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9|回复: 1

    筠连饮食业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17: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本帖最后由 为你变乖 于 2015-3-24 17:49 编辑

    饮食业

           民国时期,城镇饮食业由私人经营,农村在道路沿线设“幺花店”(饮食店),专卖“猫儿头”(米饭)、稀饭等熟食品供人食用。1951年第一次工商登记,县城有餐商46家,营业规模较大的有荣发园、复兴园、荣胜园、发祥园、树霖春、一品鲜、金华餐馆等饮食店。1955年县城发展到88家,其中:餐馆14家,面馆11户,甜食7家,腊味12家,粑粑店44家。1956年一部分改组公私合营饮食门市,大部分组成合作饮食店;少数腊味及粑粑店个体经营。60年代后,个体饮食业减少,公私合营形成以国营、集体经营为主的格局。“文革”中,搞“顾客自我服务”、“饮食大众化”,服务质量普遍下降。1978年改进服务态度 ,恢复“服务到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市场开放,县城和区乡场镇个体饮食业迅速发展,网点增多。1985年,全县饮食行业252户中:县城77户,农村175户,全年营业额217万元,比1978年上升205%。
         为提高饮食服务质量,使继承和发展传统川菜风味,1980~1985年,县内培训厨师2期,保送职工外地培训4期,共计70余名,经考试合格,由县政府批准发证的二级厨师3名,三级厨师9名。
    24.jpg
         筠连著名小吃,旧有水粉、黑凉粉、担担面、万抄手、范素面、侯猪儿粑和张月明灯影牛肉、清真五香牛肉、周二娘糍粑、豆豉巴等富有地方风味。1956年后,食品大众化,工艺有所忽视。80年代各种小吃,名目繁多,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3-24 18: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周二娘糍粑现在吃不斗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