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9|回复: 1

    五凤印象(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2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五凤印象(游记)
        五凤溪古镇,还是去年从茶心姐的游记里读到。当时就被姐姐笔下的那份宁静与自然吸引,心想着有一天我也一定要去寻访这座镇子的前世今生。

        六一的阳光火辣辣地照耀着,选择这一天游古镇多少有一些错误。两家人犹如两锅被蒸上笼的包子一般,游兴已减一半。
        抵达五凤溪,已经是中午时分,找了一家饭馆待吃饱喝足再一览古镇的旖旎风光吧!位于金堂的五凤溪镇不愧是水果之乡,饭馆的老板放了两大桶桃子在那儿,让顾客尽情的免费品尝。
        五凤古镇,旧称五凤溪,依山傍水,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酷似冲霄之凤。主要街道均以凤字命名:金凤、青凤、小凤、白凤和玉凤,被人戏称“金青小白玉”。而这五条街道都依山势顺河道而建,弯弯曲曲,高低错落。所谓的“半边山江半边城”就是对这种形态的描述了!其地貌地形天然雕琢,而地理位置更似凤凰展翅,黄水河穿镇而过,交汇于沱江,故名“五凤溪”。
        我们一行经正门而入,屋檐上垂挂一串串的红灯笼,别具特色。走过几个古镇与之相比,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显得更为秀气和安宁一些。跨进正门,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池碧波荡漾的溪水,只见泥土构建的小屋掩映在绿柳成荫中,倒映在凤池的水里青翠异常。而就在不远处的福音堂却别具一格,“福音堂”是美国新教美以美教会于1920年租江西会馆并在此兴办的基督教堂。走进教堂,正上方的十字架高挂于墙上,显得那样的神圣而不可侵犯。清扬的乐声环绕四周,似乎一场浪漫的西式婚礼正在此举行着,让人沉醉在那山盟海誓中!
        从福音堂出来,沿着“白凤街”而行, 白凤街一面靠山,一面临悬崖,悬崖下是淙淙流淌着的黄河水,宽处两排房,窄处 一排房,故白凤街也被称为“半边街”。半 边街长约462米、面积达31.65亩,整条街形态上以黄水河为发展核心。半边街是 一条依山凌崖而建的步行街,与其它古镇所不同的是这里多客栈、饭馆 、酒店,少了那些凌乱的特色小吃。沿街而行,还可以一览“五福楼”、“观音堂”等楼堂馆所遗址。一通“重修栏杆”石碑,让我们了 解了半边街“市近岩斜虚半面”的景观。但民众同心用石补后的半边街,旧时却是一条热闹繁荣的街道。
        行于石板小巷中,修补后的墙壁上垂挂着“玉米、大蒜、辣椒、土豆”等农作物。仔细一看,原来全都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形状之逼真在乍一看之下还真唬弄了不少游客。随处垂挂的五凤溪灯笼在屋檐下随风飘扬着,似乎在诉说着它那厚重的历史文化。站在临崖的石栏边,还可以尽览游客笩舟于黄水河中的欢乐景象。
        关圣宫,一座北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两层木结构建筑,采四合院式、方形布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经了沧桑,经过翻新整修依然庄严肃穆,雄伟壮观。行于沉寂已久的关圣宫,似乎旧时客商休憩、洽商谈议的热闹景象都一一的浮现在眼前。而南派建筑的南华宫里,却是飞檐翘角、精雕细刻各种花纹装饰繁复,其建筑艺术价值堪称一绝。
        五凤溪是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古镇,自康熙年间,陆续有移民从江 西、两湖、两广迁徙到五凤溪,耕田造屋,置地经商,繁衍后代,造就了五凤溪古镇。这里留存的绝大部分古迹,都与移民有关。移民广场的景观就体现了五凤溪独特的移民文化。其中,“逆水溯源”是景观精髓所在,它象征着踏遍了三十余个县市的移民足迹,形象地再现了“湖广填川”的移民历史。
        柳溪花涧,宽度不大,两边各有一条林荫小道。路边繁花似锦,绿树清凉。涧中散布着凌乱石块,形成一个个小水潭,泛起朵朵水花和细小水柱,溪水淙淙流淌,形成一个个的小型瀑布,在阳光照耀下溪流晶莹闪亮。孩子们戏水其中,充满了生命的乐章……顺着小道向溪谷深处行驶,仿若置身桃园一般!
        从柳溪花涧出来,便是游客中心了。游客中心和凤池紧邻而居,原来我们只是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而已。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沱江码头的文化都未及参观。据说五凤早在清代中期就成为川西第一水路码头。 “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都真实的呈现五凤码头在沱江流域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被列为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沱江号予”是悠悠岁月留给古镇五凤溪的又一珍宝。遗憾这次的出游未能感受五凤码头的的悠久历史和曾经的船工们抢滩涉险讨生活的惊险及艰辛。
        五凤之行,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一座被遗落在山间的镇子,在历经了沧桑之后再次别人们忆起。只是,反复的修建终将会失去它原有的自然地域特色。临走时,只见阳光下的凤池显得越发的美丽,似乎它安宁祥和的一面都在此时此刻尽显无遗!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7-9 23: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