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G 于 2012-2-2 00:53 编辑
作者:凌勇 转自网络
古有以官职为姓者,我凌氏属之。“衡阳世泽”之堂名,就缘于周代“凌人掌冰”之说。我族祠堂门联 “周官职守司冰鑑,明季家声溯海楼” 的上联亦然。
公元1402年,明靖难之乱后,永乐皇帝朱棣对原建文帝的臣属不肯依附者,动辄株连九族。一时,江南人心惶惶。先祖安栖公因而从原籍苏州阊门,避难至海陵(今泰州)。继则落户于罗塘(今姜堰)南之西芦庄。此后,安栖公之长子兆熊公又分支至罗塘北之西官庄,聚族而居,枝繁叶茂,瓜瓞绵绵。安栖公五世孙之“君○公”始立“伐冰堂”(芦庄堂名“忠谏”)。
立堂以继,谱系失考。清末民初,第十六世裔子兰、子章诸公,多方查考,积累资料,奠定了建谱的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十七世裔镜秋公,曾组织人力,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核、补充、整理印制成较完善之支谱,按户分发。惜乎毁于文革浩劫“破四旧”之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十八世裔尹耕(乐尧)公含辛茹苦、步履城乡,大江南北、登门寻访,从零开始、白手起笔,集成始于十四世的支谱;十九世裔石君(天麟)公在极其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挑灯夜战,刊刻膳写、印制成册,分发至谱中各户。在谱族人,莫不额手相庆,铭感五中。
二十一世纪初年,部分家居海陵、姜堰的谱中子弟又按照“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的惯例,聚议修编。于是,明确分工,各司职守,在书、电联系散居各地的谱中族人,汇集了新的资料后,几经条梳缕理、编排勘校,成就了现在的新谱。创建者:凌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