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镇舟河畔有渔家,淡出将门无人言。 九子一胥奔各地,指鱼换姓世代传。 奈何先辈铁木氏,担惊受怕渡明朝。 历经满清仍埋名,喇嘛箍蒙蒙剧减。 百年之后逢开明,相思相念六百年。 各地后人族谱对,方知故乡在草原。
2013.9.18 午夜
----------------------------------------------------------
在看了温涛老师写的一篇《铁改余之谜》的文章后,对于余氏的身份之谜很感兴趣,昨天晚上半天睡不着,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 数百年的历史家族传承,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总会有一些遗漏和偏差的,比如前几天我的母亲就告诉我说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外公就跟她讲过祖上的故事是有“两”兄弟从北方逃到南方时遇到一条河,当时正值战乱只有改姓才能保存性命,一人看到河里跳起一条鱼时便说就改姓“魚”吧!后来又慢慢改成了“餘”。于是两兄弟就分道扬镳,一人去了四川,一人去了云南。这大概是四十年前外公告诉给母亲余家的故事,四十年前的通讯、信息传递是非常落后、闭塞的。所以我深信这是祖上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为何从九子一胥传成了“两兄弟”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准备周末去看望外公时再问一下。
对余氏族谱的记载也产生了几个疑问: 一、现在筠连的余氏是什么时候到筠连的? 余氏族谱记载其九子一婿是在元末明初逃到南方的,特别是四川、云南居多。他们经历了明末张献忠屠蜀时期、同时四川是南明朝廷和满清主要的拉锯战场,清初时四川境内几乎是荒无人烟,才有了后来清廷的湖广填四川,现在筠连绝大部分的祖上都是清朝时期从湖广转移过来的。筠连的余氏主要聚居在镇舟,他们是湖广填四川时过来的还是就是元末时就在此居住的呢?元朝灭亡时大概是六百年前,六百年前的镇舟属于僰人的领地,在镇州河对岸一处悬崖上至今还悬挂着一具悬棺。
二、正史中为何没有铁木健任何记载
正史中没有任何有余氏祖先铁木健为南平王的记载,元史是明朝修编的,难道是明朝的某一位修编者是余氏的朋友,为了刻意的保护这一只族人,从而把铁木健相关的信息都剔除?我想这个的可能性不大吧。 前几天有位朋友过来喝茶时说,族谱才是真正的历史,官修的史记总会有一些出入和遗漏。不过古时的民间的族谱很多都是手抄本,有的地方族谱上的铁木健为为“铁穆健”、“铁木见”等等,是否是名字有传抄错误呢?
三、清朝时期为何没提出恢复原名? 清朝时期清廷对蒙古的政策是拉拢、和亲的政策,所以“蒙满一家亲”,蒙古族的地位在清朝也是相当高的,当时的余氏为何不提出来恢复原名呢? 我想或许有几个原因,这与清廷对蒙古的怀柔政策有关:清廷对蒙古采取“怀柔的计划生育”政策,凡是蒙古家庭有多的男性青年必须去做喇叭,喇叭不能结婚婚不得生子,以至于到了民国时期蒙古族的数量少得可怜。所以清朝时期已融入汉民族的余氏觉得没有必要提出要恢复蒙古民族和姓氏,还有可能是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提出来如果因证据不足的话犯了欺君之罪可不是小事。
在新中国建立几十年后的今天,社会包容性越来越强,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也是非常的方便,所以现今的余氏能公开的探讨和研究自己的身份之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