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50|回复: 1

    [社会万象] 红会捐款减少 跟郭美美关系大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12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召开报告会。据介绍,今年,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募集款物41.98亿元。红会承认,受郭美美事件影响,个人捐赠额非常少,但捐赠总量同比仍略有增长———
    声音
    个人捐款减少
    跟郭美美有关系
    茶客 张清友
        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红十字在行动报告会,报告显示,今年个人的捐款相对往年来说非常少。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表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今年没灾没难,有一些水灾、旱灾也是局部的灾难,涉及的人员面比较小,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6月20日以后的网络事件。大家因为发生怀疑了,所以个人捐款有很大的减少”。并强调,郭美美事件和红会没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此说比较客观,郭美美与此没有直接关系,肯定也存在间接原因,这也就表明与她不无关系。
    与郭美美有关
    茶客 张茜
        人们向红十字会捐款是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一笔笔善款总是让人担心,善款会不会流入个人的口袋,并非给了需要救助的人。“郭美美事件”更是助推人们的种种猜疑,使得人们在面对慈善捐款是更加谨慎。红十字会更要审视自己协会是否制度完善,机构组织是否完整,是否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与第三方监控。
    别让爱心打折
    茶馆 潘云
        在“5·12”大地震那段日子里,我和同事曾先后两次向成都红十字会捐赠过儿童衣物,那时候,只知道红十字会是负责自然灾害的援助工作的,是充满正义和奉献的慈善机构,也从来不曾对其有过任何怀疑。自从看到了“郭美美事件”,我在想,红十字会里如果真的出现了“蛀虫”,那对大众无疑是一种伤害。幸好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及时召开了廉政工作会议,积极推进“两公开,两透明”。这样一来,我的信心又渐渐恢复了。
    郭美美只是导火索
    茶客 陈海龙
        郭美美事件对普通大众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红十字会为此受到的冲击也是很正常的反应。爱心募集操作的不规范、不透明一直受到世人的质疑,即使没有郭美美事件,许多的人也在反思,郭美美只是起到了一个导火线的作用,引爆了长期存在的不满。
        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总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爱心人士都会很快走出这个阴影。如何杜绝新的郭美美出现,是我们现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观点
    郭美美撞了红会的“腰”
    茶客 李诗成
        今年,全国红会募集到的个人捐赠款物非常少,郭美美事件是重要推手。可以说:是郭美美撞了红会的“腰”,让红会很受伤。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创立以来,发展壮大的速度很快,在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指导下,得到了国人的广泛支持,国人扶弱济贫的热情很高,大家积极主动为人道主义事业伸出援助之手。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给红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发国人信任危机的爆炸:一方面,如在寒冬腊月给积极捐款捐物、支持红会工作的国人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的热情;另一方面,郭美美事件引发了大家自问:红会这个机构还值得信任吗?我曾经的捐赠行为做得对吗?捐赠到红会的款物都如实用到该用的地方了吗?太多的“?”在人们的头脑里打转,导致了一部分人在捐赠还是不捐赠之间犹豫徘徊;另一部分人就彻底失望了,不再相信红会这个机构。因此,不得不说是郭美美事件导致红会“收到的个人捐赠额非常少”。
    郭美美事件对慈善事业或许是一件美事
    茶客 杨松
        郭美美事件最直接的影响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这也直接影响了公众对慈善事业捐款的热情。
        任何行为都有正面的反面的作用,通过媒体曝光,坏事也能变成了好事。对于公益组织的自律是有好处的,同时也唤起了公众对慈善事业大改革的深入讨论。郭美美对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慈善事业的改革是一个“最大的推手”。应该说,无论是郭美美,还是媒体,都不是损害中国慈善事业的责任主体,损害中国慈善事业的,正是慈善机构本身。近年来,各地红十字会假公济私、挥霍浪费的丑闻屡屡曝出,就是显证。要想不损害慈善事业,中国红十字会还需从自身做起。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事业,在中国却长期处于“官办”状态,效率低下、管理松散、不透明甚至不规矩。一些慈善组织更是披着慈善的外衣,骨子里却是行政组织,借助行政力量、以行政化的方式进行慈善活动。
        公众需要的是慈善机构工作的清澈透明,郭美美事件揭开了慈善事业内幕的盖头帕。我们必须正视揭开伤口的疼痛,也只有揭开伤口,中国慈善事业的毒瘤才能真正痊愈。不得不说郭美美事件是慈善事业一次没有打麻醉的手术,疼痛而决裂。
    郭美美事件
    不会影响人们的爱心捐助
    茶客 李文科
        今年以来,郭美美事件引发了慈善信任风暴,据统计:受郭美美事件影响,个人捐赠额减少,各地红会和其他慈善机构工作受到置疑。但不能因为郭美美事件,就怀疑红十字会的工作;不能因为不知捐款去向就影响我们的献爱心行为。
        首先,中国人自古就有乐善好施、济人贫苦的传统美德。慈善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是因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与变迁,社会上总是会存在一部分需要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的弱势群体。慈善发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自愿。是一种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   
        其次,郭美美事件对整个公益界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是一种阵痛,但从长远角度看,更像是一次公益界的洗礼。反映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长期以来的不透明有意见。因此,红十字会必须要有改变的措施和理性的反思。同时,必须严格按照捐赠人的意向来实行定向的捐赠,保证执行过程的公正、监督程序的透明。   
        第三,公益事业是一项道德要求很高的事业,在公众眼里,公益必须纯洁,行善必须干净。红十字会要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放在首位。慈善组织应以慈善事业为己任,如果慈善组织如同商业组织一般在商海中拼杀博弈,就会让人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甚至对慈善组织的“非营利性”产生怀疑。
        第四,中国红十字会要转变服务方式,以服务公众和社会的心态转换角色。那种坐等捐款上门、没有服务意识、没有管理创新的公益慈善组织,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有公信力、有救助实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公益项目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注入“活水”,这是公益慈善组织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音
    慈善公信力下降 茶客 张克生
        郭美美事件背后真正的愤怒不是指向这个享受着既得利益的年轻女孩,而是慈善系统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
        红十字会是什么机构?那是一个扶助、济困、救贫的部门。郭美美事件前,民众对“红十字”这三个字还是很熟悉的,每当大灾大难,它就以庄重的形象出现,寄托的无疑是与它名字相同颜色的爱心。“郭美美事件”等于在挑战民众传统道德的心理底线。“郭美美事件”暴露了红十字会在制度、管理、宣传与应对危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郭美美事件”的出现,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变成好事:在全社会强化公益慈善机构的公益属性,能促进更多人捐款行善;政府积极解决事件中暴露的历史问题,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但“郭美美”却将红十字会拖进了尴尬的境地。慈善机构要重新恢复公众的信心,将危机转为机会,一方面需要自律,通过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公开透明度和管理效率恢复公众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需要来自政府的监督、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及独立第三方的评估。
    “郭美美” 考问慈善与诚信 茶客 刘仲明
        慈善,顾名思义,善事也,古今中外皆有之,来源于施善之心,求助于困难之人,可是,若将善款用错地方、或进入私囊甚或恬不知耻用善款以炫富,这既是善款猥亵,又是对行善者的极不尊重与挑衅,行善之人心理怎么接受得了?!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个人捐赠额非常少,与郭美美厚颜无耻的公然挑衅不无关系。
        世人做善事,基于同情心;国人损善款,并非自己的钱多得自己用不完,而是在自己合理的收入里尽可能的拿出可以拿出的部分无私援助他人;更多行善者,是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不尽如意,但出于好心、善心而捐赠。在这种状态下,行善之人要是一旦得知这些善款、善物用在了非“难”处,特别得知是有人占有它们还不知羞耻的炫富,他们的心理承受得吗?
        不管怎样,善款善用,专款专用,这个动不得、改不得。
    一家之言
    公开透明做慈善
    心底无私天地宽
    茶客 雷贤君
        自“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信任危机”风暴后,不仅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屡受质疑,而且向社会公众的捐赠热情泼了一瓢冷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个人捐款也在“联想”中下意识地把已伸出的手收了回来,有“刮骨疗伤”般的疼痛。即便有痛,公开透明做慈善,心底无私天地宽。
        以诚信赢得信任。年方20,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在网络“炫富”的张力,玷污了慈善组织的公益性和公众的同情心。由此可见,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就越高,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机构之间的信任需求也就越高。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慈善危机问题,必须以诚信赢得公众信任。同时,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监管,主动接受监督,在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下,实现良性运行。
        必须增强透明度。虽然慈善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但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这“善”怎么“行”,“行”到哪里,“行”得如何?从“郭美美事件”的负面影响,反映出来慈善组织的信息不公开透明与公众最需要的是信息透明之间存在着鸿沟,当前慈善组织摆脱危机维持生存,必须得跨过这一道鸿沟,增强透明度。
        从根本上树立公信力。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信赖,而这种信任的主体又是公众。正义、公平、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体现慈善的力量。香港红十字会“一审二晒三说四管”的做法增强了慈善的公信力。尽管再多的“美美”“炫富”那也只能当作“炫富”。因此,要从根本上树立公信力强的工作制度、运作模式、监管执行、行为方式。
    下期话题
    方言播音须报批
    您怎么看?
        近日,《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规定广东省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音视频节目使用当地方言播音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者省广播电影电视部门批准,违者将受处。该规定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对方言播音报批,语言应该被统一,还是多元化?欢迎各位茶客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2 14: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假若全国生产酒的粮食用于济民,那会有多少乡村学校可以吃上中午一顿饱饭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