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筠连母姓原籍在河南黄州府(今湖北省黄冈市),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河南、湖广一带爆发红巾军农民起义,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红巾军大将率领农民起义军沿江而上攻入四川省重庆府建立大夏国,大批流民随之进入四川。其中有母氏五兄弟沿长江而上到达泸州,在泸州蓝田坝分手各谋生计,其中老三名叫母三迁,最后几经辗转到了筠连定居于海银,就成了筠连母姓的始祖。母姓入筠与筠连建县(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处在同一时期,是筠连“改土归流”前后迁入的第一批汉族移民之一,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母姓入筠后的二百多年里,由于筠连处在“流”、“土”(筠连附近的盐津、彝良时由彝族土官统治)交界,时有战争发生,生活极不稳定,故母三迁以下有十代左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到明末镇压都掌人起义后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母恩重在重修海银海会寺(今海银大桥头)时,从废弃的三尊大佛肚里找到忆纸一张,上面记载了母三迁的来历及母姓创修海会寺的经过,才搞清家族谱的源由。进入清朝后,母姓著名人物以文化人居多,其中有修建报恩寺的母俨,名扪京城任教的母显宗,同治光绪年间藏书数万册的母德隆,清末毁家兴学岁母泽喜,写成民国县志初稿本(人称“母志”)的母序宾等。母姓文化发达又多居住在县城附近,故民国《筠连县志》将其列入了县内的四大望族之一。
筠连母姓在清末自编了一首五言诗统一字辈,战果剔除其中的封建伦理色彩,不失为一首好的诗歌,诗内包含有几则母姓的典故,其中“蜀石经”是指后蜀丞相母昭裔所著的文集《孟蜀石经》,“雪堂”是指北宋著名学者雪堂书院院长母制,“铭汉鼎”是指东汉都督母鸣、母超。其字辈全文如下;
盛世光先绪,忠兴运定昌。
根基培植厚,祥发万年长。
蜀石经同守,书香溢雪堂。
功勋知汉鼎,传后有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