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8|回复: 1

    筠连县鲤鱼漕邹氏起源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5 16: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作者:寒谷吹律

          四川宜宾筠连县有一支邹氏,主要居住在巡司镇鲤鱼漕,发展到了一千多人口。相传这支邹姓的先祖是明朝从湖南入川的。迁川时是三兄弟,大川(名筱)、二川(名潭)和玉川(名藠)。据推测,入川后落脚点应是四川富顺县。三兄弟成人后,二川迁往云南的镇雄,玉川留居富顺县。而大川则徙入原四川省叙州府高县安静乡底登寺。在那里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也不知发展了几代人。

           鲤鱼漕邹姓的先祖庭磊就出生于底登寺(即现大同乡海敦寺)。当庭磊祖还是小孩时,底登寺发生了一场瘟疫。一大家人除了年幼的庭磊和他母亲外,无一幸免于这次灾难。在清朝那种封建社会年代,孤儿寡母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庭磊的母亲带上年幼的庭磊翻山越岭,往鲤鱼漕方向逃荒。

           鲤鱼漕住着一位武将出身的胡来湖。母子二人逃荒到胡翁门前,声明要讨些吃的,如果有要请帮工的,也愿意帮人,只要能养活她们母子二人。当胡翁了解了庭磊母子的身世和遭遇后,深表同情,于是留下了母子俩。

           庭磊长到十八岁,来湖翁对他讲:“你本姓邹,现在己十八岁。常言道:男儿十八替父志。你是要姓邹呢?还是跟我姓胡呢?”庭磊回答:“感谢您这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我还是姓邹吧,就改名邹之胡可好?”来湖翁见庭磊很懂事,心中也很满意。第二天早饭之后,来湖翁从马房里牵出两匹马,父子二人骑着马在荒山野岭中转了一天。来湖翁对邹之胡讲:“今天我们转这一圈之内算一石二斗三升产的地方,今后就由你来耕种。该缴的皇粮由你完清。第一年,家里供你吃的。你的粮食种出来之后,就由你单独生活,成家立业。”

           第三天早饭之后,邹之胡抗起锄头,手拿弯刀,开始了在来湖祖划给他的土地上开垦荒地。据说,他转了两天,到处都是高大树木,茂密的森林,不知从哪儿下手。后来他转到一个地方。这儿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人多深的“活麻” 林。这“活麻” 虽然会蜇人,但总比高大的树林好砍些。于是之胡公就选择了这里开垦,开始了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

           几天之后,之胡公惊喜地发现林中有一座小瓦房。瓦房里的铁锅、镰刀、锄头等器具都锈坏了。还有一眼木板做成的粮仓,里面的黄谷还大部份是好的。至于这小瓦房的主人早已不知去向了。最初开垦时,每天之胡的母亲都要送来午饭。由于有了这仓黄谷,后来邹母只拿些菜、盐之类的东西就行了。从此,这个地点取名“瓦房嘴”,这个地名沿用至今。

                 邹之胡培修了瓦房嘴的小瓦房,开垦荒地种粮,后来又娶了姓张的女子为妻。生了五个男丁,取名:湖鼎、邦鼎、朝鼎、国鼎、玉鼎。据说之胡公年老后,去高家沟他的孙女婿黄金焕家耍人户,病死在他孙女婿家。被就近安葬在一个距鲤鱼漕20余里叫“玉椅山”的山上,至今人称“邹家坟”。      


           从“之胡公”在鲤鱼漕成家立业到现在,已历经了十五、六代,发展了一千多人口。遗憾的是与他们的先祖“大川”同时迁川的“二川”和“玉川”两兄弟的后人至今仍没有确切线索。鲤鱼漕邹氏的部分字派:思绍英名祖,庭和本勖忠。学高家声振,品修贤誉洪。(“名”字辈入川)若有吻合的族人,请与他们联系。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3-29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
    楼主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特别重要,必须纠正

    胡翁本名叫胡来瑚,不是胡来湖
    胡翁是鲤鱼槽胡氏先祖,是宋儒胡瑗的后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