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7|回复: 0

    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7 1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4-7-27 10:09 编辑

    [原创]
    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
    感观《十送红军》

    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感观《十送红军》

    [ 《十送红军》看完了,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还真不适合看这样的影片,当然,如果您对红军没感情那又当别论。又看了一些影评和观后感之类的帖子。没办法,这辈子好像就活在这样的从前,就是喜欢这类影视剧,看了一部又一部,白天工作没时间就晚上熬夜,连续一个星期把48集全部看完,平均一晚上8集,一熬就熬到下半夜3、4点钟,这就是我的世界杯!
    先是激情,接着同心,故事里的每一个红军仿佛就是我,看到第40集左右激情不再了,各位不要以为我看麻木了,一旦某种东西融入你的血液,根植你的灵魂深处,就变成了你自己,外在的激情自然就不再了,留下的是自然的心境和必然的情怀,再加上现代知识营养下的思考。
    还是先介绍一下我归纳的十个故事吧,算是跳出故事回到现实中替该剧做个宣传:我实在就是想宣传。


        第一波人物出场,红军从瑞金、于都出发,踏上长征之路,故事围绕钟石发和他的四个儿子展开,钟石发在寻找四个儿子的过程中,爷五个纷纷战死沙场,除了这爷五个,印象最深的还有那个黄金生战士。
    [ 转自铁血社区 禁止外链 ]
        第二波人物出场,张二光在钟石发和二儿子牺牲后,返回大部队,加入神枪手三连,遇到三连最老的四大神枪手,分别是彭瞎子、老邱、叶虎彪、傻子,还有禁止外链左明,袁班长,这些人在湘江全部牺牲。
        第三波人物出场,贺坚是神枪手三连长左明的同学,主动申请从中央禁止外链来到一线连队当禁止外链,连长是孙继祖,碰到从老家找他的未婚妻小桃和哥哥贺老憨,还有那个小桃的大表姐夫团长,这些人在遵义和禁止外链的过程中全部牺牲,贺坚留下一张和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合影,牺牲前留给哥哥,让贺老憨找到毛主席并交给他。
        第四波人物出场,贺老憨和剩下的战士被整编到一个团,在这里贺老憨与有点弱智的郑十一斤当伙夫,郑十一斤的四个哥哥统统战死沙场,团长把保护郑十一斤的任务交给贺老憨,结果在过大渡河的战斗中郑十一斤战死,还有那个勇敢的王钱多。
       第五波人物出场,贺老憨被后面的部队救起,答应该部队的负责人(好像是团长)顺路去看望他的儿子李复生,贺老憨见自己的伤越来越重,活下去的可能不大,就把李复生关起来,自己替李复生上禁止外链炸碉堡牺牲,临行前把照片交给李复生,李复生在追赶大部队的路上遇到戴兰,一个女文工团员,中间还有个红军连长执行任务后也追赶大部队,为救戴兰牺牲,李复生和戴兰一路上历尽生死鬼门关,一度扮作川军混入敌军队伍,路途中救下红军战士伍炳,最后李复生为掩护戴兰和伍炳牺牲,戴兰和伍炳从敌人那里听到大部队可能在安顺场或大树岭(忘了,不再找资料纠正),就分头去找,结果戴兰来到安顺场,遇到迷惑敌军吸引敌军的红军部队,部队政委见过戴兰,给了她最好的接待,大家在欢迎她的歌声中提枪上战场,戴兰也最后拿起枪,这只为掩护大部队的小部队全军覆没。我认为剧中最苦难最惨最坚韧的当属戴兰,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第六波人物出场,伍炳带着李复生的照片回到部队,奉命带着全班5个战士去调查一个也自称红军的队伍,该部队是一个四川汉子在狱中接受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教导,出狱后便自行组织革命,改名叫马斯基,成立了个红军第七十七师,在这里,伍炳和马斯基为掩护红军后续部队免遭白匪军的伏击,主动袭扰敌军,遭到敌军的包围,最后为掩护土人老百姓和沙奎突围,伍炳和马斯基及他的七十七师全部牺牲。
        第七波人物出场,沙奎带着伍炳交给他的照片爬过雪山,开始过草地,因为会打快板被安排在宣传队,遇到老快板囤叔,在这里沙奎对徐护士产生感情,还有瞎子老董、掉队的团长警卫员罗小海,还有一个俊俏小伙邓秋生也对徐护士产生感情,过草地这一路,十多个人的宣传队只剩下囤叔和沙奎,刚出草地徐护士、沙奎等全部牺牲。
    [ 转自铁血社区 禁止外链 ]
        第八波人物出场,沙奎临死前把照片交给邓秋生,邓秋生遇到了战斗模范邓秋生,两人重名,梁干事在模范邓秋生偷跑回战场的情况下,让非模范的邓秋生假扮模范邓秋生做报告,最后真假模范邓秋生双双牺牲在过腊子口前后的战场,还有个小战士叫苦瓜的印象很深。
       第九波人物出场,邓秋生把那张照片丢失,交代大家帮他找。班长贾学会找到,肩负起了带照片给毛主席的任务。最后贾学会和他的全班战士为护送战士郭小满的灵柩回家,一路上完成了任务,但也全部牺牲,他那个班的战士有全河、小黑皮、吴大璐,还有一个别的班的班长吴大脑袋印象极深,贾学会路上救下战士高福生,把照片交给了他。
       第十波人物出场,高福生全身是伤,找到部队,被安排在一堆伤兵之中,有潘狗儿、丁喜、麻杆、王爱美、尿壶等人,这些重伤员不想连累部队,一心想死在战场上,高福生遇到一起参加红军的管马,把照片交给管马,管马终于将照片交到毛主席手中。后来管马也身负重伤,这些伤兵在互相帮助实现遗愿的过程中,一个个死在战场上,高福生是最后一个死的,他死在红军进入延安的最后一仗。
    故事就完了,但也没有完,这些死去的战士灵魂仍在,又都出现在我军现代化军事活动之中,有空军、海军、特种兵等,参加演习、参加国庆阅兵、参加抗洪救灾、抗震救灾。也许这是一种人的通病,希望他们不仅活在后人的心中,还希望他们的魂能够重生,活在今天。
    介绍完故事,该说说我的观感了,我觉得整个故事不仅仅是十分的感人,简直可以说太感人了,是我看到的描写长征的故事中最震撼人心,最虐心虐肺,看后甚至肝肠寸断的故事,真实的长征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我们以前总是看到“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三军过后尽开颜”、“四渡赤水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强渡大渡河、勇闯金沙江等振奋人心的故事,真实的长征的苦难和悲惨似乎没人敢描写。该剧一出,感觉时代的确不同了。
    既然已经回过神来从该剧中走出,那就要站在现实的世界来写影评,他那些革命烈士也不希望后来的人看到描写他们的故事而拔不出来。
    一、该剧的表现手法
    看后感觉该剧的艺术手法更像是在拍电影,是我看到的最像电影的电视剧。你比如郑十一斤弄丢了贺老憨的馒头,那时候,一个馒头简直太金贵了,相当于今天30年珍藏的茅台。郑十一斤就发誓我还你一车馒头,结果晚上做梦了,梦见还了贺老憨一车馒头,再看周围,漫山遍野都是馒头。
    再比如国际歌作为陪衬音乐,在该剧中各个走向牺牲的战士画面时,都是这个音乐。战场上的设计基本上沿袭了《拯救大兵奎恩》、《血战太平洋》、《集结号》等影片的风格,的确很好看,你比如刘威扮演的钟石发,奉命找回自己四个儿子中的一个,这就像《拯救大兵》剧的翻版,战斗模范邓秋生的故事正像《血战太平洋》中奉命回国帮助募集战争债券的战斗英雄,被捧上了天,在巨大的荣誉激励下,他们都重返战场。还有一些想不起来了,当时觉得该剧是电影艺术手法使用的最多的电视剧。
    二、战斗生活化、生活战斗化
    [ 转我看该剧,再没有过去战争片的感觉,感觉那就是一种生活,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一点颇有点像《我的团长我的团》,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每一天、每一件发生的事情,每一场战斗,刻画的都很细腻,让你感到那就是红军过的日子。另一个证据是善于刻画红军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你感受到那些牺牲的战士不是大脑平滑的被驱之战场的炮灰,那是一群有思想、有信仰、有向往、有追求、有情感的高智商高情商高品位的人们。他们面对死亡和敌人的子弹炮火,他们义无反顾,但他们的确不是就知道冲锋的药人或傻子,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的丰富、炽烈,他们的思想是那样的多姿多彩,所有这一切都是要你凭心去感知,激烈血腥的战场,战后短暂的平静的细腻的日常生活,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很平淡,说出来的话也很平淡,但这平淡的背后就是我感同身受的上述感觉,麻杆身受重伤,不时的咳血,战友关心他,他平淡的说:“没事,哪天不吐个七口、八口的”,白天装的像个坚强的将军,晚上猥琐在残垣断壁间痛的直哼哼,甚至煎熬到极限不想再坚持到明天。再有郑十一斤和贺老憨支援打阻击的红军,白匪仓储撤退后隔着一道土沟,阻击战士见是炊事班的人就开玩笑的说“我们这里晚饭吃饺子!”郑十一斤说:“那算什么,我们这还有馅饼呢”,说完大家站起来去和阻击部队会合,这是撤退的白匪枪响了,刚才的笑声顿时化作献血和牺牲,许多战士没有跑到阻击阵地都牺牲了。那个时代那种日子,我们今天应该切己体察啊,忘记过去就是背叛,这话今天再次说出来也显得苍白,关键是过去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是什么?那是我们的生命来源,是我们的生存土壤,是我们呼吸的空气,背叛了这些,我们还能活吗?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艰苦卓绝的堪称世界一流的顽强精神和文明传承,我们能为子孙留下什么呢?


         三、革命英雄主义的独特表现手法
        和传统的革命英雄表现手法不同,和最近的抗战神剧中江湖大侠般的英雄表现手法也不同,我感觉该剧是一种中西合璧的表现手法,既有西方骑士精神,又有东方的义士精神;既有西方的人化而不是神化了的勇士特色,又有东方文天祥岳飞般的气节和风骨。你比如佟大为演的张二光,感觉就是个东西方之精神混血,万茜演的红军女文工团员戴澜,既有东方女性的柔弱与刚强,又有西方贞德般的勇敢和残酷,她为了装扮一个川军,不惜用刀在自己脸上划出三寸长的刀痕,为了不被人听出是女孩声音,不惜吞下烧红的碳把嗓子烧毁,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是自虐,是变态,可戴澜明明不是变态,完全是要和蒲巴甲扮演的李复生竞赛看谁先找到大部队,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切行为完全服从于心中的目标。


        这个拍摄手法好,毛主席把西方的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影视剧坚持这种东西合璧的哲学,我看是取得创新和新生的一种尝试。尽管感觉该剧明显带有美国的《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等影视剧的特点,但又的确有所不同,它有我们东方特有的文化特色。所以我对该剧的艺术价值评价最高,高过《亮剑》。可以说该剧达到了可以和《亮剑》媲美的巅峰之作的水平。
    [ 转自铁血社区 禁止外链 ]
        评价影视剧是否巅峰之作,不仅在于穿帮的镜头少,画面拍的好,艺术手法好。关键是能拍出人内在的骨子里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平淡的、低俗的影视产品。


        四、台词太经典、太雷人
    先说太经典的,刘四喜把自己儿子的棺材拆了,给了钟石发一半去装钟石发的儿子,临走说:“钟石发你个狗日的又欠老子一笔债”。钟石发说:“我今天欠你半口棺材,明天我还你一个世界”。明天我还你一个世界!平常吗?伟大吗?,当年的革命者胸怀至此,我内心一致认为这不是今天影视剧的演绎,现在不是流行这句话吗“你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还有:“真正的战士,只有战场才是他们死去的地方”。“哪里的子弹最多,我们就应该出现在哪里!”
        再说雷人的,贾学会的同伴战友在和他一起冲锋时中枪了,贾学会在回头看他时,被白匪军一刀砍掉胳膊,在危急关头是高福星一枪结果了那个白匪骑兵,贾学会踉跄的来到中枪战友身边:“还没死呐?”战友拄着枪说:“说完这句话就死….”。有人看了这个电视剧大呼虐心,可能就在此吧,整个故事中的人物,一个一个的死去,死的都很壮烈,都很悲壮,十分的可惜,我的感觉就是可惜的再不能可惜啦,那都是些何等优秀的人啊!牺牲时一种成本,是我们今天要背负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确是利润不可缺少的关键成分,一分也不能少,少了一分,我们的盈利能力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 转自铁血社区 禁止外链 ]


        本文我用了个庸俗恶搞般的标题:一张横跨阴阳两界的PS照片引发的故事。就是我前面介绍剧情中的一张贺坚与中央领导的合影,一张照片吧看似各不相干的十个故事结合到一起,标题庸俗,但本人的观感却相反,十分的崇敬。不过那张照片的确是PS合成的,里面有王雷扮演的贺坚,其他人则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这是原版照片)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