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8|回复: 1

    古代巴蜀历史年表(1840年以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2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古代巴蜀历史年表(1840年以前)
     约公元前30世纪古史传说: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禹生西川石纽(今北川县),娶于涂山,在蜀导江治水;蚕丛氏、柏HUO(去声,“镬”“钅”改为“氵”)氏、鱼凫氏三代蜀王相继王蜀,各数百岁。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鱼凫氏建立古蜀王国,建都今广汉三星堆。巴人活动于今汉水上游地区。
    约公元前11世纪巴、蜀从周武王伐纣。西周王朝封其宗姬于巴,为巴子国。亦封蜀为诸侯国。杜宇(望帝)取代鱼凫氏,在蜀建立杜宇王朝,建都今郫县。
    约公元前7世纪荆人开明氏鳖灵入蜀为相,开凿玉垒山,治水有功,逐走杜宇,立为蜀王(丛帝),建立开明王朝,建都今双流县境。
    约公元前6世纪蜀王开明五世迁都成都,建立五丁制度。
    前361年 巴国入川,据有川东之地。
    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移师攻巴,俘巴王,巴亡。
    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秦封蜀王子通为蜀侯。
    前285年 秦昭王改蜀国为蜀郡。
    前256-前251年秦昭王时,李冰为蜀守,主持修筑都江堰,倡导凿井吸卤煮盐。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设巴、蜀二郡,郡下设县。为开通西南夷,下令修筑五尺道(由今宜宾通往云南曲靖)。
    前206年刘邦率军入汉中,任汉中王,统治汉中、巴、蜀三郡。
    前202年刘邦利用巴蜀人力财力,还定关中,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
    前156-前141年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在成都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史称“文翁兴学”。
    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开发西南夷,入夜郎(今贵州西部),分置郡县。
    前130年汉武帝派唐蒙发巴蜀数万民工修筑南夷道。 
    前106年汉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益州部管辖今四川、云南、贵州省等地。
    前104年汉武帝颁行由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等改制的“太初历”。
    公元8年王莽取代西汉称帝,改国号为“新”。改蜀郡为导江,太守为卒正。
    23年王莽政权瓦解,导江卒正公孙述任蜀郡太守兼益州牧。
    25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号“白帝”,国号大成,史称“大成政权”。益州大部分地区归其统治。
    3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派兵攻大成,公孙述败死,大成国灭亡。
    179年巴蜀板DUN(去声,“木”旁加“盾”)蛮起义,攻占巴西、广汉等四郡。
    184年北方黄巾大起义爆发。张角在巴郡发动“五斗米道”起义。
    188年马相等在绵竹(今德阳黄许镇)发动黄巾起义,马相自称天子,拥众数万。东汉朝廷为镇压起义,派刘焉入蜀为监军使者。刘焉领益州牧,图谋割据称帝。刘焉死后,其子刘璋任益州牧。刘焉父子据蜀共26年。
    208年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后,率大军南下,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曹军败。曹、孙、刘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214年刘备大军兵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任诸葛亮为丞相。
    225年 诸葛亮率军征南中。
    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在以后的七年中,曾“六出祁山”,北伐攻魏。
    234年 诸葛亮卒于五丈原。
    263年曹魏军三路伐蜀,蜀汉后主刘禅出降,蜀汉亡。魏分益州为梁、益二州。
    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西晋利用巴蜀水陆军队于280年灭亡孙吴,统一全国。
    295年 陈寿撰成《三国志》。
    301年入蜀就食的关中流民拥CHONG(阴平,“宗”下加“贝”)人李特为首领,聚众2万人起义。
    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后改国号“汉”。史称“成汉政权”。
    347年 东晋大将桓温率师伐蜀,灭“成汉”。
    373年前秦符坚出兵攻取东晋梁、益二州,邛、笮、夜郎相继归附前秦。
    375年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反前秦,张育自称蜀王。
    385年秦晋淝水之战后,东晋派兵伐蜀,攻克成都,梁、益二州复归东晋。
    405年谯纵领兵入据成都,杀东晋益州刺史毛璩,自称成都王。后秦封谯纵为蜀王。谯纵据蜀共8年。
    420年刘裕代晋,定国号为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统治四川地区共59年。
    432年许穆之(司马飞龙)领导的益州农民起义爆发。许被杀后,赵广、程道养等继续以司马飞龙名义起义,历时5年,最多时拥众10万以上。
    479年萧道成伐刘宋,建立南齐。南齐统治四川地区共24年。
    502年萧衍伐南齐,建立梁朝。梁朝统治四川地区共52年。
    552年梁末发生“侯景之乱”。侯景攻陷梁都建康,梁武帝被囚而死。其子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在成都称帝,并举兵东下讨伐侯景。
    553年西魏乘蜀中空虚,派大将军尉迟迥伐蜀。西魏统治四川地区共4年。
    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政权,任命宇文宪为益州总管。北周统治四川地区共24年。
    580年北周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杨坚。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杨坚任命其第四子杨秀为益州刺史、总管,并封蜀王。次年,设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以蜀王杨秀为尚书令领其事,是为四川设道之始。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王朝,今四川地区归唐统治。
    620年益州道行台左仆射窦轨率益州军队随秦王李世民征伐王世充。
    621年唐高祖李渊派李孝恭、李靖率军自夔州(今奉节)顺江而下,消灭萧铣在荆湖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
    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剑阁以南为剑南道,嘉陵江以东地区为山南道。
    677年唐益州长史在芪州以西筑安戎城,以抵制吐蕃侵犯。
    613年高僧海通开凿乐山大佛,历90年由后继者完成。
    733年 唐玄宗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
    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唐玄宗出逃四川避乱,史称“玄宗幸蜀”。
    759年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客居巴蜀各地10年之久。
    766年唐朝分剑南道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连同山南西道,合称“剑南三川”。
    779年吐蕃与南诏合兵20万,分三路进攻西川,后被唐军打败。
    785年唐朝任命韦皋为西川节度使。韦皋治蜀20余年,结好南诏,抗击吐蕃。
    793年川西北高原少数民族建立的“西山八国”因不堪吐蕃压迫,相率归附唐朝,并内迁到今理县一带。
    870年南诏大军入犯西川,强渡大渡河,进围成都,后被迫撤军求和。
    881年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长安,僖宗出逃成都,史称“僖宗幸蜀”。
    882年 阡能起义爆发。
    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后梁”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王建割据“三川”,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925年后唐庄宗派郭崇韬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前蜀亡。后唐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副使。
    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同年秋死,其子孟昶袭位。
    944年 后蜀后主孟昶命人开刻《孟蜀石经》。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宋朝,制定了“先取西川”,统一全国的战略。
    964年宋太祖派6万人分道伐蜀。次年,后蜀灭亡。
    971年宋太祖命张从信到成都监雕《大藏经》,刻板13万余块,历时13年竣工,运至京师印刷。
    993年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在青城爆发,起义军提出“均贫富”口号。王小波牺牲后,李顺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起义历时三年被镇压。
    1001年 北宋在蜀地置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四川由此得名。
    1023年北宋设置益州交子务,把“交子”发行改由官府经营。四川“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1041-1054年北宋仁宋庆历、皇佑年间,四川井盐凿井工艺出现了卓筒井。
    1074年北宋在蜀地设茶马司,实行官营茶马贸易。
    1083年北宋创办成都府锦院,专门生产丝织制品。蜀人唐慎微完成药学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此书后来为李时珍撰《本草纲目》的蓝本。
    1127年金朝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立南宋政权。在此后百余年间,川陕军民坚持抗金,使金兵未能入川,支持了南宋前期半壁河山。南宋僧人赵智凤主持大规模修凿大足宝顶山佛教石刻。历时约60年。大足石刻最早开凿于晚唐的892年。
    1206年南宋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抚使吴曦降金叛宋,自称蜀王,旋被川陕军民平定。
    1234年金朝被宋蒙联军灭亡。宋蒙战争开始。四川成为南宋抗蒙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1236年蒙军大举攻蜀,破成都,陷蜀54州,然后退出四川。
    1241年 蒙军再次攻蜀,破成都。南宋被迫将四川首府迁重庆。
    1242年南宋派兵部侍郎余JIE(阴平,斜“王”加“介”)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JIE整肃军政,恢复经济,建立城寨防御体系,多次打败蒙军进攻,史称“余JIE治蜀”。
    1247年 数学家秦九韶撰成《数学九章》。
    1258年 蒙哥汗率7万蒙军主力攻蜀。
    1259年 王坚领导合州军民在钓鱼城凭险抗蒙。蒙哥汗受伤死于军中,蒙军撤离四川。
    1263年 张珏知合州,坚守钓鱼城。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随即在四川攻城略地。
    1278年元军陷重庆,宣布“川蜀悉平”。次年,合州降陷。
    1286年元朝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元朝开始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1363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随即派兵南征北伐。
    1371年明太祖派兵讨伐大夏,攻陷重庆,大夏灭亡。四川归明统治。明代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司法。在少数民族地区仍袭元制,推行土司制度。
    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在成都建立蜀藩王府。
    1463年 汉州人赵铎领导农民起义,自称赵王。
       1515年人普法恶在筠连县领导都掌蛮举行反明武装起义。
    1596年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举兵叛明,劫掠川、黔各地。1599年叛平。
    1621年永宁宣慰使奢崇明举兵叛明,攻占重庆,进逼成都。石柱主土司秦良玉率土兵参与平叛。1629年叛平。旋将永宁改土归流。
    1633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军攻入四川。
    1640年法国耶稣会士利类思司铎入川传教,是为天主教传入四川之始。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建立大顺政权,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以成都为西京。
    1646年清军进驻川北保宁(今阆中),以保宁作为统一四川的据点。
    1658年 降清明将吴三桂率清军攻占重庆。
    1659年清军攻占成都,清朝四川巡抚由保宁迁到成都建署。
    1665年清朝平定夔东十三家抗清势力,下川东战事结束,全川归清统治。
    1673年 “三藩之乱”发生,吴三桂派兵攻扰四川。
    1696年 罗马教廷开始在四川设立宗座代牧区。
    1713年清廷谕令四川“滋生人口”,规定“永不加赋”。同时大规模向四川移民。此后,四川人口急剧增长。
    1726年清朝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改土归流”。
    1748年清朝正式规定设四川总督,兼督抚事,驻成都,从此成为清朝定制。
    1776年 清朝平定大小金川事变。
    1796年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爆发。达州徐天德、东乡王三槐等揭竿起义。
    1835年自贡大坟堡凿成气卤并产的“XING(阴平,“焱”下加“木”)海井”,它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
    1840年6月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法国传教士潜入四川传教,建立四川教区。
    
    近代巴蜀历史年表(1840—1919年 )
    1840年6月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法国传教士潜入四川传教,建立四川教区。
    1841年清政府抽调川军约6000人分三批开赴前线,参加广东、浙江、江苏。
    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清政府定四川为“协济省”。
    
    1856年4月法国天主教将四川本部划为川西北和川东南两个教区,主教分驻成都、重庆,并兼管西藏教区。
    
    1859年10月李永和、蓝朝鼎在云南大关牛皮寨发动反清起义,随即进军四川。
    
    1863年6月 第一次重庆教案发生。
    
    1863年6月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大渡河畔覆没,石达开就义于成都。
    
    1865年6月第一次酉阳教案发生。8月,打教群众殴毙法国教士玛弼乐。
    
    1868年11月 第二次酉阳教案发生。
    
    1873年9月 黔江教案发生。
    
    1874年美商公泰洋行在重庆设立分行,是为外国在川设立的第一个洋行。
    
    1875年6月袁廷蛟领导东乡(今宣汉)民众开展抗粮斗争。川督派兵镇压,于次年制造东乡血案。
    
    1875年 尊经书院在成都建成开学。
    
    1876年9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条约规定“四川重庆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
    1877年 川督丁宝桢在成都组建四川机器局。
    
    1881年耶稣教美以美会组织“华西大会”,以重庆为传教据点。内地会辟成都为宣教地,划分为川东、川西两教区。
    
    1886年7月 第二次重庆教案发生。
    
    1888年英国冒险家立德乐企图率“固陵号”轮船闯入川江。
    
    1889年川商卢干臣在重庆创办森昌泰火柴厂。
    
    1890年3月中英在北京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英国取得了在重庆开埠通商的特权。
    
    1890年8月大足余栋臣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
    
    1891年3月重庆海关成立,英人霍伯森任重庆海关税务司。
    
    1891年4月 英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冬,刘光第撰写《甲午条陈》。
    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重庆开为商埠,日本攫取了轮船上驶重庆,并在重庆自由经营工商业的特权。
    
    1895年5月康有为等在京发起“公车上书”,四川举人列名上书的有张联芳等71人。
    
    1895年5月28日 成都教案发生。
    
    1896年3月 法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1896年3月5月 日本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1896年3月12月 美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1897年11月宋育仁等在重庆创办《渝报》旬刊,是为四川第一家近代报刊。
    
    1898年3月9日英国冒险家立德乐带领“利川号”小火轮试航川江,到达重庆。
    
    1898年5月宋育仁应聘为成都尊经书院山长后,在成都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印行《蜀学丛书》,鼓吹维新变法。
    
    1898年7月 余栋臣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
    1898年9月28日杨锐、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就义于北京菜市口。
    
    1899年5月英国炮舰“山鸡号”和“山莺号”闯至重庆江面,是为外国军舰侵入川江之始。
    
    1900年北方义和团反帝运动爆发后,大邑县民罗文榜举旗响应。
    
    1901年清廷宣布推行“新政”。四川大吏遵旨相继在川废科举,兴学校,办警察,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
    1901年6月川东义和拳散发揭帖,提出“灭清剿洋兴汉”口号。
    
    1901年7月 日本在重庆王家沱设立租界。
    
    1902年4月义和拳首领李冈中在资阳起义,四川义和拳运动由此进入高潮。
    
    1902年12月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创办于成都。
    
    1903年4月朱蕴章、杨庶堪等在重庆创办《广益从报》。
    
    1903年5月邹容所著《革命军》在上海出版。
    
    1903年7月川督锡良奏请设立川汉铁路公司。
    
    1904年德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英、法、德三国在成都设立领事行馆。
    
    1904年9月 卞创办《重庆日报》。
    
    1905年4月 巴塘事件发生,法国教堂被焚,清朝驻藏帮办大臣凤全被杀。
    
    1906年中国同盟会重庆、成都支部成立,随即在川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清廷任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赵到川边后,厉行改土归流,开发藏区。
    
    1907年3月 川汉铁路改归商办。
    
    1909年7月四川绅商从英商手中赎回江北厅矿权。
    
    1909年10月四川省咨议局在成都成立,蒲殿俊任议长,萧湘、罗纶任副议长次年8月,创办《蜀报》作为省咨议局的机关报。
    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川籍党人喻培伦、秦炳、饶国梁英勇就义。
    
    1911年5月9日清廷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四川保路风潮兴起。
    
    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成立。
    
    1911年8月24日 成都开始罢市罢课。
    
    1911年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大会决定抗粮抗捐。
    
    1911年9月7日川督赵尔丰逮捕蒲殿俊、罗纶等人,屠杀请愿民众,制造成都血案。
    
    1911年9月8日 同志军起义爆发。
    
    1911年9月28日吴玉章、王天杰等领导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
    
    1911年11月22日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张培爵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
    
    1911年11月27日成都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任都督,朱庆澜任副都督。同日,入川鄂军在资州起义,捕杀端方。
    
    1911年12月8日成都发生兵变,尹昌衡率新军入城平乱。旋改组大汉四川军政府,由尹昌衡任都督,罗纶任副都督。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成、渝军政府分别致电祝贺,表示接受南京临时政府领导。
    
    1912年3月成渝两军政府合并,通电全川统一。尹昌衡、张培爵任四川军政府正副都督。
    
    1912年4月西藏发生农奴主分裂祖国的叛乱。尹昌衡随即率军西征平叛。
    
    1912年7月袁世凯任命胡景伊为护理四川都督,改任尹昌衡为川边经略使。
    
    1913年3月 四川第一届省议会在成都成立。
    
    1913年8月熊克武、杨庶堪等在重庆通电讨袁,响应“二次革命”,史称“癸丑讨袁”。
    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实行帝制。护国战争爆发,云南护国军入川。
    
    1916年7月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护国战争结束。
    
    1917年2月吴虞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此后,又连续发表反孔非儒文章,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
    
    1917年10月 四川护法战争爆发。
    
    1918年华法教育会四川分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四川分会在成都成立。
    
    1919年4月四川督军熊克武公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四川军阀防区割据制形成,军阀愈益混战不休。
    
    1919年5月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迅速在四川引起反响。成都学生17日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
    1919年6月1日四川首批青年学生61人,自成都起程赴法勤工俭学。
    
    1919年6月15日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成立。
    
    
    
    
    现代巴蜀历史年表(1920—1952年)
    
    1920年王右木任教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川、滇、黔军阀在四川大混战。
    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7月在上海建立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四川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成都建立。
    
    1922年2月 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报》。
    
    1922年10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执行委员会正式建立。
    
    1923年6月广州孙中山大元帅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讨伐进犯四川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军。
    
    1923年7月石青阳在成都组建国民党四川省支部,受广州中央党部领导。
    
    1923年9月中共成都独立小组成立,由王右木负责,直属中央。
    
    1924年1月吴玉章、杨AN(去声,“门”内加“音”)公等在成都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
    
    1924年9月萧楚女、杨AN公等在重庆组织“四川反帝大同盟”。
    
    1925年8月吴玉章由广州国民党中央派回重庆,整顿四川国民党组织,促进国共合作。
    
    1926年2月中共重庆地委正式成立,由杨AN公任书记。
    
    1926年3月国民党(右派)四川临时省党部在重庆总土地成立,称总土地省党部。
    
    1926年同月国民党(左派)四川临时执行委员会在重庆莲花池成立,称莲花池省党部。
    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四川军阀于是年冬相继易帜。
    
    1926年9月5日英国军舰炮轰万县城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万县“九五”惨案。
    
    1926年11月国民党(左派)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
    
    1926年12月共产党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爆发。次年5月失败。
    
    1927年3月31日军阀刘湘在重庆制造“三三一”惨案,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四川军阀纷纷通电拥蒋。四川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
    1927年9月中共临时省委在重庆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
    
    1928年2月16日四川反动当局在成都制造“二一六”惨案。
    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刘湘为川康总裁军编委会委员长。
    
    1929年3月 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文官处正式行文颁发印章。
    
    1929年4月共产党员李家俊等领导万源县固军坝起义。
    
    1929年6月共产党员旷继勋率领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举行遂(宁)蓬(溪)起义。
    
    1930年4月共产党员李鸣珂等发动涪陵起义。
    
    1930年7月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军在忠县黄钦坝宣告成立。
    
    1930年10月25日共产党员廖恩波等发动“广汉兵变”,占领县城,成立广汉县苏维埃。
    
    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沈阳。全川各地区召开反日大会,举行游行示威
    
    10月在四川爱国民众反日斗争的压力下,日本驻重庆领事交还了王家沱日租界。
    
    1932年10月 “二刘”(刘湘、刘文辉)开战,刘文辉败退西康地区,刘湘成为四川军阀霸主。
    
    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入川,在通江县城成立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旷继勋任主席。
    
    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相继在通江县城成立。8月迁巴中。
    
    1933年6月红四方面胜利粉碎了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
    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发动三次进攻战役,根据地迅速扩大,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
    1934年10月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红二、六军团会师于秀山县南腰界(今属酉阳),并在湘、鄂、川、黔边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川黔边境“四渡赤水”。中共中央特科派张曙时从上海回川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蒋介石行营“参谋团”入川,督导“剿共”军事。 
    
    1935年2月刘湘得到蒋介石的支持,在重庆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职,改组省政府,废除军阀防区制。
    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
    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皎平渡北渡金沙江入川,经会理,沿安宁河、大渡河北上。
    
    1935年6月14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
    1935年7月 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成都。西康建省委员会成立,刘文辉任委员长。
    
    1935年8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毛儿盖会议,会后一、四方面军交叉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
    
    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在巴西召开紧急会议,随即率红一方面军出川,北上甘南。张国焘强率红四方面军和红五、九军团南下川康。
    
    1935年10月1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马尔康脚木足)另立“中共中央”,分裂党和红军。
    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四川青年学生迅即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
    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宣布取消自立的“中央”,并复电中共中央同意北上。
    
    1936年7月2日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召开会师大会,随即共同北上。
    
    1936年8月24日成都发生“大川饭店事件”,反对日本在蓉设立领事馆。
    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出川,在甘肃会宁与一方面军会师。共产党员韩天石等在成都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都部队”。
    
    1937年7月蒋介石派何应钦入川主持裁军,川康整军会议在重庆召开。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四川迅即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
    1937年9月1日川军出川抗战。先头部队分东、北两路出川,其余各部陆续开拔。
    
    12月1日国民政府迁重庆,在曾家岩新址开始办公。
    
    1938年1月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四川省主席刘湘在汉口病逝。
    
    1938年10月《新华日报》由武汉迁重庆出版。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成立。
    
    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康定。刘文辉任省主席。
    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
    
    1939年5月大批日本飞机轰炸重庆,造成震惊全国的“重庆大轰炸”惨案。国民政府将重庆改为行政院直辖市。
    
    1939年9月19日蒋介石为直接控制四川,自兼四川省主席。
    
    1940年4月14日国民党顽固派利用成都“抢米事件”,大肆反共。
    
    1940年9月 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
    
    1940年11月 张群接任四川省主席。
    
    1941年7月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
    
    1941年9月 四川田赋改征实物。
    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
    1944年10月31日成都发生“市中事件”,四川爱国民主运动掀起高潮。
    
    1945年2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枪杀工人胡世合,激发了全川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暴行、争取民主自由的群众运动。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成渝等地群众热烈欢庆抗战胜利。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
    1945年12月 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
    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
    1946年1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制造“沦白堂事件”。2月10日又制造“较场口事件”。
    
    1946年4月22日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在重庆成立,吴玉章任书记。
    
    1946年5月4日 九三学社在重庆成立。
    
    1946年5月5日 国民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
    
    1947年2月新华日报社及中共驻渝联络人员撤离四川回延安。
    
    1947年5月全川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声援南京“五二”血案受害学生。
    
    1947年6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学生运动,在成渝进行大逮捕。
    
    1948年4月9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成都“四九”血案,镇压学生运动。
    
    1949年8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邓首长下达“川黔作战基本命令”。10月23日,发布“进军川黔的作战命令”,解放军挺进四川。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
    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政府”由广州迁重庆,妄图固守西南,负隅顽抗。
    
    1949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成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二、三书记,委员共24人。
    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同日成立中共重庆市委,陈锡联、张霖之、曹荻秋分任第一、二、三书记。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11日成立,陈锡联、曹荻秋分任正、副市长。
    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刘伯承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
    1949年12月5日贺龙、李井泉率第十八兵团由陕西南下四川。
    
    1949年12月9日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在彭县通电起义,西康省随即和平解放。
    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飞逃台北。
    
    1949年12月19日中共川南区委在自贡成立。李大章任第一书记,彭涛任第二书记。川南区委于1950年1月迁泸县。
    
    1949年12月26日中共川东区委在重庆南岸成立,谢富治任书记,阎红彦、魏思文分任第一、第二书记。
    
    1949年12月27日 成都解放。
    
    1949年12月30日人民解放军在成都举行入城式。同日川西军区成立,周士第任司令员兼政委。
    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2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1950年
    
    1月1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李井泉任主任,周士第、王新廷、阎秀峰任副主任。同日川东行政公署成立,阎红彦任主任,魏思文、余际唐8月底任副主任。
    
    同日川南行政公署在自贡成立,中旬迁泸县。张国华任主任,郭影秋、刘披云任副主任。2月,李大章接任主任。7月增任罗忠信为副主任。
    
    1月7日西南财委发布关于禁用银元指示。使人民币稳步占领市场。
    
    1月8日南充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赵林、孙先余任正、副主任。
    
    1月12日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征收公粮的指示。23日决定正式征收1949年度公粮。
    
    1月20日中共川西区委在成都正式成立。李井泉、王新亭、龚逢春分别任第一、二、三书记。
    
    1月23日重庆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至1950年9月,川北、川西、川东、川南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相继召开。
    
    1月25日中共西康区委在成都市成立。廖志高任书记,刘忠任第一副书记、秦力生任第二副书记。
    
    2月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雅安。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于次日成立,廖志高任主任,刘忠、白认任副主任。
    
    2月5日成都东北郊龙潭寺、石板滩发生匪特暴乱。
    
    2月6日国民党政权四川省主席王陵基在江安县被捕获。
    
    2月7日川西行政公署在成都市成立。李井泉任主任、阎秀峰任副主任。8月,增任钟体乾为副主任。
    
    同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康军区成立,刘忠任司令员,廖志高任政治委员。
    
    2月13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发出关于征粮工作的指示,四川各地开始征粮。
    
    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正式成立,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赓、周士第、李达任副司令员,李井泉、宋任穷、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1952年增任贺炳炎为副司令员。
    
    2月24日川北行政公署正式成立。胡耀邦任主任,秦仲方任副主任。3月10日,增任刘聚奎、裴昌会为副主任。中共川北区委和川北军区也于本月成立,胡耀邦任第一书记,赵林任第二书记;韦杰任军区司令员,胡耀邦任政治委员。
    
    月27日 解放军解放西昌,四川全境解放。
    
    4月1日根据西南劳动部指示,全川各纱厂废除搜身制度。其他行业侮辱工人的制度也在此后的民主改革中被彻底废除。
    
    4月2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组织军民抢修年久失修的都江堰渠首工程,历时两个多月,胜利完成抢修任务。本日(清明节)举行盛大的开水典礼。
    
    4月26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廖志高任主席,先后任命张为炯、格达(藏族)、夏克刀登(藏族)、果基木古(彝族)、鲁瑞林、刘聚奎、白认、康乃尔为副主席。
    
    5月13日中共重庆市委发出《关于私营工商企业的方针指示》,指导与帮助工商业资本家度过难关,发展生产。
    
    8月24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待政务院任命)、康定军管会委员格达活佛,致力于西藏人民的和平解放事业,前往拉萨途中,在昌都遇难逝世。同日重庆市工商业登记工作完成。全市工商企业2.4万家,其中公营工业48家,公私合营工业23家,私营工业6958家;公营商业和公私合营商业共60家,私营商业17100家。为调整公私关系提供了依据。
    
    9月4日西康省人民政府发布《坚决禁绝鸦片烟毒的布告》。
    
    9月19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西康省西昌县盐中区青年干事丁佑君,于18日在裕隆乡征粮时被土匪围攻逮捕,坚贞不屈,遇害牺牲,时年19岁。丁佑君牺牲后,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共党员。
    
    1951年
    
    1月6日中共川北区委召开土改工作会议。21日川北行署土改委员会成立。川北土改从2月中旬开始,分3期进行,至1952年4月结束,共没收征收土地964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9.4%。占农村人口56%的无地少地的农民人均分得土地一亩以上。
    
    2月1日中共川南区委发出《关于建立合作社工作的指示》,其方针是:建立机构、培养干部、重点试办、稳步前进。3月20日,设立合作事业指导处。
    
    2月中旬川南区党委召开土改试点会议。全区土改从1月份开始,分四期进行,于1952年5月结束,在1300多万人口的地区完成2800多万亩土地的分配工作。同期,川西土改委员会成立,从1950年11月中旬开始试点,1952年5月结束,分4期进行,在763万人口的农村进行了土改。
    
    3月14日川东土改委员会成立。川东土改从1950年11月开始,1952年4月结束,共4期,在1700万人口的农村实行了土改。
    
    5月11日西康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7日结束,会议讨论了土改、民族工作、抗美援朝、生产建设等问题。
    
    5月21日中共重庆市委作土改工作报告。重庆市郊土改于1月中旬开始,3月底结束,全市75万农民分得土地。
    
    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成立并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邓小平题词:“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
    6月14日西康省土改委员会成立。西康土改分3期进行,从3月开始,至1952年7月结束。实行土改的17县、165万人口的农业人口地区,共没收土地、征收土地144万亩,占土改区土地总面积的42.9%。占农民总数75%的无地少地的农民,人均分得土地1.33亩,连同原有土地,人均占有土地1.94亩。
    
    7月1日中共重庆市委发出《关于正确处理目前劳资关系的指示》。指示:1.主动团结资方,启发资方经营积极性;2.对资本家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的武器主要是政府的法令,不能把农村斗地主的方式搬到城市来;3.对中小厂商老板应与对大资本家有所区别,目前中小厂商的发展是有利于城乡交流的;4.处理工伤事故时,要认真谨慎,照顾到客观设备条件;5.对资方“逃避资金”的问题要具体了解,要尊重资方的权利,至于资方的私生活如用钱、吃、穿更不要干涉;6.以上指示,贯彻传达到群众中去。
    
    10月4日中共川东区委发出《关于建立合作社问题的指示》。要求逐步建立农村供销合作社,以满足农民生产和供销的要求。
    
    11月6日《川北日报》从本日起开辟讨论“酆斯云思想”的专栏,针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换班”、“退坡”思想进行教育。
    
    12月1日重庆市成立增产节约委员会,作为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领导机构,并开始动员和作出三反运动的部署。此后,川西区、西康省、川东区、川北区、川南区增产节约委员会分别于本月7日、13日、18日、19日和20日成立。
    
    195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发出后,各地三反运动全面展开。
    
    1952年
    
    1月31日中共重庆市委通知建立“反行贿反盗窃国家财产指挥部”,曹荻秋任总指挥,在全市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
    2月6日川北区党委发布《关于合作社问题的指示》,要求年内每个乡建立1个供销合作社,全区建立74个生产合作社,1400个手工业生产小组,1300个农村贸易网,30个城市消费合作社。
    
    3月10日成都市军管会对美商米高梅、华纳、雷电华、福斯、联美5家影片公司驻成都办事处的全部财产实行管制,并按外交部指示令其向成都市工商局办理歇业手续。
    
    4月13日西康省政府发布《关于农村生产的十项政策》,规定农业税按常年产量计征,增产不增税,土改后劳动所得,一律归本人所有,自行支配;互助合作组织必须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办事;允许自由借贷,允许雇工自由等。
    
    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505公里,东起重庆,西至成都,中经8个县市。
    
    8月10日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教师思想改造工作结束。
    
    8月12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指示,原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区经中央批准合并,恢复四川行政区,中共四川省委已组成,中央决定李井泉为省委书记,李大章、赵林、阎红彦分任第一、二、三副书记。
    
    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今日起正式成立,行使职权。同日 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同日四川省军区成立。1955年5月改称成都军区。
    
    9月5日私营民生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总公司从重庆迁至武汉。
    
    9月25日西康省凉山各族各界人代会在昭觉召开,10月7日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州政府,瓦渣木基任主席。1955年4月,自治区更名自治州。
    
    9月30日西康省冕宁县石龙一带发生9.75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震源深度7000米~9000米。死亡236人,伤1076人。
    
    10月1日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
    10月30日中共四川省委批准省委城市工作委员会关于全省城乡物资交流情况的报告。
    
    1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分部筹委会成立。
    
    11月5日中共西康区委在《1952年互助合作运动的报告》中指出:全省已有互助组13 849个,参加的农户123158户,占总户数的39.94%,组织起来的劳力占总劳力的38.36%。报告指出土改后党在农村的中心政治任务是互助合作运动。
    
    11月30日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支部临时工委在成都成立,彭迪先任主任委员。
    
    12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制定《四川省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五年发展计划(草案)》。其中指出全省互助组已有52万个。已组织起来的劳力约729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30%。
    
    12月21日四川省藏族自治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代会议在刷金寺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