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万洪
朱三老爷今年86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眼不花耳不聋,闲暇之余,总爱装上“叶子烟”,美美地吸上一阵,那种幸福的味道别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他见证了民国的“兵荒马乱”,被抓壮丁时,因为二哥是国军里的一位排长,刘保长自知不敢得罪“朱二哥”,做了顺水人情,把他偷偷放了,就这样,捡回一条命的朱三老爷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由于朱三老爷身高力大,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合作社”运动中,被生产队选中到大关县天星碗厂“找福利”,从事运输工作,说是运输,其实就是“背生意”,用背架子把碗厂的碗通过人背肩扛的方式运到宜宾、昭通、筠连等地,每趟来回需步行15天,返回再帮合作社、供销社背回盐巴、布匹等,途中的艰辛不必说了,吃过黏口苕、蕨渣、棕秆秆、生米等,每年交足了生产队的“福利”,极少的节余,用作补贴家用。
生产队“下放”后,朱三老爷的勤劳派上了用场,短短几年,修了串架瓦房,打了水泥坝子,日子过得舒舒坦坦。每次我回老家都要经过他家门前,习惯性地和朱三老爷打过招呼,喝一杯铜壶泡的凉茶,吃几个“吊锅”煮的洋芋,听上他的一段“历史”,才匆匆往家赶。
父亲节那天我回了趟老家,见到朱三老爷,虽然“叶子烟”的味道一样,但明显感到他的身体不如以前了,皱纹更深了,“裹脚”没有以前结实了,真担心下次再回老家还能见到他吗?心底祝福他老人家再活16年,成村里的第一个百岁老人。朱三老爷对“父亲节”没概念,我祝福他父亲节快乐时,他幸福地对我说:“反正你娃儿些没吃过我们的苦”,说完又用嘴巴深吸一口叶子烟,看着远山发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