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97|回复: 3

    [学生风采] 如何进行听课、评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9 0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县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风尘仆仆”第一次跟大家见面了!

           借助筠连热线的这个教育频道,今天跟各位老师朋友讨论一个话题,如何进行听课、评课?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补充纠正,只有思维的碰撞,矛盾的冲撞才能有正确的思路。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让教师如何参加听课如何进行上课,却往往忽视了引导他们怎样听课和评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不可否认,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作用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听评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听评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听评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下面就新课标下如何引导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要想真正把一节课听好评好,必须经过课前准备,课堂聆听和记录以及课后反思三个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理论储备。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现状,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明确听课性质。课的性质可分为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探索课、汇报课以及竞赛课等。

          了解教学主客体。如果有可能,尽量了解授课者、授课对象以及授课内容。熟悉授课客体。把授课内容找来预习一下,有没有难点、疑点,自己有没有独特感悟;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懵懂懂地听,不了解教者和学生情况,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阶段,听课老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四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我”作比较;“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课后反思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有:

          倾听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如果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乐学、好学,这是教学效果良好的绝佳体现。

           聆听执教者教学设计思路陈述及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自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授课者进行比较,把自己思考的评价和他的自评相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和差距,并把感想记录下来。

          聆听评课教师的评价。把他们的评价与你的评价及授课者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找出差异或差距并记录。
    整理听课笔记,结合以上内容进一步思考,看看通过这次听课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启示,然后写出心得体会。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需要学会如何上课,也需要学会如何听课、评课,也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才能成为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1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把“听”改正为“观”会更准确
         
    发表于 2011-12-1 1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观更符合当时的实际
    发表于 2011-12-1 1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中心梅 发表于 2011-12-1 19:48 禁止外链
    把“听”改正为“观”会更准确

    版主似乎可以进入编辑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