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1|回复: 0

    [教育理论] “向农村考生倾斜”要实打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4 13: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1-24 17:19 编辑

      11月2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肯定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联考”方式。教育部同时提出,要在2012年自主招生中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适当倾斜。(11月23日《新京报》)
      “联考”方式获得教育部肯定,让各高校自主招生“联盟”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接下来是怎样改进招考方式,使其更趋公平,其中,怎样让农村考生享受自主招生的阳光雨露是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实际上,此前清华、北大、人大等名牌高校已将这一意图写进了自主招生方案,笔者曾撰文予以大力称赞,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纠偏,是更高层次的公平,是高校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这么多的溢美之词,无非是希望高校做得更好。而冷静分析,所谓“向农村考生倾斜”,至少目前还是一种象征性的点缀,有必要警惕其沦为花架子。
      有教育部的要求,有名牌高校率先示范,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还可能成为花架子吗?我们先看教育部的要求,原话是“在确定申请考生时,应当向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适当倾斜”,且不说其中的“应当”“适当”等软约束,“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更可能指谁?显然是城市中学、重点中学及其学生。既要向重点中学、城市学生倾斜,又要向农村考生倾斜,所谓“向农村考生倾斜”更像是媒体刻意挖掘出来的“新闻眼”。再看名牌高校的招生方案,以清华为例,虽然新方案覆盖全国所有国家级贫困县,但入学考生的高考加分限于30分至60分,并不比城市学生享受的优惠大,而在今年的试点中,全国只有8名来自贫困县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清华。显然,这种优惠力度还是非常有限的。
      实际上,“倾斜”这个用词本身就颇费思量。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睐并有利于城市学生,特别是在自主招生领域,其评价体系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再加上路途遥远、花销不菲等原因,致使农村学生基本上与自主招生无缘,城乡天平严重倾斜,倾向城市学生一边。现在,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特意向农村地区投放若干名额,其结果不过是城乡天平的倾斜角度稍稍变小了一点,比如从原来的60度变成50度,但天平仍然是倾向城市学生的,所谓“向农村考生倾斜”从何谈起?就像一个单位里面,高层的年薪好几十万,普通员工年薪区区几万,好不容易涨了一点工资,领导便宣扬这是收入分配向普通员工倾斜。
      希望高校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招生真正向农村考生倾斜。一方面,农村教育条件较差,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较差的教育资源,这不是他们的错。为公平起见,高校招生不仅不应歧视农村学生,反而应该优待他们,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曾经的损失,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另一方面,高校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农村学生的素质,城市学生唱歌好、跳舞好,但农村学生吃苦耐劳,谁比谁的素质差?城市学生见多识广,而农村学生对“三农”、对底层社会有着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谁比谁的素质差?而且无数事例表明,农村学生一旦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其发展后劲并不会落后于人。
      所以,请给农村学生更多机会,更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需要。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不要花架子,要实打实。(晏扬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