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3|回复: 0

    [殷殷关怀] 筠连教师登上2011年《教育导报》年度新闻大盘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1 09: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1-12-31 09:25 编辑

    2011年本报年度新闻大盘点

    《教育导报》2011年12月31日 第二版

    333.jpg

          ◆编者按
         日历翻到岁末,又到了回望全年的盘点时间。在迈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
         这一年,是四川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我省启动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三年职教攻坚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全省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全省人民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我省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这是四川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四川几代人不懈追求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这一年,任维鼎、叶志平等曾经处于舆论中心的教育人物凝结成一个又一个热词,让人们的心情也随着教育的步伐起伏跌宕;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老师,杨俊杰、余昌明、陈波……将我们内心最深的感动唤起。
         本期,我们通过年度新闻、年度人物、年度关注,与教育者共同来回顾2011年我们并肩行走过的路。
         年度新闻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1月26日,2011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蓉召开。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教育强省为主线,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推进改革试点,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完善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省每年将新建、改建400所幼儿园
         在学前教育领域,我省在允许和鼓励民办的基础上,加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以“公民并举”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改建、扩建30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全省将启动实施城乡幼儿园建设工程,每年开工建设、改建400所城乡公办幼儿园。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跨越
         3月30日,我省民族教育工作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会议要求,要动员全省各方力量做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工作,努力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会议提出,到2020年,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年职教攻坚: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4月28日,在我省召开的2011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姜树林郑重表示,我省三年职教攻坚的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3年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总投入129.8亿元,远远超过计划的100亿元;中职和普高在校生比由43:57上升到48:52,达到大体相当目标;“9+3”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作经验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教育系统带来巨大灾难,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地震发生后,我省教育系统紧急动员,抢险救援、学校复学复课、学生安置、平安高考、心理援助,全力做好了各项抗震救灾工作。截至2011年4月30日统计,国定39个重灾县规划需恢复重建学校3001所,已竣工2909所,占96.93%。累计完成投资362亿元,我省圆满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任务。  
         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加强幼教队伍建设
         8月30日,我省首次召开优秀幼儿教师座谈会。副省长黄彦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
         黄彦蓉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把握好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属性,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推进藏区“9+3” 免费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9月9日,藏区“9+3”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藏区“9+3”免费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帮助每一名藏区学生圆增长知识的求学梦,圆脱贫致富的就业梦,为民族地区更多家庭播洒幸福之光。刘奇葆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藏区学生未来翱翔广阔天空编织理想之翼;要积极主动做好帮助就业工作,为学业有成的青年学子走向社会迈好起始之步;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为“9+3”免费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强化保障之力。  
         我省教育系统沉着应对抗洪保学
         9月16日至18日,连日暴雨导致四川巴中、广安、达州等东北地区部分学校校舍被淹,围墙倒塌,设施受损,师生受困。当地教育部门沉着应对、积极抗灾自救,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9月初,省教育厅紧急下发了《做好秋季开学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度汛教育,加强与气象、国土、水文等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应对极端气候变化诱发的灾害的防范工作。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11月1日,在省教育厅党组中心组召开的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带领中心组成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话题进行了学习、探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育人的功能。”涂文涛说,培养青少年的重任在教育系统。  
         我省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12月9日至16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团督导检查组对我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12月17日,在四川省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宣布:四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是四川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成就。
        年度人物
         ◆ 任维鼎
         任维鼎是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扎根山区。在“5·12”地震发生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顾不上抢救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女儿。震后,他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2011年,任维鼎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山里红,漫山遍野的红》
         1月4日 记者 李益众
         ◆ 康绳法
         88岁的康绳法是乐山师范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1948年就开始教师生涯的他,退休后至今,依然坚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师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永不熄灭的红烛”。
         ——《魂牵梦绕系讲坛》
         4月28日 记者 王啸
         ◆ 叶志平
      叶志平生前系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校长,多年来他不断加强学校教学楼的加固,引导学生做安全疏导训练。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自己学校学生和教师无一人伤亡,被称作“史上最牛校长”。6月27日,叶志平因脑溢血辞世,享年57岁。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追授叶志平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叶校长,走好》 6月30日 记者 刘磊
      ◆ 杨俊杰
      3月21日凌晨,因身患鼻咽鳞癌,乐山市沙湾区谭坝学校教师杨俊杰匆匆走完了自己短暂的42个春秋。他是全国模范教师,爱生如子,上课幽默风趣;他身患绝症后,8次入院治疗,8次走下病床回到讲台,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用生命书写山区教育的楷模,创先争优中的一面旗帜!”
      ——《在生命的悬崖上歌唱》
      4月28日 杨长喜 记者 陈志敏 李益众
      ◆ 卢梅
      卢梅原是宜宾市三江厂钳工,2002年开办聋儿语训学校。9年间,该校让数十名聋哑孩子感知到有声世界的精彩。2007年,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为卢梅免除了一切民办学校办学手续费用,卢梅的学校有了正式合法的身份。
      ——《爱心办学情暖聋哑孩子》
      6月23日 郑强 陈道强
      ◆ 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在出席牛津国际公学成都学校开学典礼时谈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一方面反映了家长希望孩子获得国际化教育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教育改革。 他认为,中国的教育现在陷入了特别大的焦虑,灌输教育保护了知识传输的有效性,实际损害的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走出热捧国际化教育的误区》
      12月23日 记者 刘磊
      ◆ 筠连乡村教师
      这是筠连县的4名乡村教师,有在筠连县最偏远的山区坚守了19年,带出了一支名冠宜宾全市的女子篮球队的语文老师范钦刚;一师一校,苗汉双语教学、复式上课,因为快要退休,怕无人接替的刘光本;从教20余年,经历了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转正历程,20余年来可供自己支配的钱仅一万余元的黄桂香;患眼疾之后,继续用余弦演绎着人生,深切地热爱着乡村教育,深切地关注着乡村教育中的人与事的刘林。这4名教师体察着“乡村教师”的爱与痛,是当地教育的启蒙之光。
      ——《乡村教师的爱与痛》
      11月15日记者 胥茜 李益众 陈志敏 实习生 袁静
      ◆ 陈波
      在干旱缺水、条件异常艰苦的村小,这位“80后”的教师一住就是3年。从志愿者到职业教师,从坚持到坚守,再到“用毕生的精力去做一位好教师”,“成长”二字对陈波而言不仅仅是“克服困难”那么简单。
      ——《人只要能吃苦,终有一天会飞翔》6月30日 记者 夏应霞
      ◆ 余昌明
      荣县瓦滓村小有一支组建于2006年底的女子篮球队,这支篮球队连续4年获得全县冠军,连续2年获得自贡市冠军。 这支冠军篮球队的组建者,是一位59岁的村小教师——余昌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教练!
      ——《村小教师余昌明和他的冠军篮球队》 11月3日 记者 李益众
      ◆ 张军
      张军曾在成都七中待了18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地理教师,一步步成长为这所百年名校的副校长。她是老校长王志坚的“左膀右臂”,更是七中学子心目中亲切的“军姐”。在七中育才, 张军将取得的成绩都归功于教师:“因为有每一位同事的努力,七中育才学校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育才”七年 静水深流》
      10月20日 记者:白纲
      年度关注
      1 家长组织
      家长组织,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民间组织。家长组织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家长组织在发展中出现了“难以言说”的困境——家长们发现自己呕心沥血建立的机构沦为了学校的附庸,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学校发现,一些家长组织开始渴望深入地介入学校管理,有的甚至干涉起教学活动,这让学校难以忍受。
      是家长太蛮横?还是学校观念太陈旧?目前谁也无法给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关于“权利与责任”的困境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3月17日 《家长组织:发展中的“权责困境”》 记者 杨几
      2艺体教师
      来自川东某市的统计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的师生比标准衡量,音体美教师缺口均在63%—66%之间。语文、数学教师富余,音体美教师匮乏,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灾区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依靠师范院校大量培养艺体教师,似乎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解决工学矛盾和经费难题的前提下,一个缓解燃眉之急的办法是将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
      ——4月23日 《如何补上农村教育师资“短板”》 记者 李益众  
      3课改十年
      过去10年,无论从区域变革、学校变化还是教师发展的角度看,课程改革的成就都是巨大的。然而,课程改革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课改的现实也并非没有瑕疵。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新课改的阻力与动力并存,理论探究与实践困惑同在。要真正实现新课改的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课改10周年之际,四川教育报刊社《教育导报》编辑部与《四川教育》编辑部共同举办“基础教育课程课改十周年论坛”,以梳理和反思走过的课改历程,研究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未来的课改之路有些实实在在的启发与帮助。
      ——6月25日 《课改十年》 记者 刘磊 陈志敏 郭路路 王啸 李益众  
      4教师培训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教师的培训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到一些民间力量发起的教师培训,都给急需培训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带去了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有的培训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教师对高水准培训的渴望,教师培训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什么样的教师培训最有价值?本报从这样的基本问题开始,来关注这个现实话题。
      ——10月29日 《教师培训:追问中的实践与反思》
      5愉快教育
      10月26日—27日,由上海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成都龙江路小学等全国七所小学和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组成的“全国愉快教育七校一所协作体”齐聚成都,校长和专家们以“愉快教育的文化追问”为题,进行了一次办学思想的激情碰撞。
      基于共同的文化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愉快教育”已成为七所学校各自名片上一个相同而醒目的标注。但是,30年的实践历程和地域特色又让七所学校衍生出七种“各有各的精彩”的校园文化体系。
      ——11月17日 《愉快教育的文化追问》 记者 陈志敏 杨几  
      6新成长型学校评选
      11月26日,由四川教育报刊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我‘新’故我在——2011年‘文轩教育杯’四川省‘新成长型学校’高峰论坛”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隆重举行。
      “新成长型学校”展评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展评活动经过8个多月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自荐、民间推荐和专家评审,最终从全省115所报名学校中评选出了20所“新成长型学校”和30所“新成长型学校(入围)”。
      ——11月29日 《20所“新成长型学校”闪亮登场》 记者 刘磊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