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9|回复: 0

    [教育理论] 退学三年家长不知 大学管理太过随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 1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2009年,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宋笑生退学了,家人寄来的钱被他用于旅行走了长城、长征路、西藏等地。这些,他并未告诉远在农村的父母。他们还在为他骄傲着,辛苦挣钱,弟弟妹妹为了他继续上学而缀学打工挣钱,省吃俭用,供着这个村里少有的“大学生”。近3年来,家人共给他寄了6万元钱。直到今年11月,他们才知道真相。最终,家人原谅了宋笑生。但他的下一步计划是,3年环游地球。(12月29日《河南商报》)
      作为一名大学生,当然有选择他未来的自由,而且,只要他有明确的规划,退学“旅游”,说不定是比呆在校园里更好的选择。不少网友在议论时也说到这一点,只是认为他在做出选择时,没有告诉父母,是不妥当的。
      对于这件事,我想说的却不是这些。看到这条新闻,我很纳闷,难道他所就读的学校,在学生做出退学选择时,没联系家长,就任由学生自己做出退学的选择?虽然大学生是成人,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退学毕竟是一件大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一个学生从大学退学,如果要再读大学,必须重回高考体系,除此,就是选择出国或者工作;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送一个孩子上大学,还是很不容易——在学生主动提出退学时,学校是有必要调查学生为何退学的原因,同时联系学生的家长了解具体情况的,这既是对学校办学负责的表现——从退学学生的理由中,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真实评价,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从关心学生角度出发,学校甚至还可了解学生的未来打算,甚至为他做出一定的建议。
      宋笑生退学三年,父母被蒙在鼓里,这能说明的是,当初他退学时,学校根本就没有联系过其父母,而是听之任之;而在此后的岁月中,似乎学校也从来没有和学生的家庭有过任何联系。这无疑反映出我国高校对待学生退学的随意性,而且,在大学教育中,也没有家校沟通的机制。
      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退学的学生达到16万,其中,相当数量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退学的理由不一而足,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不满意。一些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耗下去只是浪费时间。针对退学现象,一所大学,应该做的是,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做出调整,哪怕此举留不住已有退学打算的学生,也可改变学校面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角度说,学校重视对有退学打算的学生的引导,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需知,这是人生重大的选择。
      学校听任学生退学,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抱着“退就退吧”的心态,懒得在这上面花时间;二是对学校的未来也没有充足的信心,有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消极的办学状态,显然会让学校进一步陷入困境。这也无怪乎有那么多的大学生选择退学了。
      每一个办学的细节,都传递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何况退学,对于大学和学生来说,都不是小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如此粗放,这样的大学用什么来吸引并留住学生呢?(熊丙奇 《西安晚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