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宜宾8月21日讯(记者 何芳)据历史记载,我国龙眼栽培,始于汉朝。《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元鼎六年,以 植 所 得 奇 草 异 木十 二 本 ……龙 眼 、荔 枝 、槟 榔 、橘子皆百余木。又据《兴化揽胜》载:兴化在唐代就已有龙眼种植,宋、明两代尤盛。明弘治《兴化府志》载:仙游、莆田两县每年进贡兴化桂圆干有一千多斤。那么,为什么不称龙眼,又别生一桂圆呢?据民间传说,莆仙两地靠海,海中有一恶龙,经常上岸伤人害物。当地有一青年力士名“桂圆”,自告奋勇与恶龙进行搏斗,桂圆终以智谋骑上恶龙,用手挖掉龙眼。恶龙失去双眼,无法行动,终被桂圆斩杀。想不到龙眼落地后,竟然萌发成树,树上所结之果,又形如龙眼,时人便把此果称为龙眼,又因恶龙被桂圆斩杀,桂圆去世后,就把焙干的龙眼,称为桂圆。 宋朝诗人刘子翚诗《龙眼》“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龙眼果实能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开胃益脾,补虚长智”。核:“主如狐臭,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龙眼不但外观好看,更主要是它的富有营养,还可入药。
宜宾市宜宾县大塔的桂圆为什么这么出名呢?站在通往大塔的路边往下望,整个大塔片区如同隐匿在山里的桃花园,云雾在山间缭绕,分不清哪里是雾,哪里是烟,远近的民房点缀在高低起伏的土陇上,如同停歇的白鹭。据相关人员介绍,大塔片区四面环山,地势较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川南小盆地,气候冬暖夏热,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无霜期长,常年温差小,这里常年平均温度比邻村要高出2-3摄氏度,大塔的盆地环境和气候正孕育了湿热水果--桂圆。大塔现有桂圆8000亩,年产量3000余吨,产值3000万元。
大塔桂圆品鉴活动相关活动及设施:
大塔现有10余家农家乐提供相应的住宿、餐饮服务,前期荔枝采摘活动刚刚结束,现阶段的桂圆采摘游客接待能力是足够的。同时游客可以前往附近越溪河钓生态河鱼、欣赏越溪河两岸风光。
品鉴路线:
路线一:从宜宾市中心经江北往思坡方向,犍宜路宜-塔段44公里已全程硬化,从城区到李场镇只需35分钟,到大塔只需50分钟,抵达大塔街上,一直往前走,均可到达各采摘区。
路线二:经乐宜高速公路到大塔站出口出站,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见沿途分布有采摘区,且有桂圆销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