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0|回复: 0

    [累累硕果] 古楼小学校园小记者第4次体验家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5: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2-2 15:48 编辑

          (综合小记者 王金廷 张丹 李林玲 谢川杭)为让更多校园小记者参与到体验家访活动中来,10月25日,筠连县筠连镇古楼小学校园小记者站第4次组织校园小记者代表开展串门家访。
    校园小记者招募考试.JPG
          因为网络出现故障,在结束新一批校园小记者招募考试后,校园小记者站关闭了网络活动中心,这样一来,原定于当天下午举行的每周上网1小时活动被迫顺延至下周。向校园小记者们简要说明了情况后,站长蒋蜀均组织部分校园小记者组成演讲小组,在学校操场排练起了《少年中国说》集体演讲。
    排练集体演讲节目.JPG
          《少年中国说》集体演讲,是校园小记者站在即将举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全校歌咏比赛上的献礼节目。同时也是校园小记者站继发布《校园快讯》试刊号后,又一项旨在繁荣校园文化的举措。本次排练《少年中国说》集体演讲,由李梦、吴义纯、汤庭爱华和李重学4名校园小记者领诵,仅有11名校园小记者代表参与合诵。根据安排,正式朗诵时,校本部首批35名校园小记者和新聘任的22名校园小记者将一同登台朗诵。
          在《少年中国说》集体演讲排练接近尾声时,王金廷、张丹、李林玲和谢川杭4名校园小记者被站长蒋蜀均告知选中参加接下来的串门家访活动。对于王金廷来说,能够参加这次串门家访活动很兴奋,尽管此前她也曾参加过到汤庭爱华家的家访活动,但是站长蒋蜀均和校园小记者们并没去过她位于桂花村的家。和王金廷一样,其余3名校园小记者也是桂花村的。
          站长蒋蜀均把王金廷、张丹、李林玲和谢川杭4名校园小记者叫到跟前,分发作文本、讲解活动纪律、讨论家访路线之后,着重阐明了本次家访的主题,即了解掌握校园小记者在家感恩行动开展情况,杜绝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10月24日,校园小记者站以感恩节为契机,组织校园小记者开展了感恩行动。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行动为:回家后,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写一封家书或便条。
    校园小记者走出校园.JPG
         李林玲是四年级2班学生,也是第一位经班主任推荐产生校园小记者。从班主任吴敏处得知,李林玲是校学生会成员、四年级2班班长后,蒋蜀均特地聘任她为站长助理,分管四五年级校园小记者。
          经过20分钟的步行,终于来到了第一站,位于桂花村沙坝组的李林玲家。李林玲说,准确来讲这是她外婆家。她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到现在连她爸长啥样都不知道。坚强乐观的李林玲非但没有这些而过多悲伤,相反主动和大家谈论开来。不巧的是,李林玲的外婆并不在家,只有李林玲的妹妹在家写作业。尽管外婆不在家,我们还是在与李林玲的谈话中了解了她在家帮助外婆做家务的情况。和农村很多女孩子一样,李林玲不仅要扫地、洗碗,还要学着煮饭、炒菜。对于这些家务活,李林玲没有流露出厌恶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灿烂的微笑。
    走在美丽的乡间小道.JPG
          考虑到李林玲一人忙不过来,10月24日,蒋蜀均聘任五年级2班谢川杭为站长助理,分管五年级校园小记者。谢川杭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校园小记者,早在10月9日,他就自告奋勇向蒋蜀均申请参加天香敬老院送温暖活动。
    谢川杭的爷爷回答提问.JPG
          很快,我们来到第二站,谢川杭家。谢川杭的爷爷和二姐在家。见我们去了,谢川杭的爷爷吩咐他到屋后去摘柑橘。而他回答校园小记者们的提问。谢川杭的爷爷告诉我们,在完成作业后,热爱体育运动的谢川杭会和邻居家的孩子在较为宽敞的院坝里打乒乓球、羽毛球或者篮球。
    校园小记者在路上.JPG
          吃着谢川杭摘来的柑橘,我们又上路了。接下来是先去王金廷家还是张丹家呢?从谢川杭家出来后不久,大伙儿就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干脆停下来脚步。王金廷说先去张丹家,最后去她家,这样一来,方便蒋老师赶车回家;然而生怕回家后不能再和大家一块儿家访的张丹则持相反的观点。蒋蜀均同意了张丹的观点,先去王金廷家。
          王金廷家位于桂花村龙洞组,在赶往她家的路上,我们路过了校园小记者汤平的家。汤平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第三站。七年级1班的汤平最初也被蒋老师选中参加今天的家访活动,但是她因为生病了需要好好休息就没能参加。尽管她的爸爸在家但是很忙,我们没有过多打扰,在和汤平简单交流后继续赶路。
          七年级3班学生的王金廷,是一位十分活跃的校园小记者,也正因为此,蒋蜀均才聘任她为七年级站长助理。担任学生干部后,王金廷在各种活动中表现优异,得到了蒋老师和全体校园小记者的一致好评。就在我们出发刚走出校门的时候,遇到一位捡废弃物的老奶奶,王金廷从书包里取出用完的作业本递给了她。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可在有过同样经历的张丹看来是在献爱心。
          顺利来到第四站王金廷家时,门紧闭着。一打听才得知,王金廷的爸爸干活去了。深秋时节,正是收红苕忙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后,王金廷都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王金廷自己的话说,煮饭、做菜、洗衣服……基本上家务活样样精通。
          在王金廷家小坐之后,我们去到了第五站谢丹家。通过与谢丹的妈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谢丹做家务的情况。每天很早就起床生火、做饭,还要照看她哥哥的小孩儿。谢丹明年就要中考了,她和其他九年级校园小记者一样,很少参加站内活动。今天难得机会,争得妈妈的同意,谢丹参加了接下来的家访活动。
    汤曼的奶奶讲孙女的故事.JPG
          马不停蹄,第六站汤曼家。当前,学校小学部教学楼正在进行全面加固,小学1至5年级按照二部制行课。就读四年级1班的汤曼今天是下午课,刚放学回来,正吃着饭。汤曼很礼貌的放下碗筷,端出凳子给哥哥姐姐们坐。当问到汤曼在家是否做家务时,她的奶奶告诉我们,因为汤曼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家,所以没有过多的家务活需要做,不过,娇小的汤曼也会主动洗自己的鞋袜。
          这下要迂回,去张丹家了。眼看马上要下午五点了,张丹试图劝阻我们家访的行程。蒋蜀均反驳道,正是因为天逐渐暗了,这才需要大伙儿一同送张丹回家,否则也违背了串门家访的宗旨和先前的纪律。张丹不好再推辞,便带领我们上了路。
    校园小记者在杜秋菊家合影.JPG
          在半路,张丹把我们带到了刚刚通过校园小记者招募考试,即将成为校园小记者站一员的杜秋菊家。杜秋菊是七年级1班学生,在招募考试中,战胜了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在杜秋菊家,王金廷等校园小记者追问了她几个感兴趣的问题。在第七站杜秋菊家的短暂停留,蒋老师萌生了下次组织校园小记者站新成员家访的念头。
          已经五点,到第八站张丹家,大伙儿好像到了终点站一般兴奋。后来才知道,其实张丹并不是桂花村的,她家这是瓦店村大坪组。事实证明,到她家家访是完全有必要的。快要到家的时候,张丹的一位亲戚告诉她,她的爷爷可能找她去了。果不其然,到家后,没人在家。稍适休息后,张丹的爷爷回来了。见着有老师和同学在,张丹的爷爷并没有责骂的意思,我们也向他说明了情况。
          考虑到时间关系,尽管张丹告诉我们附近还有两名校园小记者,可是蒋老师并不同意继续家访,准备结束活动了。离开张丹家时,张丹的爷爷非得让我们尝尝他家的柚子。拿上沉甸甸的柚子,蒋老师以及王金廷、李林玲、谢川杭、谢丹同张丹和她的爷爷挥手告别。谢川杭去了离张丹家很近的外婆家,这事儿他的爷爷同意了的;李林玲很快也回家了,在路上我们还遇到了她的奶奶;谢丹快要到家时,为蒋老师指了条近道;王金廷把蒋老师送到公路,才回到离公路不远的家。
          这时,已经五点半,整个串门家访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家访历时近三个小时,先后家访了8名校园小记者。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