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9|回复: 0

    清朝时期发生在筠连、威信等地的一次反清会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清同治二年十一月(1863年12月),在筠连及威信县三桃乡斑竹塘地方,发生了一场筠连及周边地区历史上较大的军事战斗。这场战斗是以何金龙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下称起义军)与清军云南提督胡中和(湖南湘乡人,属曾国藩的湘军系统,《清史稿》有传)率领的清军展开的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大搏斗。参加这场战争的兵力,起义军方面有三千余人,清军方面有九个总兵(受提督统辖,掌理一镇军务,相当于今之师长)的兵力,约一万余人。由于双方兵力的悬殊,这场战斗的结果,以起义军的失败而结束.

           这场战斗是在筠连和威信县境内的斑竹塘和郭家坟两个地方连续进行的。郭家坟战斗又是斑竹塘战斗的继续,故统称斑竹塘会战.

    一、何金龙其人其事

    何金龙,四川高县镇州(今属筠连政治)人。清咸丰十一年五月(1861年6月),当云南昭通的李永和、兰大顺率领的反清农民起义军转战成都外围之际,何金龙会同李三级,率领起义军数千人,由镇州出发,扬言开赴叙府(今宜宾)投效清军,占领叙府,策应李永和、兰大顺在川西的军事行动。清四川总督骆秉章知其是计,调集清军和叙南各县地方团队,沿途设防把守,何金龙不得前进,率队返回镇州原地。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1862年1月),何金龙会同吴家坝(地名,今属筠连)的肖广德,南溪的张四皇帝(原名张正洲),联合云南镇雄、威信的戚维新、肖大辫子(原名待考)、张五乡约(原名张旅岗,威信县长安乡安乐村井口坝人)等部起义军,共一万余人,分驻沐爱(今属筠连)、镇州等地,准备进军叙南,出击叙府。高县知县张曾彦,调集团队数千,派把总(清代正七品武官,相当于今之连长)叶萃防守平寨(属高县),自率武生(武秀才)梁正邦及庆符(今符江属高县)南岸团丁,合同筠连知县李璠分往巡司埸(含筠连巡司)、石龙庙(今属筠连)等地驻扎,防堵起义军北上。


    同治元年正月初十(1862年2月8日),何金龙等部起义军数千,突入筠连县境。李璠和高县知县王续康,赶调团队于石龙庙“堵剿”,与起义军激战两日。团队李正川、罗顺善、周文顺、王占洪、张受重、吴化洪等被击毙。起义军殷先锋战死,起义军退回沐爱。二十三日,何金龙、李三级分兵攻打蒿坝(属筠连)、鸡爪山(属筠连县)等地,击毙团队郑廷魁等十三人。二月,何金龙率领起义军由沐爱出发,由小道围攻长宁县城。王续康率团往援,与起义军战于长宁城郊。清军军功(因作战有功而得官者,称军功出身)何国思以下十八人被击毙。起义军随即攻占建武(属兴文),并分兵攻打安宁桥(长宁县)、万里青(江安万里)一带。三月何金龙率部由硐底(属长宁)攻占巡检司(今珙县巡场)。王续康会同高县团首、拔贡江呈瑞率领团队防堵,何金龙转攻珙县,复占建武,旋弃建武,由小道转回镇州。清军参将(位次于总兵、副将的正三品统兵武官)吴家春会张曾彦攻打沐爱,何金龙派队击败之。这时张四皇帝与何金龙、肖广德等部分开活动。张四皇帝转战于江安、长宁、兴文、珙县之间,是月十九日,在官盘山(属长宁)战斗中,张四皇帝击毙防堵团队廖占魁等二十三人。五月十六日张四皇帝联合太平军石达开部,攻占长宁县城。六月十五日,张四皇帝于泸卫(古宋)芙蓉庵(地名,属兴文)降于清军臬司(按察使之别称,又称臬台,掌考察州县官吏之政绩,兼管军事。隶于总督、巡抚)刘岳昭。


    何金龙、肖广德与张四皇帝分开后,鉴于清军压境,为避免牺牲,保全力量,以退为进,假受清军招抚,将部属分驻沐爱、镇州、吴家坝、沐祥(属筠连)等地,俟机再起。


    是年十月,太平军石达开率部由威信进军叙南之际,何金龙、肖广德投入石部,随同石达开进至叙南横江汛(今宜宾横江镇)。横江会战,石达开失败后,何金龙、肖广德率部转回镇州、吴家坝,继续抗击清军。

    同治二年(1863年)夏,骆秉章为消灭何金龙、肖广德等领导的起义军,调派胡中和率领湘果左六营清军,分驻筠连和高县各处要地,俟机攻打起义军。其年八月,胡中和发动强大攻势,同时围攻吴家坝和镇州等地。在吴家坝攻防战中,肖广德战死;镇州方面,何金龙固守营堡,“负隅不出”(骆秉章语,以下引号内语同),凭险抗击清军,且时往威信长安乡安尾坝(安乐村)联合张五乡约的起义军,共同御敌,清军不得其逞。


    二、 斑竹塘会战


    骆秉章认为,何金龙领导的起义军,因“屡在川滇边界滋扰,聚散非常”,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他为了解除起义军的这种威胁,进一步策划围攻起义军,积极进行军事部署,除已调派胡中和统率湘果左六营大军,分扎叙南筠连、高县各军事要地外,又虑兵力“不敷分布”,复调总兵李复胜统率湘果三营大军,驻扎兴文、珙县一带,以资“联络声势”,堵击、进攻起义军。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六日(1863年12月25日至26日),何金龙联合滇边起义军数千人,出击清军,分股攻入筠连、高县、珙县境内。胡中和命令所统六营湘军,各营抽调六成兵力,进攻安尾坝;通知李复胜所统三营大军,攻打斑竹塘。于是月十七日同时出动,图谋截断起义军的归路。何金龙探知清军分头出击,形成大包围,即率领主力,准备由珙县王家场(王家),经威信斑竹塘、兴文建武、泸卫等地出击,摆脱敌人的包围。起义军进至斑竹塘后,清军亦“兼程急进”,于二十二日午刻到达斑竹塘,拉开了斑竹塘会战序幕。

    起义军在何金龙的统一指挥下,以斑竹塘为中心,北起张汉坝(地名,距斑竹塘约二华里,今属珙县洛亥村),南至威信司(新街村)一线,布置了左、右、中三个阵地,每一阵地分兵一千人防守,“严阵以待”。清军主帅胡中和观察起义军的阵势后,即进行军事进攻部署:命令总兵胡日祥等率队,攻打起义军的中央阵地;总兵李复胜等率队,攻打起义军的右面阵地;总兵杨耀关等率队,攻打起义军的左面阵地;总兵王聚兰、陈再益等率队,由左、右两面迂迴包抄起义军。清军的进攻部署就绪,即向起义军的三个阵地同时发起猛烈攻击,起义军亦“悉力拒敌”。战斗进行一个多小时,起义军“势不少衰”,仍然坚守阵地。王聚兰、陈再益等率领的左、右两支包抄部队加入战斗,起义军的左、右两个阵地受到清军的强大攻击,渐渐不支而发生动摇;起义军的中央阵地,在李复胜、杨耀关的联合猛攻下,亦被清军突破。起义军的三个阵地被清军突破后,何金龙只得率部“且战且退”。骆秉章称起义军牺牲六百余人。


    三、郭家坟攻守战

    起义军在斑竹塘的三个阵地丢失后,何金龙即率领起义军撤至郭家坟和尚司大山上,赶筑防御工事,设置滚木擂石,凭险扼守,继续进行战斗。和尚司大山,位于郭家坟街东北面,海拔约一千四百余米,为威信顺河通往四川珙县中心场的道路咽喉,山高路险,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月二十一日黎明,胡中和率所部清军,“扬旗擂鼓”,向起义军和尚司阵地发起总攻。当清军攻至山脚时,起义军施放滚木擂石,打死打伤无数清军,其总兵刘名崇头部,总兵唐桂林左膝、右足,均被起义军的擂石打伤。清军在伤亡累累的情况下,最后蜂拥而上,“齐登山梁”,而起义军亦“抵死抗拒”,其战斗之烈,可以想见。在和尚司的攻守战中,据骆秉章称,起义军阵亡千余,而坠岩死者不计其数。和尚司阵地为清军夺取后,突围下山的起义军,复被埋伏于山下左、右树林中的清军总兵黄清源和参将邹复胜两部袭击,起义军又伤亡八百余人。起义军余部在退至罗布坳(罗布)途中,又被清军沿途追击,起义军的先锋毛某,首领赵心大、吴新达等人,均被清军俘杀。


    斑竹塘会战,据骆秉章称,起义军伤亡殆尽,损失骡马数十匹,旗帜器械无数,而清军的伤亡人数,因骆秉章讳而不言,旁人无从查清。斑竹塘会战,起义军虽告失败,而何金龙以三千之众,抗击逾万敌军,亦不失为勇猛,遗给后人讴歌。

    四、斑竹塘会战尾声

    何金龙在斑竹塘会战失败后,只身逃回镇州富康岩洞中。胡中和随即率领湘果左六营及新前营清军,跟踪“清剿”,并令高县曾毓佐、白世卜、万国太等调集团队,随同清军“助剿”。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1864年1月4日至5日),清军在高县、筠连一带,先后攻破金子沟、马草坡、四方洞、佛龛岩等洞寨,俘杀起义军首领张三大、张明、宗老五、章飞熊、张花脸等数十人。随即攻破富康岩洞,何金龙突围逃走,其弟何二耶,侄何发祥、何元洗及洞主吴三三等,均被清军俘杀。何金龙领导的起义军,在清军的攻打下虽告失败,而在滇边的起义军,仍然高举反清大旗,继续进行战斗,给清政府以严重威胁。骆秉章称,虽将川境“各洞伏贼剿灭净尽”,而“滇边散练游匪实繁,有徒此灭彼起,诛不胜诛”。骆秉章为了镇压滇边的起义军,虽然命令胡中和分派各营清军,“严防要隘”,进行攻打,而滇边的反清武装斗争,仍此伏彼起,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刘行高)


    附注:本文参考书籍:《清实录·穆宗实录》卷91、《骆文忠公奏稿》卷6、《叙州府志·纪事二》卷43、同治五年《高县县志·武功志》、民国《古宋县志》卷9。


    〔原载《威信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 1989.6〕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