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8|回复: 0

    [教育理论] 中教论坛:基础教育的价值是育人不是选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19: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核心观点: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基,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的确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育人,而不是选拔。  目前,应试教育的现象之所以如此顽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重点学校之所以愈炒愈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而只是将基础教育的价值依附于更高一级教育,以能否为高一级教育或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这实际上就放弃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否定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意义。
      所谓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指的是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它自己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明确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是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观念基础。基础教育的价值表现为: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
      强调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它并不能替代基础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
      实施基础教育必须保证:平等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不能是依靠个人的行为或其他资源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它必须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实现的。这正是基础教育中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特点。这种权利的实现,是保证每个人在社会中发挥其积极性的重要前提。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对基础教育的价值认识的误区有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个独立的价值目标。
      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应当一如既往地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基础知识从来都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它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保持相对稳定性。另外,课程结构应依据一个国家的社会、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历史传统,从本国实际出发,力求最适合本国需要与发展的最佳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服务。
      着眼于基础教育为全体人民基本素质奠基的独立价值,当前的课程改革还应当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使课程对当前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如何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一部分的现实环境里,保证核心课程所定义的基本能力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生活。
      (摘自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在“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6日第2版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