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2|回复: 0

    [教育理论] 学风日下源自大学“严进宽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1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近日,复旦大学学子为追星集体缺课,教授勃然大怒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再次引发了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热议。
      大学本应是求知、求真的象牙塔,近年来却逐渐沦为混证书、混学历的镀金所。学生逃课、缺课,论文随意应付等怪象不算少见,追星更是稀松平常。学风日下,确实亟待整顿。
      高校学风缘何如此,教育体制难脱干系。谁都不会否认高中生勤奋努力,人人秉烛夜读、起早摸黑,可为何考进大学后不少人就混沌度日了呢?问题恐怕在于“严进宽出”的高校教育体制。大学四年只要凑满学分,交篇不算太差的论文就可轻松毕业,要求相当低,淘汰率更低。这种过于宽松的环境,使得刚从高考高压下释放出来的学生顿时没有了方向和动力,缺课逃课、应付学业之风渐起,尤其是大学大规模扩招之后,这种不良风气有愈演愈烈之势。相对来说,理工科的学风稍好,这是因为理工科的学科特点容不得太多虚招,必须要经过一番实在功夫才能完成学业。国外经常有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无法毕业的大学生,学有所成是很严肃的事情。我们虽然不能接受学生十几年赖在大学里,但完全有必要从制度上保证“严出”,否则逃课成风、混文凭的现象难以遏制,大学生素质和高等教育质量,也都无从谈起。
      不过,有教授引孔夫子言“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也有点危言耸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大学生学业弛废,教授们恐怕也责无旁贷,光发亡国感慨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说不过去。(汤华臻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