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天浩(1918.—2005.3 ) 又名詹梦瑶、詹世相,属筠连詹姓中大詹的“世”字辈,筠连县城人。曾外出求学,1938年夏,中共宜宾中心县委先后选派王臣藩、张奠模、廖芄生等三人来筠组成党小组,筹建筠连县共产党地下组织。当年冬发展詹天浩入党,为党组织在筠连发展的第一名成员。
1939年春,建成中共筠连特支,王臣藩任书记,詹天浩、廖芄生分任组、宣委。是年8月组成公教、店员两支部。随着党组织的发展,1940年5月,改中共筠连特支为中共筠连县委,詹天浩任书记,彭家华、朱梦符、李少白、尹玉亨、王侠生等为委员,辖腾川、协华、公教、店员、学生、巡司、镇舟等7个支部,共有党员91人。中共筠连县委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运、学运、农运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进步的思想,支持腾川丝厂的工人罢工等,由于影响较大,也造成暴露了党的骨干和部分党员。1941年初“皖南事变”爆发,地方当局奉令加紧反共,县委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停止了公开活动,停止了发展党员,疏散转移县委领导骨干和个别身份暴露的党员,县委成员交换情况研究工作,转移到镇舟或平寨进行。7月,宜宾中心县委电令詹天浩撤离,10月令李少白接任县委书记。1942年上半年,宜宾中心县委遭到破坏。9月,詹天浩在成都被捕。在筠连的地下党员有5人被逮捕,地下党组织自此被迫解体。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詹天浩又同胡紫键、何文星、李朝殿(原地下党员)等人策划反蒋。经多方工作,促成了沐爱县解放委员会于1949年12月14日成立,同时将沐爱县地方武装组建为“雪山支队”。同月20日,詹天浩等人在筠连成立了筠连县解放委员会,并将县内的地方武装组建为“定水支队”。1950年元月3日成立边区司令部,由洪涛(詹天浩的化名)、曹文勋分任正副司令,詹天浩任政委,统辖雪山、定水两个支队7个中队共741名队员。
雪山和定水支队在解放初期为阻止国民党军交警少将总队长田动云入城及堵防国民军残部,保证地方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1950年1月9日筠连解放后,边区司令部停止了活动。詹天浩曾担任筠连中学校长,撰写了大量的革命史料。历史对詹老有争议的地方就是他是否脱党,所以解放后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改正后写了大量的回忆录,并主修了筠连大詹的《詹氏族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