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5|回复: 0

    [谆谆教诲]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三:“冠军教练”范钦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08: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1-24 10:00 编辑

    乡村教师的爱与痛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三:“冠军教练”范钦刚
                                                         禁止外链 记者 胥茜 李益众 陈志敏 实习生 袁静   
          筠连县在四川之南,而蒿坝镇更在筠连之南,紧邻云南。从筠连县城出发,汽车在盘旋的山路行驶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蒿坝镇。近几年,蒿坝镇中心校学校因一支了不起的女子篮球队出了名:连续4年夺得宜宾市中小学篮球运动会初中女子组的冠军。
    未命名.jpg
      队标是膝盖上的黑色伤疤
      2005年,范钦刚向学校建议组建一支女子篮球队。
      老师们都不明白,这个和诗词歌赋、小说散文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语文老师怎么会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范钦刚的想法源于一年前的一次调查,他了解到很多山村女孩在家里很不受重视,一些人即便读了书也走不出大山。“组建一支女篮,既可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可以转变传统的观念,或许能给山里女孩带来另外一番天地!”学校领导采纳了范钦刚的建议,让他组建女子篮球队。
      困难并不少。家长们听说要让自家女孩子在球场上拼抢,极不理解。”范钦刚通过班会、座谈会、家访等形式,不断向学生和家长灌输自己的“篮球梦”。
      经过一番周折,篮球队好不容易凑齐了20个女生。学校提供了6个破旧的胶皮篮球作为唯一的训练器材。“我对体育并不在行,这群孩子也没有任何运动基础,要让她们掌握规范球技,确实很有难度。”范钦刚很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
      靠着央视五套《篮球课堂》的节目视频和其他有关女篮训练的资料,范钦刚先自己学习理解,再依葫芦画瓢地展开训练。
      现在读初三的女生刘晓英已经是一名老队员了,在她印象里,“范老师很严格、认真,训练丝毫不能含糊。”
      2007年4月,组队不到两年的蒿坝中心校女子篮球队首次参加宜宾市中小学篮球运动会。范钦刚还记得,出发前,一个当地的煤老板说,如果球队能进前三名,愿意拿出两千元钱奖励。
      这支不被看好,甚至无人知晓的篮球队却在这次比赛中一鸣惊人,夺得冠军。当他们坐班车回到镇上时,街上站满了敲锣打鼓的百姓。煤老板欣然兑现了两千元奖金。2008年7月,央视“圆梦2008”栏目组专门来到蒿坝,采访报道这支“冠军球队”。
      一次,这群女孩们开玩笑地问,“老师,你知道我们的队标是什么吗?”范钦刚有些茫然,她们笑着说,“就是膝盖上的黑色伤疤啊,我们每个人都有的。”
      从篮球队出去的女生有的通过艺体考试读了大学,有的靠着一副“好身手”开始自谋生路。范钦刚说,看到她们的变化,就是最大的欣慰。
      不听他的课,可惜
      自从篮球队组建起来,范钦刚就没有了周末和假期,篮球训练占去他很多时间。但他的语文课仍然是学生、老师们不愿错过的精彩。
      一天下午,范钦刚为一群没听过他的语文课的学生讲《出师表》。听说近几年被安排去教历史的范老师要重拾“老本行”,凡是没课的老师都搬了凳子前去听课,“不听他的课,可惜。”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带着抑扬顿挫的声调,范钦刚一字不落地将《出师表》全文背诵了一遍。结合着历史故事,他将文章中涉及的故事细细说来,故事讲完,整篇文章的脉络都梳理清楚了。一节课很快过去,学生文洁从教室走出来,大呼过瘾,“全文背诵《出师表》,太佩服了。”
      事实上,范钦刚很早就因课堂精彩而在筠连县小有名气。初到蒿坝中心校时,他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老师。3年后,范钦刚就因教学成绩好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随后,有不少学校给范钦刚伸出了橄榄枝。筠连县城一所中学的校长还亲自打电话,问他是否想调进城里教书。但是,范钦刚一直没走。
      2002年,范钦刚还辞去了教务主任一职,专心在一线教书。
      彼此的幸运
      2008年,从四川文理学院毕业的曾溢彬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蒿坝镇中心校。因为是摸黑上山,当天他并没有看清学校是什么模样。第二天,他看完学校全貌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当晚,这个大男孩躲在被子里狠狠哭了一通。
      “当时就想,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了这样一个地方,真是不甘心。”所以,曾溢彬对在这儿一干就是十几年的范钦刚,有敬意,也隐隐有一些不解。
      范钦刚回忆说,当年还不满二十岁的自己看到眼前的学校时,虽然也有巨大的陌生感,但一心只想在这里好好教书。“普九”之后,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教学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范钦刚在工作上也是干得有滋有味。多年来,常常会有不经意的小事让他感动万分。
      2007年,篮球队的8个女孩初中毕业,全部进入筠连中学读高中。他趁着出差的机会顺便看望她们。临走时,女孩们把他送到车站。车不开,她们就不走。眼看着上课时间快到了,他终于发火,把她们“赶”走了。放学后,女孩们发来短信,“老师,您要记得8个永远爱您的女儿!”
      汶川地震发生的那天,他接到了篮球队的孩子打来的电话,关心他的安危……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却不断从学生那里得到了亲人一般的真情,这是我的幸运。”范钦刚这样说。
      天色开始暗了,他吹响哨子,召集篮球队的女孩们开始训练。热身、运球、三步上篮,他们的身影重叠在一起,这些身影又和所有时光里的幸福重叠在一起。                     


    系列报道: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四:选择俯视不幸的刘林
    禁止外链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三:“冠军教练”范钦刚
    禁止外链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二:14岁当“孩子王”的黄桂香
    禁止外链
    筠连县乡村教师素描之一:苗村守望者刘光本
    禁止外链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