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1|回复: 7

    谁“偷”走了向家坝千年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2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img]禁止外链[/img]
    发掘出的陶俑杨涛摄
      在对宜宾屏山县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考古发掘中,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了多处震惊全川的重大遗址,与此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昨天,记者再度采访了历史专家,试图从他们的回答中,来捕捉揭开谜底的蛛丝马迹。
      在整体分布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向家坝遗址群中,存有不同时期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明清,然而汉代之后直至元代之前的近千年却未发现任何文化遗存的痕迹,出现了文化断层。在这段仿佛悄然翻过的“历史空白”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这里的居民到底去了哪里?
      “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期里这儿一定发生了经济或者社会生活的改变。”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徐亮工说。在昨天的采访中,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此长的时间,这里不留下任何文化痕迹的可能性只有两种,迁徙或消亡。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可能的推测。
      推测之一:交通影响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修建了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五尺道”,屏山县正是这条道路的重要途径路点。
      而五尺道恰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自汉时起繁盛,直至明清时衰落。商路的时间起讫,在时间上与遗址群的文化断层正好重合。这条繁荣的商贸线,或许影响了此处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点。
      推测之二:民族融合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屏山县,自古就处于汉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交汇的漩涡区。有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发生于三国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时间上也正好契合于此处文化断层的起点时期。
      “或许有其它的民族文化迁移至此,对此处原住民的文化习俗造成了冲击,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农耕渔猎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墓葬习俗。”徐亮工说。
      推测之三:战争破坏
      三国时期,宜宾为蜀汉南方边陲之门户。蜀国丞相诸葛亮曾从僰道县(今宜宾)出师,平定南中(今云贵地区)叛乱,也留下了“七擒孟获”等诸多传说。此处也是进军南中的必经之地。自三国时期开始,此后近500年的时间,中国一直处于国家分裂的状态,由此造成的战争也是不计其数。从历代的疆域地图上可以发现,屏山这个金沙江畔的小镇所属的国郡也一再更迭,由于统治阶级的不同产生的主流文化差异,也有可能造成此处的文化断层。
    刘念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向家坝水电站四川宜宾淹没区考古大揭秘

    作者:张帆 罗志彦 来源:宜宾日报  
        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1991年,四川省文物考务研究院在宜宾市文物管理所、屏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协助下,对淹没区(四川)进行首次考古调查,2003年、2006年、2007年先后多次进行了复查和勘探,共发现53处地下文物点(古遗址10处、古墓葬43处),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历时近5000年。从2009年1月开始,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地下文物的考古工作正式开始,经过近三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完成发掘23872平方米,累计出土各类标本30000多件;其中重要文物4000余件。那么,在这次被誉为到目前为止全川最大的考古发掘活动中,究竟有哪些重大发现?对于研究宜宾乃至川南地区的历史又有哪些意义?本报为您揭秘。
    禁止外链

    重要遗址和墓地
        叫花岩遗址 (2009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位置:屏山县楼东乡

        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址10座,灰坑42个,出土器物500多件,陶片5000余片。

        分期与年代:经初步整理研究,叫花岩遗址可分为二期:

        第一期:距今约4700—4500年。

        第二期:距今约4500—400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沙坝墓地(2010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位置:屏山县楼东乡

        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

        发掘成果:战国时期——西汉早期墓葬40座,东汉砖室墓1座,出土各类器物400余件。

        分期与年代:经初步整理研究,沙坝墓地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战国晚期 陶器组合:圜底罐、釜、釜甑和豆;铜器:铜釜。

        第二期:战国末期——秦 新见陶器:壶、鍪、小口瓮;铜器开始出现剑、矛等兵器以及带钩、环、印章等。

        第三期:西汉早期 圜底罐的数量急剧下降,不见釜甑,小口平底瓮开始大量出现。

        石柱地遗址及墓地(正申报201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位置:屏山县楼东乡

        发掘面积:四次共发掘10000平方米

        发掘成果:新石器时期:房址3座,灰坑5个。商周时期:房址17座,墓葬2座,灰坑近200个,灰沟5条,窑址1座。秦汉时期,墓葬130余座,灰坑80余个,灰沟2条。出土各类器物2000余件。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2006年7月,淹没区地下文物复核时在楼东乡发现砖室墓1座、石室墓2座,大量汉砖等,初步确认为一处秦汉时期墓地。2010年5月,对墓地及周边台地进行大规模勘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三个以冲沟为界的台地发现有大面积的新石器、商周时期文化堆积,及大量战国秦汉时期墓葬。禁止外链

        石柱地遗址(墓地)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以及明清时期各类遗迹近800余个,出土铜器、银器、铁器、陶器、石器等各类小件器物近2000件,标本上万件。

        (1)新石器时期遗存
        遗迹:房址、灰坑 房址为地面建筑,无基槽,由柱洞组成的杆栏式近方形、椭圆形建筑。

        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有黄褐陶、红褐陶、黑褐陶、灰褐陶和灰陶等。器型有宽折沿花边口绳纹罐、盘口器、侈口折沿罐、圈足器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石器有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有斧、锛、凿、砍砸器、刮削器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2)商周时期遗存
        遗迹:房址、墓葬、灰坑、窑址、灰沟等250余个。房址:20余座,均为地面建筑。分两类:一类是有基槽、柱洞,共2座,保存较差。另一类为无基槽,由柱洞组成的杆栏式建筑,近方形、椭圆形。灰坑:有椭圆形、圆形、方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墓葬:2座,竖穴土坑墓,保存较差,随葬器物较少。禁止外链

        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有灰褐陶、红褐陶、红陶、纹饰以素面和绳纹为主,少量的菱格纹、弦纹等。器型有尖底罐、尖底杯、圜底钵、尖底盏、小平底罐、高领器、圈足器、网坠、纺轮等。

        (3)战国秦汉时期文化遗存
        遗迹:墓葬、灰坑、房址、灰沟等遗迹250余个。

        墓葬:140余座,墓葬形制多样,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瓮(瓦)棺葬等,分布规律,随葬品有陶器、铁器、铜器、石器等。灰坑:椭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

        遗物:陶器主要为夹砂陶,陶色有灰、灰褐、黑褐、黄褐、红陶等,器型有罐、瓮、甑、釜、豆、单耳罐、双耳罐、三足釜等;铜器有鍪、釜、矛、剑、镯、印章、钱币等;铁器有铁剑、铁削、环首刀、铁斧、铁叉等;另有玛瑙串珠、银手镯等随葬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4)明清时期文化遗存
        灰坑、灰沟、房址、墓葬等各类遗迹近205个。出土有陶器、铁器、铜器、石器及大量的瓷器等遗物。瓷器以青花瓷、青瓷、酱釉瓷为主,器型有盘、盏、壶、杯、罐等。

        东岳庙遗址
        位置:屏山县新安镇

        时代:商周——汉代

        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发掘成果:1、发现有商周及汉代地层堆积;2、商周时期的陶片多为夹砂灰陶,纹饰主要为绳纹,器型包括高柄豆、小平底罐、小平底钵、翻领罐、矮领罐、直领罐、圈足器等,与三星堆遗址第四期和十二桥遗址出土的部分器物类似。

        小街子遗址
        位置:屏山县新安镇

        发掘面积:5025平方米

        发掘成果:发现明清时期的房址3座,墓葬4座,灰坑59个,灰沟7条,灶1座,路1条。出土各类器物500余件及大量明清时期瓷片。

        长沙地遗址
        位置:屏山县楼东乡

        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发掘成果:明清时期房址4座,墓葬1座,灰坑17个,灰沟2条,窑1座。出土各类器物100余件。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正在发掘的遗址、墓地
        目前共有6处遗址、墓地正在发掘,计划发掘面积14500平方米,将于年底完成。至2011年12月,将累计完成发掘面积37211平方米,占总发掘面积46186平方米的80%。禁止外链

    ◆考古价值
        填补川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空白
        四川大部分地区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川北有中子铺、张家坡、罕额依遗址、营盘山、姜维城遗址等;川西有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等;川西南有礼州遗址、横栏山遗址等;成都平原有三星堆遗址和宝墩遗址等;川东北有擂鼓寨、月亮岩遗址等。唯独川南数万平方公里(自贡、内江、资阳、泸州、乐山、宜宾、眉山)为一片空白。

        叫化岩新石器时代遗址、石柱地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将对川南地区的历史的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对建构四川新石器时代的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加深了对成都平原与峡江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成都平原陆续发现了一批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因素,经过90年代后期三峡库区的大量考古发掘,证实了峡江地区是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联系的枢纽。但是从重庆至成都平原500公里范围内一直未发现相关遗存,而叫化岩遗址、石柱地遗址的发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距今4700年左右,叫化岩遗址的外来文化因素主要来自于重庆峡江地区的玉溪坪文化。

        从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因素开始在叫化岩遗址中大量出现,而来自于重庆峡江地区的文化因素则有所减少。岷江下游宜宾河段曾多次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推测宝墩文化应是顺岷江而下至宜宾然后溯金沙江而上至此。这一时期重庆峡江地区的中坝文化与宝墩文化有着一批较为类似的器物,如高领圆肩壶和盘口深腹罐等,有学者推测二者在嘉陵江一线曾发生过密切往来,现在看来金沙江下游地区至少也是二者交流的一个重要枢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3: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为寻找夏商文化从峡江进入成都平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夏商时期,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器物,这些器物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着力探索的课题。

        石柱地遗址、东岳庙遗址等商周时期遗存的发现,为研究金沙江流域和峡江地区、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材料,从而为寻找夏商文化从峡江进入成都平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提供了蜀人南迁的重要线索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蜀人的一支南迁,据文献记载经川南进入云南、越南一带。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川滇的交通要道上,沙坝墓地、石柱地墓地等蜀人墓地的发掘,将有助于我们解开蜀人南迁之谜。

        蜀国灭亡后,蜀人的一支极有可能沿岷江而下抵达早已有根基的僰地。此前在峨眉符溪和犍为金井等地已经发现属于战国晚期的蜀人遗存,本次在屏山沙坝墓地、石柱地墓地发现的这批墓葬,带有典型的蜀文化风格,更足以证明蜀人曾南迁至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