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2|回复: 0

    [教育理论] 光明时评:骗取教育补贴暴露监管漏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安徽省界首市查出学校集体虚报在校生人数,骗取国家补贴1063万元。据知情教师透露,虚报人数的指令是由教育局逐层布置下来的,学校并没有收到相关文件,而界首市教育局却对此说法进行了否认。
      相比其他社会领域的失范行为,发生在教育领域的失范事件显然更令人痛心。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职责,本应是引领良好风尚、维护社会道德的砥柱。界首教育系统的“集体性失守”,折射出来的却是教育管理者操守的沦陷,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据悉,界首事件涉及全县36234名学生,骗取补贴高达1063万元,规模之大,令人心惊。上述丑闻之所以能出现,监管乏力和监管漏洞应是主要原因。同时,当地教育系统财务管理方面的混乱也可见一斑。记者调查显示,当地的学生数分为两种登记形式:一种是上报给国家的,叫国家报表;另一种是自己内部的表格。在记者走访的十几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数字是真实的,向国家虚报在校学生人数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两种表格”一真一假,且涉及面如此广泛,这样的局面绝不是一个教育部门“单独”能造成的。财务部门的审核把关失责,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纵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据说“学校并没有拿到虚报人数的钱”,这笔上千万元的巨额款项,最终被用作“富余资金”结余了。“结余”这种含混的说法意味着什么?按正常推理,这笔钱应该不敢“堂而皇之”出现在单位公共账目上,那么巨额补贴款项究竟“投向”了哪里?是流入了“小金库”,还是被挪用?对学校和教育部门账目的审计核查流于形式,是让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敢于动歪脑筋打“国家补贴”主意的另一漏洞。
      当然,这起重大骗补丑闻,也与生源统计、生源信息方面的不透明有关。相关部门将上述信息“锁在箱子里”,阳光化操作不够、透明性不强,公众无从知悉也无法监督,也是造成漏洞的重要原因。从更深的角度分析,一个连续多年且呈“集体性”和“习惯性”的骗补做法,地方政府不可能全然不知。而是否有地方政府“纵容”的情况存在,就更让人存疑了。我们期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认真核实,在堵住漏洞的同时,让丑闻背后的权力腐败暴露在阳光之下。(毕晓哲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