乎规模也不大。从这里可以推断宋江就算在梁山活动过,也没有象小说那样经营成一个大规模基地,因为那里靠近宋朝的统治中心,很难搞出一个这么大的“革命根据地”。
      那宋江起义的规模有多大呢?
        因为上面说的,没有宋江在梁山大规模的活动的记录,也因为对《张叔夜传》的误读,很多人认为宋江起义其实规模不大,甚至认为就是只有36人,最多也就几百人,是一支强劲的游击小分队,这种误解是完全不靠谱的,下面简单论述一下:
        1.早有人认为宋江只有36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付几万官兵的,所以36人只能是头领数目,按宋朝军队编制,最小的“都”为100人,估计每头领的人数应该能达到“都”这一级,有过百人,总人数近万。
        2.与性质类似、取得类似战果的起义军在相似的时期比较,人数也应该有近万。宋江起义的作战方式“转略十郡”,明显是有流寇性质,而不是依托根据地作战,可以与黄巢、李自成、张献忠等早期相比,这些起义早期人数已经不少。
        3.与宋江同时期同地区的起义军或“盗匪”,有记录人数过千,如张叔夜后来镇压的“山东群盗”,宋江的人数规模应该比他们大。
        4.在我们看来,北宋军队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完全是草包,只有几百人打败他们几万人才算得上厉害。但从候蒙的时间、地位、立场来看,他应该会认为官军的战力比一般的起义军强,宋江能以一万能对付几万人已经算是有过人之处了。如果是几百人对付几万,恐怕要用上“神勇”“万人敌”之类说法。
        5.在冷兵器战争中,人数上优势通常是很重要的,但当人数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再带来的优势就不那么大了。简单而言,一万人对付一千的的优势,远大于十万人对付一万的优势,女真所谓“满万无人敌”就很能说明该问题。所以宋江的人数也应该在一万左右,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6.后来的水浒故事和传说,宋江的规模都不小。在起义频繁的北宋末年,几百人的起义能有这样的影响力,还能“三十六人同拜爵”,令人无法理解。
      所以现在一般都认为,宋江初时可能在梁山做山大王,那时应该就几百人,但规模壮大以后,出来流动作战,应该在万人左右,并没有如水浒传中那样在梁山建立了一个过万人的大山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3)宋江的真象之三:有没有征辽和征方腊?
        宋江参加了征方腊的行动,在《三朝北盟会编》、《十朝纲要》、《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史料中都有提到,但是近代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其中叙述折可存在征方腊以后才擒拿宋江的,算是宋江没有征方腊的相反孤证。
        那宋江到底有没有征方腊?一个日本学者提出有两个宋江,一个从来就是将军,另一个从来就是强盗,将军宋江佂方腊,强盗宋江被镇压,但我认为没有那么巧合的事,历史真如小说如此戏剧?更有可能的是有两个叫宋江的强盗,一个宋江被招安并参加了镇压方腊的行动,另一个被折可存镇压的宋江则很有可能是假借宋江之名的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假借名气大的人做乱,这种事数不胜数。
      所以虽然很多人不愿意相信,宋江不仅投降了,还去参加了镇压同为起义军的方腊。但很明显,宋江参加了征方腊的行动,除非你真的愿意相信那个日本人所说,有两个宋江。
      但从宋江征方腊的记录十分零星简单来看,宋江大约是出工不出力,绝非小说中拼光老本去打方腊,招安就是想贪图富贵,没必要拼命。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宋江投降应该是宣和三年二月,同月官军对方腊的战事也开始占据主动,“复杭州”,三月“复睦州”,四月方腊被俘,宋江一投降就赶往前线也没有多少仗打了,宋江的部队就是可有可无的一支偏师,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参与镇压方腊的残余势力。“王师自出至凯旋,四百五十日”这说明镇压方腊这些可能躲在山沟里的残余势力,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宋江没有功劳还是有点苦劳的。
      这在李若水的诗也反映出来,他认为招安宋江没有用,还留下反叛的祸根。邓广铭先生据此推理出,历史上宋江虽曾招安投降,但并无征方腊一事,后又叛,被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余党后所镇压。这个结论恐怕还是缺乏说服力,因为折可存是在“凯旋”后一个月去镇压“宋江”的,这时离宋江投降已经过去一年多,按朝廷预定政策,接受招安的宋江肯定要开往前线参与镇压方腊及余党的行动,如果一早反叛,那肯定被官军连同方腊余党一齐镇压,不必凯旋后再去。如果凯旋后宋江立即反,那也太戏剧化了,参与并见证了残酷镇压方腊的宋江,应该是不愿意再反了,而且以他之前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再反叛恐怕不是那个正史野史中均没有表现的折可存能在短时间内镇压下去的。
        那宋江有没有征辽呢?历史记录中这是完全没影的事,在征方腊之前,宋朝没有大规模对辽国用兵的记录,镇压方腊后是有与金兵联合对辽用兵,企图收复燕云,但基本被辽国打得无还手之力。宋江就算参加了这次行动,也完全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功绩。
        另外还有征田虎、王庆,在历史上是毫无记录。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4)宋江的真象之四:最后是被朝廷谋害了?
        宋江结局没人说得清,真象就是没有真象。征方腊后宋江就在史料中消失了,他是再起义被镇压,还是如小说中被朝廷暗算,或者自然死亡,或者归隐山林,或者壮烈牺牲?没人能说得清,不过没有消息在这里并不意味着好消息,相反,它预示着宋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宣合遗事中只说宋江后来封节度使,就再没有下文了。而征方腊后没多久,金兵就南下中原,宋江如果还当官应该说他奋勇抗金,但没有他的消息,那就可能已经亡故了。
      宋江是否再起义被镇压而死?前面已经分析过可能性不大,而且从宋江故事后来被广为流传来看,如果他是一个反复无常,最终以“反贼”身份收场的人,在封建时代很难让人乐于称道。
      有一个与现在流行的《水浒传》不同的吴记水浒传中指宋江被朝廷暗害,这说明水浒故事中宋江最后结局是被朝廷暗害,应该很早就有这种说法,并不是施耐庵自己创作出这样的结局。当然这也不表明历史上宋江真的是被朝廷暗算,更可能是在故事流传中,为了增加故事的悲剧色彩及感染力,由后人猜测想像出来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宋江应该在征方腊后不久就亡故了。
     总之,宋江最后结局虽然不明,但恐怕享年不长。到了施耐庵的年代,宋江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结局多是招安没多久就被朝廷暗害,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
       批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5)水浒故事为什么获得大范围流传?
       从上面对宋江历史的分析来看,历史上的宋江与小说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宋江就是拉了一只近万人的队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十几个州郡中流动作战,最后在没有重大失败的情况下投降了,参加了镇压其他起义军的收尾巴-------------------行动。不仅规模、时间、影响范围都不算大,表现也一般,实在很难理解有关它的故事如此流传。水浒故事的流传全是拜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精彩所赐吗?不是的,在水浒传创作以前,已经有大量的水浒故事广为流传。
        最有名的是《大宋宣和遗事》中有关内容,其中有杨志卖刀、晁盖劫生辰纲、宋江通风报信、杀阎婆惜、九天玄女庙见天书、受张叔夜招降、征方腊有功封节度使等故事。水浒传故事的主线可以说基本上是根据它来的。
        万历朝的吴从先,写过一篇水浒传的读后感,从中发现它跟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所有的《水浒传》版本的内容都不一样,而且有很大的差别,这个本子应当是和《大宋宣和遗事》平行的一个早期本子。有宋江刺配江州、战胜童贯、夜闹京城、擒方腊、招安被毒害等故事,并提到李逵之虎,时迁之甲,武松之嫂,智深之禅,戴宗之走,张顺之没。
        元杂剧中有大量的水浒戏,代表作《黑旋风双献功》有这么一段: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者是也。幼生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阎婆惜,被告到官,脊杖六十,迭配江州牢城。因打此梁山经过,有我八拜交的哥哥晁盖,知某有难,领偻罗下山,将解人打死。救某上山,就共第二把交椅坐。哥哥晁盖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拜了某为头领。
       在南宋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在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的水浒故事、戏剧流传,内容与后来的《水浒传》有的相似有的不同,但这些后来都基本不流行了,现在能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基本上都是以赞颂梁山好汉为主。
      水浒故事如此流传,无疑与南宋时北方的“忠义军”有关。北宋末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侵,北宋军队一触即溃,只有地方武装和散兵游勇流散北方各地,在北宋政权覆亡后,自发组织成一支支武装,遥领南宋政权节制,在北方各地进行抗金活动。这些武装,被统称为“忠义军”。由于这些忠义军并不是正规的官方武装,成份也复杂,在缺少正常的补给时难免依赖于劫掠,因此他们的行事带有强烈的强人色彩。这些忠义军中有很多可能曾经参与或接触过宋江起义,比如后来取得缩头湖大捷的张荣,就据说是梁山泊人。在艰苦的抗金斗争中,武艺高强、曾经以少胜多战胜围剿官军的梁山好汉的各种故事,成了鼓励他们坚持战斗下去的精神食粮,后来这些忠义军很多到了南宋,作为抗金英雄受到人们尊敬,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的水浒故事,也从而获得大范围流传。
       这些啸聚山林让官府无可奈何的梁山好汉故事,反映了人民摆脱封建王朝黑暗统治,追求更平等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心声,所以虽然知道是传说,但很愿意听。本来这种违法乱纪的事在封建社会是应该禁止宣传鼓吹的,但宋江最后归顺朝廷,有一个“忠义”的光环,给这些故事的流传有了一个“合法”的借口。经过多年多人的不断加工改造,到了施耐庵元末的时代,应该有大量的水浒故事题材供他创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6)《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吗?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除目前广泛认可的作者为施耐庵外,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也有认为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为罗贯中著,或施耐庵写的,罗贯中进行了整理,还有“世代累积型群众”创作说。
      作为广泛认可的作者施耐庵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有关其事迹传说大致如下:
        他是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同时也是一个武艺高强、见义勇为的好汉。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当官三年后弃官归里,张士诚起兵反元,在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再次弃官,闭门著述。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但施在多次请后仍不应征,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水浒》成书后不胫而走,传入宫中,朱元璋见之曰:“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下令将施耐庵关进天牢,经刘伯温多方营救获释,不久病逝。也有说只写了75回就被朱元璋下狱了,后面的都是罗贯中写的,或者是为了免祸而写的。
        事实如何呢?因为近代陆续发现了一些墓志和族谱,虽然真假难辨,但当时作假乱认祖宗之风尚不盛行,我们可以推测施耐庵这个人应该还是有的,水浒传这本书艺术和思想价值都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也决非“世代累积型群众创作”,甚至从《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巨大差别也能看出罗贯中不太可能是作者。而像施耐庵这样一种特殊背景和经历的人,说他是作者无疑更令人信服。
      如果将来能证明有关施耐庵的墓志和族谱不假,那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就确定无疑了。那他的种种事迹传说又是真是假呢?因为他与张士诚是同一时期同一地方的人,他参与张士诚起义的可能性非常大。至于最后朱元璋说:“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并将施耐庵下狱,这事可能没有。因为如果真是这样,以朱皇帝的疯狂杀人的性格,对待怀疑有倡乱谋反的人,就算是刘伯温营救或如何检讨解释认错,一百个施耐庵也不够杀。也有说法施耐庵在抓他前跑掉躲起来了,但明朝初年的“执法能力”还是很强的,施耐庵能逃掉的可能性也很小。
        所以如果真有下狱的事,应该不是因为朱元璋认为“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朱元璋曾经是一个最底层被压迫的人,应该能理解这种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思想,他也是以此发动群众来跟他造反的。他抓过施耐庵,原因更可能是有人看出《水浒传》与张士诚起义有关,这书就难免有为张士诚歌功颂德的嫌疑。作为与他争天下的强劲对手,朱皇帝对张士诚似乎有一种无尽的愤怒,让很多曾经同情支持张士诚的人都倒了大霉。最后刘伯温能把施耐庵救出来,也只能是朱元璋在看完水浒传后,觉得并没有为张士诚歌功颂德,对宋江明显是贬多于褒,才放了施耐庵一马。
      讲完了《水浒传》一些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下面就正式进入《水浒传》,看一看其中难懂的地方如何解读。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有多个版本,其中100回本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繁本,可能最接近施耐庵原著,在下面的分析中,也主要以此版本来叙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7)水浒传引首词如何解读?
      一翻开《水浒传》,开始就是一首引首词,词曰: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敌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第一次看水浒传一般都不会留意这首词,但你看完全书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词在水说开始的最前面,不是最重要的一首也是最重要之一,所以解读它应该对理解整本书应该很重要。但你却会发现它内容似乎与水浒传没有多大关系,让人有点莫名其妙。“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这还是讲梁山好汉吗?我曾经觉得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中更合适,是不是罗贯中给乱加上去的?但后来看到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传说,才明白过来,其实这首词是全书的序,是施耐庵讲述自己的创作生活及心态。给大家逐句分析一下: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这两句理解似乎不会有太大困难,就是施耐庵归隐后,与“俊逸儒流”的朋友一齐写书创作,站在“虚名薄利不关愁”超脱的立场上,像“裁冰剪雪”一身傲骨的梅花,谈笑着看待世间的武力争斗。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敌春秋。”这里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和水浒传中宋朝的农民起义没有大的联系。实际是描绘施耐庵创作的时代背景,元末的历史我们通常的印象是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朱元璋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但当时的历史远没有这么简单,完全是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朱元璋属于刘福通为首的东系红巾军,还有徐寿辉的西系红巾军(陈友谅属这一支),而张士诚、方国珍是私盐贩子出身,这些反元义军之间甚至同一系红巾军的不同将领都经常相互攻杀,有多人称王称帝。而元军这边,最强劲的是那些“地主武装”发展而来的军阀,察罕帖木儿(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老爸汝阳王)、孛罗帖木儿(曾攻入大都后被皇帝刺杀)、李思齐等也经常混战不止,视朝廷为无物。这几句诗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各路英雄群起争霸天下是与北宋末年完全不同的一种局面。虽然今天我们怎么看都是朱元璋最英明神武,得天下理所当然,但当时的人不能事后诸葛亮,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并不被很多人看好成为最后的赢家。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对于曾经担任张士诚军师、现在已经归隐的施耐庵来说,功名利禄人生浮沉都已经看透,他就是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字面也简单,但怎么看都怪怪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兴亡如脆柳”差不多的意境。首先“新月”这个词就很扎眼,“新月”不是新鲜出炉的月亮,也不是狼人吸血鬼的电影,这是讲一种月相的专用名词,指农历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新月通常肉眼看不见,所以写进这首词里显得很蹊跷。当你注意到它“太阳与月亮同升同没”的特点,想到什么,日月神教?这里应该是指“明教教主张无忌”的手下朱元璋大军沿长江杀过来,很快就灭亡了张士诚的东吴政权。成语本是“沧海变桑田”,这里换成“江湖变桑田”当指张士诚控制的长江及太湖地区换了主人。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是最难理解的地方了,有人认为“穷猿择木”是“穷猿择水”之误,这样才能与“求鱼缘木”对得上,“恐伤弓远之曲木”则是“伤弓之鸟远曲木”的意思,但这还是解释不清。联系施耐庵事迹就好解释了,他拒绝了朱元璋邀请他出山的请求:真惊讶你朱皇帝找奴才找到我这来了,这不是上树找鱼吗?我这只穷途末路的猿猴,也想选择好的大树栖息,但已经是惊弓之鸟了(指跟随张士诚的失败经历),见到像弓弩的弯曲木头(指朱元璋)就躲得远远的。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这句也简单:不愿意再追求功名了,还是享受平静的归隐生活吧。
        一首本来无法解读的词,联系上传说中作者的事迹后,居然全部都可以解释得通,这让人不得不相信,传说中施耐庵的事迹,那就是真的。相比很多解读《红楼梦》的专家,东一句西一句断章取义,就牵强附会地说谁的原型是谁,我想这样的证据的说服力要强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3: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8)写误走妖魔是什么用意?
       水浒传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洪太尉误走妖魔”,它是究竟是什么用意?表面上好象说明了梁山好汉是妖魔下凡,祸害人间!他们本来就是坏蛋,来到世上就是干坏事来的。所以他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上作乱,最终也应该被消灭。但后面的描写这些梁山好汉又不全像坏蛋,所以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应付封建统治者的审查而写。
        但我认为所谓“妖魔”只是反映了作者的“天命论”思想,并不存在对梁山好汉的褒贬,为什么呢?先来看看:《洪太尉误走妖魔》这个故事的原型。
        晚唐薛用弱写的《集异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吴县汪凤家的住宅经常闹鬼怪,准备贱价出售。同县官吏张励每次经过汪家,总是看到有二股青气从中冲起,心想一定有宝藏在那里,便买下了汪家旧宅。买下后,他寻得青气冲出之处挖掘起来,与水浒传类似,最终打开一个铜锅从中跳出一只大猴,霎时间跑得无影无踪。张励再看铜锅,铜锅内有一段铭文:“祯明元年七月十五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猴神于此。其有发者,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烟尘,发者俄亦族灭。”十二年后果真有安禄山叛乱,一年后张励家灭族。
        这是一种天命论的思想,天下大乱早已注定,安史之乱看似是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任用奸臣引发的,其实是这个张励搞出来的。同样梁山好汉看似被高俅官逼民反,其实也早由上天注定。
        作者在最开始还花笔墨写了宋太祖结束五代乱世,后来天下太平盛世,其实也反映出作者对王朝兴衰轮回的感叹,乱世似乎是不可避免又要来到。中国历史中这种奇特轮回的原因,不是简单可以解释得清楚的,不要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作者,就算在现在也是个难题。好象本朝太祖说已经找到破除这种轮回的武器,就是XX,但....,扯远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使用了“魔”这个说法,“魔”是印度国的语音,所谓魔罗,译意就是能夺命,能杀害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佛经中也把一切扰乱身心、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统称为“魔”。一般来说“魔”的称谓不能乱用,对犯上作乱的人和事,通常以“妖”等字形容,很少用“魔”来形容。《水浒》中屡称宋江等人为“魔君”“魔王”,恐怕是另有暗示。我们发现《宋史》中“魔”字出现的地方,“吃菜事魔”“魔贼”“魔王”等词,都是专指摩尼教信徒。另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六既谓:“两浙州郡有吃菜事魔之俗……每村有一二桀黠之徒,谓之魔头”。我们知道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摩尼教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作者可能只是用“魔”来暗示一种时代背景,很多反元起义的好汉都是“魔”,在当时这个 “魔”并不是贬义词,不是表示梁山好汉有多坏。
       有一种说法这个故事是影射王安石变法的说法,也列有很多证据,其中最有力的是时间的证据,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嘉祐三年(1058年),正是历史上王安石向仁宗上万言书表达变法观点的时间。映射王安石变法,把北宋亡国的历史责任归咎到王安石以及受他提拔打着变法旗号行种种私弊的蔡京等六贼身上,体现了司马温公、苏轼、程灏、朱熹直到清代以理学为主一脉相承的儒学思想家的情绪和观点。
       但是对于元末的施耐庵来说,实在没有必要绕个大弯来影射王安石,完全可以直接骂。而且王安石的上书一开始并不为朝廷重视,直到1067年神宗继位才开始重用王安石,到1070年才开始改革,挑选上书时间来影射王安石这个弯绕得有点大。
       如果真的影射王安石只能是用王安石再影射作者当时的事件,但虽然元朝曾有元英宗搞过“以儒治国”的大改革,但这个容易为广大汉人同情接受的与王安石改革不可比。明朝的张居正改革倒是可以与王安石改革比较,但最早的水浒传繁体刻本是嘉靖年间的,绝对早于张居正改革,这个也不可能是后来才加上去的故事用于影射张居正。
       对走妖魔的时间为什么是1058年?我确实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也许因为后来这些妖魔全部聚齐了是1120年(宣和二年),过去了62年时间,108名好汉最老的应该也不超过60岁,作者就在这左右选了一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