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3|回复: 0

    [教育理论] 光明时评:别让娱乐“点心”挤走教学“主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14: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沸沸扬扬的“为护梁朝伟,学生集体翘课”事件受到复旦大学的高度重视。校方立即启动了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程序,校领导亲自过问。复旦大学团委和学生会对此事也发出了正式的致歉信。目前,一切都在朝良性方向进展。然而,此次事件引发的思考还在继续。在笔者看来,复旦大学这一“翘课门”事件强烈凸显的,正是今天需要高度警惕的大学娱乐化——校园娱乐化和教学娱乐化。
      当下,影视界和体育界的一些明星,往往喜欢到大学校园里大秀一把、一展风采,让那些仰慕他们的大学生如痴如狂。而一些大学生经不住诱惑,把学习的首要任务抛在了脑后,热衷于追求这些明星,即便逃课也在所不惜。于是乎,大学里一有明星出现,许多学生纷纷翘课围观。诚如张庆熊教授所指出的,虽然国家重点大学一直有很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现在校园里的娱乐性活动搞得太多了。“追星不是问题,但如果因为追星影响了学习,那就是问题,如果大学里学生都去娱乐了,长此以往,问题就严重了。”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校园里的教学娱乐化。在自由选课的机制下,学生往往选择那些轻松、逗笑、好玩的,即所谓没有听课压力、教学“有趣”的课程。加之现今很多大学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评课意见,使得一些大学教师,包括知名教授,往往不得不屈从于学生对娱乐化的需要。于是乎,一些大学的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实则嬉闹肤浅。很多学生以为,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在这样轻松的享受中完成,殊不知到头来却没有学到多少真东西。
      在今年9月复旦大学举行的本科教学恳谈会上,几位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大学教学的娱乐化和碎片化倾向。哲学学院某教师开展的一项针对400名青年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文科老师和35%的理科老师没能讲完学期初设定的章节。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教学时外生旁逸的内容太多,打乱了原定的课程教学计划,让课堂上的娱乐“点心”挤走了教学“主食”。比如,中国文学史课,授课教授可以说说文学大腕的轶事,抖抖演出评奖的内幕,谈谈在国外访学的见闻,大半节课不觉已过,再转入正题讲几句文学史的内容,已到下课时分。
      事实上,对一些艰涩的核心课程而言,发散式地介绍前沿动态,大规模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显然并无助于知识的系统传承,也就很难谈得上创新。基础课和专业课则需要有层次展开,以及严密的推演、深入的思考、不断的积累。这些课程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大学生必须花一番工夫才能完成。在课堂上适度引入活泼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却是教学的大敌。(胡乐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