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3|回复: 0

    [教育理论] “喜帖作业”悖师德也误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幼儿园老师结婚,竟然给全班孩子发请帖。去还是不去,家长们很为难,也很不满,不过多数家长敢怒不敢言。12月3日,一名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她同事的遭遇。同事告诉她,这已经是第二次收到厦门康乐附近这家幼儿园老师的喜帖了,上次的那位老师,和有些家长的私交较好,这次发喜帖的老师,只教过她小孩几节课。帖子一发出来,网友们众口一词,声讨这位老师“想钱想疯了”。(12月4日《厦门晚报》)
      学生尊重教师、感谢教师,是不忘老师教导之恩的重要表现,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教师乐于奉献的动力源泉。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老师向孩子发请柬索要婚礼红包的遮羞布,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需要通过金钱来传达的话,那实在是亵渎了纯正的师生关系与感恩的神圣含义。虽说笔者曾见识过个别教师敛财的“高招”,但像该幼儿园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公然给孩子布置“喜帖”作业的敛财歪招并不多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谋私利是一名教师最起码的师德底线,教育部门更是三令五申禁止老师向学生收取财物、礼金。虽说第一位老师与部分家长有点私交,但是“瓜田李下”,老师给全班学生发请柬,并不靠谱。至于第二位老师只教过孩子几节课,与家长没联系没交情,却向全班同学发喜帖,实在是有辱教师身份。
      想想,老师布置了“喜帖作业”以后,那些家长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即使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也会有所顾忌,不能不给我这个“面子”。否则,赐你家孩子一双小鞋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
      老师向学生发喜帖“小事不小”,折射出教师师德师风的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更是行为品德的示范者。引导学生明辨美丑善恶,教师责无旁贷。过早向涉世未深的孩子灌输“送礼”思想,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变得世故、势利,这将潜移默化地误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会认为送礼“天经地义”,从此带着“世故”的心态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喜帖作业”腐蚀的不仅是师德师风与教育的今天,而且是教育的明天。对此,老师要反思,教育部门也要引起重视。(胡艺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