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58|回复: 0

    [累累硕果] 筠连县希望小学学生当菜贩体验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2-2 19:28 编辑

    凑起压岁钱 做人生第一笔“生意”
    ——筠连县希望小学学生当菜贩体验生活
                                                           《教育导报》2010年2月25日头版
            “叔叔,阿姨,请买点葱子、香菜吧!”(2010年)2月6日大清早,筠连县城南贸易市场内,7个孩子围在自己的菜摊前,有些生涩害羞地向人群吆喝、叫卖着,引来顾客们好奇的目光。原来,这7名孩子都是该县希望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用压岁钱换购了蔬菜、气球等商品,并勇敢地走上街头做起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以此来体验生活的苦与乐。
             000.jpg
          活动
          用压岁钱做本钱,批发蔬菜
           当日7时许,7名7岁到10岁的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早早地赶到集贸市场,向蔬菜批发商批发了2.3公斤葱子和1.8公斤香菜,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卖菜”体验。
           “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的第二次生活体验活动。第一次体验活动,是学生杨承越的家长让儿子去菜农家‘打工’,这一做法启发了我们。”小学老师邓贵群说,按照春节的习俗,许多孩子都从家长那里拿到了不少压岁钱,但是孩子们往往不知道挣钱的辛苦而大手大脚地乱花钱。邓老师说:“我们之所以组织这样的体验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赚钱的辛苦,体会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这次体验活动中,邓贵群老师原本组织了10余名同学参加,但有部分同学打了“退堂鼓”,只有毛雨霏、黄安筠、刘郁杰、杨承越、吴卓男、严宇杰、曹宇扬等7名学生如约赶到了活动地——城南贸易市场。每个来参加的孩子都拿出了自己不等的压岁钱:2元、5元、3.5元,他们把钱凑在一起,当作第一次“做生意”的本钱。
           体验
           第一次卖东西,有些腼腆
          当日上午8时许,孩子们把批发来的大捆葱子和香菜搬到一起,刚准备开张就遇到了难题——他们都不认识秤,借来的两把秤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于是,几个孩子一商量,决定将葱子、香菜等分成若干个小把,以每把5角钱的价格出售。
           “我们不是捆多了就是少了,要不就是把葱子、香菜给折断了。”说起第一次做生意的体会,毛雨霏同学好笑地说,他们7个孩子足足忙碌了近40分钟才把蔬菜整理好,而附近几个摊位的叔叔阿姨们早就卖出了不少菜。       随后,孩子们分成3个组,各自找合适的摊点叫卖蔬菜。第一组由7岁的刘郁杰、9岁的毛雨霏和10岁的黄安筠组成,他们刚准备在一菜摊前卖菜时,立即遭到了摊主不客气的“驱逐令”,三个人只得端着菜篮子在市场内游走叫卖。“叔叔,阿姨,请买点葱子吧!”直到上午8时58分,三人嘴巴叫得发干,这才卖出了第一把蔬菜,价格也不是事先商量好的“5角钱一把”,而是几人见久不开张而作出的8折优惠:“4角钱一把”。
           第二组的杨承越、吴卓男两名男同学把摊子靠在一水果店门口。两人刚开口喊“卖菜哟”脸“刷”地就红了。鼓了很大的勇气,两人才进入了角色。至上午9时30分,第一、第二小组的5名孩子都顺利收摊;到上午10时40分,第三组的严宇杰、曹宇扬同学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终于把菜卖完。
            体会
           赚钱不容易,爸妈辛苦了
          “赚钱真是辛苦啊!”收摊后,7个孩子纷纷感慨做生意不容易。大家一算账,除去12元成本外,经过4小时的辛苦,共赚到15元钱。几个孩子一商量,决定中午后再到市场批发点气球卖。
          “节日里家长带孩子出来耍的多,许多小孩子都喜欢气球,销路应该没问题。”几个孩子经过一番卖菜锻炼,普遍有了一点“经济头脑”,“我们参加这种活动的体会,就是懂得了一些生活的艰辛吧。”10岁的黄安筠表示,赚钱真得不容易,联想到平时爸爸妈妈辛苦地赚钱养家,自己应该好好谢谢他们。
          当听说自己的孩子参加卖菜等生活体验,杨承越的父亲举双手赞成。他说,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挣钱的辛苦,让他们亲身去感受这样的生活滋味,比口头上说教一百遍还更直观、有效,“我就要求儿子对压岁钱的使用有个合理规划,比如买学习用具,引导他从小懂得理财,不乱花钱。”  (张择君 图/文)
          评论
          开学了 给学生上堂理财课
         压岁钱是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新春佳节,孩子们都会从长辈手中获得数目不菲的压岁钱。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如何用好压岁钱,让压岁钱变得更有意义,还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如若压岁钱管理不善,极易使孩子互相攀比、肆意挥霍,将这笔钱用在吃喝玩乐上,以至于影响学习。因而,开学伊始,教师们应当给学生上一堂理财课,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压岁钱,赋予压岁钱更多的现实意义。
           压岁钱是长辈对于孩子关爱的生动体现,教师应当让学生理解长辈的爱心,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压岁钱的特殊意义,明白压岁钱应当用在正道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想到长辈的期待与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适度消费、正确理财。
          对于学生的压岁钱,以正确的规划与引导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有利时机,让学生从小对于消费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锻炼自主生活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消费台账,明确记录每一笔消费,及时总结比较,促使学生将压岁钱用在必要的用途上。  (梁好)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