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鉴吾 宜宾日报记者 刘婧 文/图
珙县悬棺岩画是西南岩画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部分悬棺附近的凹凸不平的石壁上,一些多为橙红色的岩画。岩画图案中的形象生动而神秘,其中以铜鼓、巫师、犬的形象最具有代表性。珙县悬棺岩画应该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着悬棺葬俗,在陡峭的崖壁上生动地记录着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珙县悬棺岩画有着怎样独特的意蕴,它又是否真是僰人所留下的遗迹?在珙县档案馆馆藏的部分资料中,我们尝试着为您剖析一二……
1
先有画,后置棺?
通常所称的岩画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岩壁画,即在岩崖的表面绘上去的画,另一类是岩画,指在岩崖的表面刻进去的画。
珙县麻塘坝岩画是使用朱砂兑动物血绘上去的,属于岩壁画一类,这些岩壁画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左右两侧的崖壁上,共有200多幅。其中有人物画、动物画、器物画、场景画等等。这些位于数十丈高的崖壁上的岩壁画技法古拙,风格独特,与广西、贵州一带的岩壁画有许多相似和相近之处。
与其他岩画相比,其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呈零散分布,没有由若干幅画组成的成片的规模,这也给岩画的研究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个特点是虽然岩画与悬棺分布在同一个地方,但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会发现,不少悬棺的桩孔和棺材损坏了岩画的其中部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推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岩画在前,悬棺在后。现有岩画,后来打孔钉桩和放置悬棺时才损坏了岩画。可照此说来,麻塘坝岩画与悬棺的关系似乎就并不大了。
2
悬棺岩画出自僰人?还是僚人?
为何会揣测岩画并非僰人所为,而是出自僚人呢?
珙县麻塘坝的岩画与广西花山、贵州大夜郎一带发现的岩画有许多相似性,而这一带正是历史上僚人长期居住的地方,根据文化的差异性理论,推测麻塘坝岩画也应该为僚人所绘。这一推测在《汪宁生论著萃编》中找到了相吻合之处:“据沦源崖画的年代来衡量,则珙县崖画的上限至少晚于汉代……”
据馆藏的文献记载:僚人是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才开始迁入的,如果确为僚人所绘,则珙县麻塘坝岩壁画的年代无论如何不会早于三国之前。
珙县一带大多是高山峻岭,几百年前是林茂沟深,虎啸莺啼。劳作都在高山大涧,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僚人和其他民族的矛盾尖锐,而僚人又是一个勇猛的族群,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杀戮不断,这造就了他们粗狂美的天性,而这与麻塘坝悬棺岩画所呈现出的美学意蕴也是吻合的。《川南的“僰人墓葬”》中提到:另一使作者感到重大惊奇的是发现在非常接近僰人坟的崖上有许多岩画,并临摹了几幅,连同论文一并发表。从临摹的岩画中,发现有一幅人物画头上顶着一个像川南一带农民家里用的茶盘一样的东西,双手上举。健壮的男人可能在举行一种叫“跳神”的仪式,在这个男人的对面是一个形似手舞足蹈的苗条女人,男人粗狂刚健,女人的构图线条柔美婉约;另一幅画是一个人骑在牛背上,前边一头牛已经跳进了房子里,这分明是牧童放牧回家的图景,构图的线条非常粗糙,有点像当代儿童作的简笔画;在“猪圈们”和“玛瑙洞”各有一幅可以说是粗狂美与阴柔美的巧妙结合,画上是一个人双膝跪地,似在进行一种祭拜活动,下半身的线条非常粗壮,上半身的动作柔美多姿。而手部的形态非常夸张,伸出去较远,似在祈求神给予自己一种东西,头上包裹着孝布,孝布飘逸轻灵,可能是再现先人去世时,巫师正在举行跪拜“超渡”亡魂的仪式。
3
对称与和谐之美
在麻塘坝的272幅岩画中,无论是敬神祭祖,还是想象画、生产劳作场面的再现,粗狂美与阴柔美总是相互协调,和谐配合,从这些意蕴中,我们不难推测,不管它是出自谁手,它都反映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在古代川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中,男女平等,男女充当着基本相同的社会角色。
对称这个特征在珙县麻塘坝岩画中是非常明显的。从视觉艺术上讲,对称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明快整洁的感觉,使观看者有一种平稳均称,有序美观的印象。
首先,从麻塘坝岩画的整体布局来看,九盏灯、棺材埔、珍珠伞等成平衡均称的单个分布,在一块岩表上,总是根据这块岩表的结构形状,在相对对称的不同部位绘制岩画。由此可以看出,麻塘坝岩画的差异性平衡对称与不一致的定性结合成一致的形式。
其次,麻塘坝岩画的对称性特征还表现在个体画的结构上,比如人物画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动物与植物画的部位与部分的对称。
此外,麻塘坝岩画还巧妙地运用了在大的对称原则下追求不对称的绘画技法,这就是作画充分满足了人们既希望在建立对称秩序感,又追求不单调、灵动变化的心里渴求,这种大量运用对称中表现不对称的艺术手法,使麻塘坝岩画充满了较强的艺术魅力,也避免了对称带给人的呆板印象。“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溶乎,风乎舞,咏而归。”和谐更是一种境界。麻塘坝岩画所处的每一处的地理位置、岩表形状、棺材的放置格式都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的和谐美,给人以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又嫌少的感觉。麻塘坝岩画以其多种艺术效果的彼此融合,并相互补充,在整体效果上形成了气象万千、搭配奇妙的和谐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