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4|回复: 0

    [筠州焦点] 归去来兮——农民工的内心纠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0 2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走还是留?李洪刚纠结不已。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外出。

      2月7日上午,高客站候车大厅。临行前,他给亲人道别,“就麻烦你们,帮我照顾80岁的老母亲。有啥事,马上给我打电话。”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新一年外出务工人员的“迁徙”在期盼与彷徨、希望与艰辛的裹挟中开始了。

      心声>>>>

      “回趟家真不容易”

      离春节还有半个月,李洪刚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海南回到了宜宾。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李洪刚外出务工12年,这是每年都坚持的信条。今年不同的是,提前了半个月,往年都是大年三十才能赶回来,“显得我很忙,觉得在外干得很红火”。

      李洪刚目前在海南一家建筑工地做事,这两年遇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惨淡的楼市让他对未来产生了担忧。

      “不管天南地北,根永远在宜宾。”十多年的务工生涯,李洪刚见了世面,“最红火时长期吃鲍鱼,喝茅台,抽中华”,“最惨淡时窝在屋里吃泡面”,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玩了一些格,丧了一些德”。

      李洪刚说,这几年还是挣了一些钱,但都不经意间挥霍了,如今留下的只是美好记忆;让他最牵挂的是,宜宾家中已过八旬的母亲。

      李洪刚排行老大,下有三个弟、妹,如今,母亲一人居住在南溪的乡下,偶尔会到城区子女家中待待,“母亲身体不太好,万一有个闪失,又该咋办哦?”李洪刚担心不已。

      今年,李洪刚打算,再干两年就回来,“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你说回来又能干点啥呢?但是落叶归根,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外面漂。”他开始焦虑起来。

      每次回家来,他都会大包小包的带很多海南特产回来,“回趟家真不容易,票要提前定,行李多了很麻烦。”大年初六,他就去宜宾火车站购买返程车票,光排队就花了3小时,到头来售票窗口说票已售罄,没法,只好多花钱采取网上订票。

      “外面的钱,不是那么好挣”

      掐指一算,来自筠连县农村的万启华已经在浙江打工5年了。

      这位朴素的农民,口音已不纯正,说起话来,常常会冒出不标准的普通话。

      “沿海的菜清淡,刚回宜宾吃了几顿火锅,嘴巴都打起泡了。”指着自己的嘴,万启华打趣说。不过,从一下火车踏上这方热土,万启华就倍感亲切,“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啊。”他说。

      万启华妻子和女儿留守在老家,妻子务农,女儿在村上读小学。“2年没回来了,多想他们的。”万启华说,平时只有靠电话一解相思愁。每次家人问他在外如何,他总是笑呵呵的说,“好,啥子都好。”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万启华说,去年春节,因为老板没有结账,害得他临时取消回家的念头。

      他在浙江一家川菜馆当厨师,包吃住,工资3000多元。“比在家里挖泥巴好。”他说,不管在外面做啥,每次回家,乡亲们遇到总会投上羡慕的眼光,“万总,回来啦。”

      听到这话,万启华心里美滋滋的。但他清楚,“啥子总哦,就是一个打工的。”

      万启华也知道,自己已是40多岁的人了,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外面打工,再说了,万一哪天餐馆倒闭了,自己又咋办?

      妻子曾经也给他建议,要不再过几年就回家来,在当地镇上开个小餐馆,不仅能照顾家庭,而且给自己干事始终要踏实些。

      “回家务工更踏实”

      说起外出务工,来自江安县的赵晓明就一肚子气,“满怀希望地出去,灰溜溜地回来”。

      去年春节刚过,在同村人的引荐下,赵晓明跟着去上海打工,“带你去开开眼界,挣钱肯定比你在家头安逸。”同村人一席话刺激了赵晓明外出的欲望。

      在上海一家建筑工地当工人,每天干上10小时,尤其是最热的夏季,酷暑难耐,在一次高空作业时,赵晓明中暑,后来几个工友把他抬到休息间喝了解暑药水才醒了过来。

      “别以为大城市就好赚钱,像我们这种既无技术又无背景的人,只有干点笨活路。”赵晓明有些失望。半年后工程完工,包工头说,下次好久还有活路等通知。没有经济来源的赵晓明开始急了,他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家。

      “上海人说话听不懂,交流起来有难度,那边的菜甜得很,吃不惯,还是回家来舒服点。”如今,在南岸某工地上干活的赵晓明回忆起曾经的那次外出务工经历,感慨颇多。

      其实,他知道,现在工地上也会遇到很多烦心事,“不管外出还是留在家头,在哪里打工都一样。”他算悟明白了。

      17年前,宋庭杰就在广东佛山一家工艺厂里做木工,管吃管住,待遇比在农村高多了。这让初入社会的他尝到了甜头,“如果一直待在农村,又苦又累又挣不到几个钱。”

      “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左右,儿子也干这一行,手艺还不熟,每个月都能拿到2000块钱。”宋庭杰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身边20岁的儿子。“现在读个大学出来找工作也难,还不如早点踏入社会,学点技术,以后也能养活自己。”

      宋庭杰说,其实不管在哪里打工,都要靠勤奋和上进,“只要人勤快就没有饿死的道理,在农村好好干,一年找个几万元也不难。”他说,对于多数外出打工者来说,在家务工还要踏实点,只是家头没这么多岗位,技术培训业跟不上,“出去,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案例>>>

      在哪都能干出点名堂

      江安女孩尹再群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一家酒店担任经理,月薪万元以上。初中毕业后,尹再群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持读了职业学校,2008年怀着“出国务工,改变人生”的梦想考取了新加坡就业资格。凭借着自己不断学习充电,荣升为酒店领班、主管、经理。

      1982年出生于兴文县僰王山镇天堂村的魏小明,在深圳市一家公司工作。2007年末从数万名农民工中脱颖而出,一举当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近几年,她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况,主要关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就业机会、工资支付、社保医疗、子女上学等问题。

      对于在外闯荡的经历,她体会颇深:大多数务工人员的精彩远远少于无奈。外出务工很不容易,亲人和朋友都不在身边,有困难时也难以找到好心人帮助。

      从打工者到公司负责人,出生于南岸一个农民家庭的施正琴当过临时工,干过小工,后来又去沿海打工。但最后还是回到宜宾,历经了多次失败后,创立了一家食品公司。

      几年间,食品厂已从4个人的小作坊,变成了拥有员工108名、占地20亩、年产各种腌渍菜几千吨、年销售近3000万元的食品有限公司。

      有过类似外出务工经历的成正中在外打拼了11年后回到兴文老家,承包了200亩荒山,栽植竹子,经营起了林下放养乌骨鸡。公司一度产值500多万元,带动200多户农户共同参与致富。

      较量>>>

      外出务工VS回乡创业

      翠屏区就业局劳务办负责人介绍说,每年翠屏区劳务转移和输出人口超十万之众,这些人群主要的去向是广东、浙江、新疆、北京等地,从事建筑、餐饮服务、电子技术、家政等行业工种。

      “只要符合用工单位条件,劳资双方互相满意,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出去,毕竟这是最快的一种就业致富的有效途径。”这位负责人说,对于大多数外出务工者而言,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人的内心讲,更多的还是愿意留在家乡故土。

      该负责人表示,外出打工是基础,一旦资金、技术等条件具备,大家就会回乡创业,而这才是更高层次。

      宜宾市农工办农村改革科相关负责人称,鼓励农民工外出务工,因为外面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种类、薪酬标准等优势,宜宾根本无法比拟。当然,并非外出务工就是最佳的选择,农民工受文化层次、技能特长、人际交往等多种因素制约,外出务工基本都是一线操作工人,待遇难以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不少外出务工者都抱着“先外出务工,后回乡创业”的想法,但回乡创业又属于“从零开始”,与此前在外从事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

      “究竟是留在外面,还是回到家乡,这个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每位务工人员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客观应对,千万不能盲从。”这位人士提醒说。(来源:宜宾晚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