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2|回复: 0

    [教育理论] 课程整合不能只围着技术打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2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黄利锋

    最近,笔者在网上和同行们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

    其实不然。回顾一下以往的课程整合,可以说多是技术更新驱动下的整合。

    开始的时候,老师们热衷用Authorware(一种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一种动画编辑工具)等工具软件做课件,也有很多文章探讨利用这些工具做出的课件对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数学和物理教师来讲,几何画板可能是最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了,一时间掀起一股热潮。许多教师纷纷撰文,高歌它给数学、物理教学带来的变革。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使用这些工具的教师人数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使用这些工具上的课似乎也没有产生预期的那种爆炸式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再在公开场合说利用这些工具软件制作课件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似乎就已经“老土”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出现了webQuest(网络专题调查)、主题网站等网上工具。将这些工具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第一次让教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把教学从传统的教室搬到了计算机房,把教学内容从课本上搬到了屏幕上,学生不再仅仅从老师的嘴里或书本里得到信息,而且可以从网上得到信息。这一变化的确不同寻常。

    两三年后,大家对基于网络的教学似乎已经比较熟悉了,而实际上用过webQuest(网络专题调查)和主题网站的教师人数在一个学校里面恐怕比前一阶段更少,更多的老师只是停留在观望与评论的阶段。

    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再过不久,“博客”这个新鲜事物从海外急匆匆地跑来了,很快就闯入了教育之中。许多人写博客,许多人研究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人大声疾呼博客会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有许多人放弃了博客写作。坚持下来的人只是少数,而将其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大家把关注点又转向教师发展,期望能够通过教师写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是更多的教师似乎更愿意上网浏览别人的博客。如何更好地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

    时间不等人,技术仍然在不断翻新。前一段时间,又有一个被称之为“魔灯”的东西出来了……它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看点——虽然仅仅局限于热衷课程整合的少部分教师之中,也总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课程整合在变化——虽然说不清楚这种变化是在向前发展还是在向后倒退,抑或是原地转圈。可是,当新技术的不断刺激作用日渐减弱,人们的兴奋点日益提高渐至麻木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课程整合似乎没有发展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之前的课程整合一直是技术驱动下的,一直是围绕技术的整合。

    的确,我们不能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给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和良好的条件。但是,技术不能自动解决教育问题,必须由从事教育的人根据教育规律来驾驭技术,才能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课程整合中的技术,从狭义的角度可以看作一种工具。由于信息技术与以往我们熟悉的其他技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又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工具。那么课程整合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恐怕还得来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创新。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