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2|回复: 0

    [谆谆教诲] 【教育楷模】筠连教师刘光本:甘为人梯写春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2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1-15 08:45 编辑

    未命名.JPG

          综合宜宾新闻网及筠连县龙镇乡中心校教育简报1028日,龙镇乡中心校召开全乡教育教学工作会。会上,宜宾市农村优秀教师、宜宾市爱岗敬业模范、筠连县龙镇乡金狮村二小教师刘光本作了题为《一个人的坚守》的先进事迹报告,该乡60多名教职员工聆听了报告会。

          刘光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独自一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教会那些不懂汉语的孩子们学会讲普通话,让他们走出大山,跨进大学校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听了刘老师的报告,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刘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拓展阅读
    甘为人梯写春秋
    ——记筠连县龙镇乡金狮村二小教师刘光本

          新闻导读:“我的梦很简单,我只是希望我们大山深处的苗汉孩子,能像山外的孩子一样识字读书!讲台,就是我的天堂!”38年的日月轮回,筠连县龙镇乡金狮村二小的老师刘光本以朝圣般的坚守留在海拔1100余米的大山深处,让一茬一茬学生走出了大山……
          宜宾新闻网讯(张择君 文/图)今年58岁的刘光本是筠连县龙镇乡金狮村二小的老师,“一师一校”用来形容这个学校再贴切不过了。在这里,刘光本既是教师又是火工,上课站讲台,下课站灶台;苗汉双语授课:刚入学的苗家娃娃听不懂汉语,只能采用苗汉两种语言讲课;复式教学:6岁到13岁的娃娃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一节课都需要花比正常教学多近三倍的时间。
          自学成才走上三尺讲台
          由于闭塞落后的环境,金狮村6社、7社的近70户农户的苗、汉家娃娃如果出村读书,需要走超过2个小时的羊肠小道。从1972年开始,只读了三年书的苗家汉子刘光本“石破天惊”地在自己家里开始开班授课,38年来他以超出常人毅力自学到中师学历,而两个社的40岁以下村民几乎全是他的学生。
          “生不丢来死不丢,抓把冷饭撒后沟。冷饭撒在石板上,等它发芽哥才丢。”说起刘光本对于教书,苗家姑娘用自己情歌这样描述他的坚守。
          “我们两个社距离当时的公社太远,娃娃读书太难。当初的想法非常简单:我只想让山里的娃娃认识字。社里的村民遇到啥大小事情,如修房造屋、婚丧嫁娶等,需要一个记人情簿的人都要到外村去请。”
           开学第一年,刘光本的“学校”来了20个苗家孩子。“只要能用知识育人,再多的苦,再大的困难,我都觉得无所谓。”由于自己只读了三年书,刘光本晚上自学,白天教书。遇到教学中的难题,就用笔一篇篇记下,然后周末到乡小学找老师一一解答。
          “20岁的人,有一股冲劲和犟劲,干啥就想干好!”当时的刘光本感觉教书并不难:他上课用双语(苗汉两种语言),不懂汉语的苗家娃可以用苗语和他直接交流,他认为比汉族老师教苗家娃娃自己更有优势。第一学年,他教的20名娃娃、两个班级在当时龙镇乡所在的片区考试中,平均成绩竟然分别位列10余所同类学校的第二名、第三名。
          1976年,刘光本向当时的生产大队连续写出了7份情况申请后,得到了村上数百元的学校修建资金。经过两个假期,学过木工的刘光本硬是一个人把学校的木门、窗子全部自己动手做好,纯朴的村民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帮助他修建起了学校。
          “学校由私立变成了公立,但是由于大山的阻隔和条件异常艰苦,却一直没有教师愿意到学校上课。”刘光本只有自己继续坚守,一守就又是30多年。“开心、落泪、难过、酸楚,啥子滋味都有过,但我心中就是没有后悔。”刘光本说。
          让儿子背着上讲台  
          山上的娃娃在刘光本的学校读完四年级后,就离开他到近20公里外的中心学校上小学剩下的课程。金狮2小上学时,不少娃娃是背着背筐或者牵着牛来到学校,边上学边承担砍柴、割草和放牛的农活。当他们到中心校读书后,不少娃娃不能再砍柴、割草或放牛,但是回家后农活就非常重,有的孩子便成了“逃学娃”,甚至有的家长不让娃娃读书了。
          “那天,天上下着暴雨。因为动员学生上学,刘老师回家已经天黑了,他冒黑到爬上房顶检修漏雨的屋瓦,一下就从屋檐上摔了下来。”45岁的刘福成是刘光本的第一届学生,现在他的孙子都已经是刘老师的学生了,说起刘光本摔伤后让儿子背着上课的事情,刘福成的眼睛一下红了。
          1999年的夏天,看着到中心校读书的娃娃“散在外面”,刘光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定要把辍学的孩子重新劝回课堂。由于一直是复式教学,刘光本白天上完课和批改完作业后,就只有晚上有时间打着手电翻山越岭,一家一家去家访动员。“要翻身得下雨,雨要淋花花才红……”刘光本说,当时47岁的自己往往是孤身一人走在坡坡坎坎的山路上,只有靠唱歌鼓励自己。刘光本的执著和真诚感动着村民,不少娃娃重新走进了课堂。
          一天,家访回家的刘光本遭遇了夏夜的暴雨。山路泥泞,当他磕磕绊绊地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由于老瓦屋没有检修,家里到处漏雨,妻子正在寻找家什忙着满屋接水。刘光本找来梯子爬上屋顶检查漏雨的屋瓦,由于瓦面的湿滑,刘光本从近3米高的屋顶一滑,直接滚到了雨中院坝的稀泥里,腰椎严重摔伤。“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我的学生怎么办?不能让娃娃耽搁一天!”第二天,刘光本腰间绑着草药,让22岁的儿子背着自己赶往学校。
          “每天一个来回。他儿子背着他早上到学校上课,背着他或者扶着他上课;下午,再背着他翻过两座山回家!”曾是刘光本学生的张世初说。
          “山里的娃娃,只要你爱他们,他们一辈子都会记得你!”刘光本说,一放假,自己反而觉得特别孤单。正因为他对孩子们的爱,现在不少当上祖父后的“山里娃”,依然会在节日提着几斤白酒当刘光本老师家,看望自己的老师。
          “背学生过蛤蟆溪,爬金狮岭,送生病的娃娃……他是既当老师又当‘妈’!”直到现在,许多孩子都记得刘光本老师接送他们过河或爬山的情景,这也成了山里孩子们一生的记忆。
          讲台上的欢乐
          “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讲台上的欢乐。”刘光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顿时荡漾着满足。他说:银娃子是从自己手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有一个在宁波做设计师。从大山深处走出了3名大学生和其他各种人才,这是刘光本最感到自豪的事。因为刘光本的“勤奋”,他不仅连续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还在2005年获得了宜宾市农村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3年,以前的土木结构的学校在经过27年风雨后成为了危房。刘光本再次开始着手修建学校。由于乡、村两级所给的补助资金不足,刘光本垫付了1700元,花了19600元修起了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的砖混新学校,并且通了电。对于新修的学校,刘光本感到十分知足:孩子们再也不怕大山里肆虐的风雨了。
          山里孩子的满足则显得极其简单。“我喜欢刘老师,我喜欢读书!”13岁的张晓晴是4年级的班长,说起刘老师就喜欢得非常“简单”。
          “最喜欢刘老师吹唢呐,声音正好听!”
          “最喜欢刘老师的手机,它会唱好多歌!”孩子们稚嫩的回答里,有着读书的欢乐。
          由于大山里教学器材少,只有一个教学用录扩机,刘光本在20余岁就学会了苗族大唢呐和芦笙吹奏。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这也成为他和孩子们课间活动的一大内容。
          “最感动的事情,就是曾经的学生不远百里,把娃娃又送到我手里!小娃娃就是要‘看对方,搁家伙’,你爱他们,他们就喜欢你。”刘光本说。现在,刘光本的29个学生中,有21个是苗族学生。其中,有6个苗族娃娃是村里出嫁到云南的女娃娃送回到他手里的。“不少学生的娃娃都又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因为他们不懂汉语,而我双语教学,解决了孩子上学语言交流的难题。”
          最怕的事情?——刘光本一下陷入了沉思,当他抬起头时,眼里一下有了泪水。“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害怕‘树倒猢狲散’啊!山村的封闭,导致苗家小娃娃往往到六七岁还不能说汉语,而教师资源的匮乏,尤其是苗汉双语教师的稀少,使像金狮岭这样的教学点要有一个教师就更加困难。所以,今年我已经58岁了,我害怕自己一离开讲台,这里就再也不能开学!”
          听到刘老师的话后,塘坝乡中心校校长廖勇表示,将积极着手考虑金狮岭的教师后继问题。

    相关主题:
        筠州学府相关主题:
    【教育导报】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一:苗村守望者刘光本
    禁止外链
    【教育楷模】筠连教师刘光本:甘为人梯写春秋
    禁止外链
    【教育楷模】网友评论:刘光本守护苗村文明火种
    禁止外链
    筠连县师德巡回报告入校园
    禁止外链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