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5|回复: 2

    [社会万象] 宜宾菜坝镇挖出巨大“乌木” 村民盼鉴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16: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宜宾新闻网11月30日讯(记者 郭晓娟 文/图)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29日下午,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石马村8队的村民们,谈论着一根疑似乌木的“宝贝”。 “挖出的乌木就在河坝里,我带你们去看看嘛!”当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菜坝镇石马村8队时,村民黄大爷笑眯眯地为记者带路。

    [img]禁止外链[/img]

    图中标注的木头疑似为“乌木”

    在当地河坝边一个正在开挖的鱼塘前,记者看到,在约5米高的高坎下,有一根长约10米的灰黑色大树横放在沙石泥土间,乍眼看上去像一根被烤焦了的树炭。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6: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图中标注的木头疑似为“乌木”

    据了解,这树木是在日前开挖鱼塘时被发现的。记者顺着挖开的高坎,走近这段村民们口中的“乌木”, 从表面上看,该木头呈炭灰色,部分呈现棕褐色。记者尝试性地用手捏了捏,发现木头轻易就能被捏散,仿佛是被腐蚀了的木头。

    这根木料究竟是不是真的乌木呢?黄大爷对记者说:“看着很像,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专业人士来鉴定一下。”

    11月30日上午,记者电话咨询了宜宾城区打金街一家木材工艺制作品店的负责人,了解到乌木多为树木炭化形成,因此又称“炭化木”,在地下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也是制作木材工艺品的名贵材料。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6: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

    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因而用乌木制作的工艺品、佛像,历朝皆为皇室之贡物,而用乌木制作的护身符挂件,又为消灾避难护身之用,素有法物护身圣物之美称,因其稀少珍贵,在民间又有“软黄金”之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