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6|回复: 0

    [教育理论] 教育要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素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0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教育要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素质
    ——国家督学傅国亮谈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禁止外链中国教育的主题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最终目的是什么?什么是教学?关于这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教师们有没有弄清楚?10月29日,在都江堰八一聚源高中学术报告厅,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傅国亮与几百名教师就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不清楚中国教育的主题
           就办不好教育
           “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也就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是什么?”一开始,傅国亮就抛出了问题:“如果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清楚这些基础和方向性问题,怎么办教育?”
           傅国亮说,去年11月公布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坚持以人为本,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第一次把素质教育上升到战略地位。
           “总是有人不相信素质教育可以培养杰出人才,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傅国亮说,目前中央教科所认可的素质教育的定义有15种。简要地说,素质教育包括三个要义:全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素质。
           什么是影响学生一生的素质?傅国亮的答案是:思想素质和思维素质。
           “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就是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这是做人的基础;思维素质是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前者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后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傅国亮说,“《纲要》提出的理念是坚持以能力为重。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五个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改最终要改变学生的
           思维方式
           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傅国亮说:“新课改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改变教学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最终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傅国亮认为,目前新课改中最大的误区是,很多学校热衷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比如规定“先学后教”,规定几年级不留作业,几年级留多少分钟的作业……虽然形式变化了,但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
           “教师告诉学生3×5=15,不是教学;如果教师问3×5=?或者问3×5=14,这才是教学。”傅国亮说,第一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的方式不是教学,第二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思考了,第三种方式使那些在下面玩东西的孩子踊跃地站起来反驳教师,教学过程更丰富。
           傅国亮提出,新课改要把握好四个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传授知识多、难转变为少而精;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关注思维发展;从无效教学转变为有效教学。  
           教育首先是学生的精神成长
            傅国亮推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教育定义:“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人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
           “这句话切中当前教育的要害。教师给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只有关注孩子精神成长的时候,才真正把他当成一个人。”
           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的精神成长?傅国亮对教师提了3个建议:
           第一是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现在的教师大多大学毕业,起点基本一致,但为什么后来会有很大差异呢?就是看在业余时间,是读书、学习充电还是做了别的事情。要改变师资队伍的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读书。”傅国亮说,读书的内容要有结构,理论、哲学、文学,把泛读和精读结合得好。
           第二是不会写作永远成不了名师。“应该让写作、总结成为一种常态。勤动笔可以把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才能出现个性化的见解,你就离名师不远了。”
           第三是要让教育信仰相伴一生。“教师最终要有教育的信仰和理想,才会有不竭的精神动力。目前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某种程度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很少关注精神层面。不能光关注师德建设,而要上升到关注教师精神家园。”傅国亮说。
          (本报记者 夏应霞)
           傅国亮告诉教师——
           “教育是需要等待的事业。儿童就像玫瑰花一样,最早开的花和最晚开的花一样美丽。我们往往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一位教师对学困生20多年的研究发现,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学困,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成熟度问题。”
           “要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我们往往传授的是常规的思维,对逆向思维能力传授比较少。正向思维不用刻意去培养,是人的本能。逆向思维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很重要。”
           “不要再培养有智商没智慧的人。如果只传授知识而不是思维方式,你这个老师仅仅是个教书匠,而不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
           “中国教育六十多年的误区,只关注知识点。教师备课只备知识点,误以为知识点的传授就是教学。你要在研究知识点的基础上,研究有哪些思维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思维点,这样你的学生才能变成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