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7|回复: 0

    [教育理论] 绵阳市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10: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中国未成年人网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围绕“呵护幼苗,关爱未来”这一鲜明主题,我市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禁止外链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来抓。全市各级各部门从阵地建设、环境净化、德育培养等入手,全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让全市94万多朵“花蕾”在精心呵护下逐渐绽放芬芳。
      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
      让“花朵”共享蓝天茁壮成长
      我市坚持把“学校、社区、家庭”三大阵地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重点,通过“三位一体”式的“共振”,精心呵护“幼苗”的成长。
      我市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90多万,分布在各中、小学校。为此,我市将学校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阵地。去年以来,全市各校相继组织开展了“红歌会”、“感恩、自强、大爱无疆、爱满校园”、“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相继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安排专业心理教师值班,为学生解答心理健康困惑问题,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各学校积极探索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课程,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地实施教育,使德育课成为中小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真正入耳、入心、入脑。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学校努力,家庭教育更是基础。为强化家庭教育,近年来,我市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家长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抓家长的培训、抓家庭环境的建设等,积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文明、和谐的环境。市文明办、市妇联多次组织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开展了以“合格父母大讲堂”、“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禁止外链常识宣传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同时,我市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走进社区参与此项工作。全市各地相继组织了“特色文化小区”、“特色文化楼栋”、“特色文化家庭”评选活动以及“家庭文化艺术节”、“廉洁新风进社区”等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了禁止外链的广泛参与。
      构建校外活动场所
      为“幼苗”健康成长培育一片沃土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联动,促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有声有色。各县市区依托校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电脑作品、少儿电视器乐大赛,暑期珠心算、表演与主持、手工制作、模拟驾驶、禁止外链口语、阅读与写作等活动和培训。
      团委系统的绵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年开办特长培训项目30个班次,培训学生1000人次,为100个家庭特困学生和农村禁止外链提供免费培训。
      市妇联系统的12个“友好家园”项目为少年禁止外链提供包括心理干预、安全、健康等知识讲座以及禁止外链、舞蹈、禁止外链等活动,帮助近2万人次的灾区儿童在家园逐步走出地震阴影重拾快乐童年。
      科协系统的中物院禁止外链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未成年人约5000人次,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禁止外链科技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全市已命名的20个爱教基地和所有禁止外链性文化设施,全部落实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对个人参观实行优惠的政策。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他们心灵的塑造、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市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全市宣传、文化、团委、妇联、科协、文联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结合重大节庆、纪念日等,集中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
      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等部门精心策划、创作、编辑、出版了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文化产品,排练演出了以《大北川》为代表的优秀剧目。同时,在全市广大未成年人群体中广泛开展了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展示了广大师生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生命活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华文轩公司每年都要引进大批优秀少儿图书,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全人格。市文联大力扶持作家、作者,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少儿读物。市级新闻媒体设置了专题栏目和网页,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我市还不断拓展少儿频道空间,满足未成年人精神需求。中央、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于2004年5月底在我市全部落地,让全市少年儿童及时看到了中央、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丰富多彩的节目。
      市广电网络公司开通了可供妇女儿童选择收看的教育、孕育指南、卡通、妇女儿童等频道,使妇女儿童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全市各地扩大了少儿频道在农村的覆盖率,让更多的农村少年儿童能收看到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
      绵阳电视台开设的《关注留守儿童》、《呵护幼苗关爱未来》、《青青校园》、《成长的天空》等青少年专栏节目,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北川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广播少儿节目《跳动的红舞鞋》获得了省级优秀奖。市广播电台坚持开办了10年的少儿广播栏目《小叮当》,获得了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奖中的优秀少儿广播栏目三等奖。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