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1|回复: 1

    (转)斯文在兹——筠连中学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7 11: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斯文在兹
    ——筠连中学赋
    云蒸霞蔚,黉门气象岿然;绛帐腾辉,九畹兰卉争妍。
    美焉轮哉,筠中之地!美焉奂哉,筠中之天!
    北望华阳,葱葱沃壤;南瞻六诏,莽莽云山。古意苍茫,气连乌蒙大野;维新骏骏,风接楚水云烟。高峰环拱,绿水萦洄;四山皆竹,一色相连(1)。此何地也?立县兮有唐,锡名兮筠连(2)。五万年前兮,文明肇创;秦归僰道兮,汉属南广(3)。文翁施教化,巴蜀好文章(4)。代相承继,蜀学比之齐鲁;其处虽僻,诗书礼乐腾芳(5)。洪武七年,首昌儒学;景阳书院,韩冕名扬(6)。声名文物,隆甲一域;乡贤名宦,元魁两榜。擅文艺,摄巍科,登显仕,载于邑乘,历历可详。家弦户诵,书声彻于途巷;士耐贫淡,礼教泽被田庄(7)。兴儒学,崇圣道,正人心,维世变,而郁郁乎边鄙之乡。
    时代兮更替,新学兮大倡。腾川书院,转为高等小学;乡镇要冲,敷设初等学堂。民国肇造,堂改为校(8)。卢沟炮响,血溅边荒。万众一心赴敌,筠州五千丁壮(9)。书生何以救国?人文化育乡邦。王令郑令(10),振臂倡建中学;绅民继踵,无不慷慨解囊。瑞荃县长(11),沿街劝募;引车卖浆,投币叮当。忠谟丝厂,郑沈盐商,爽然巨资,义行咏觞。艰难步履,何其壮矣!筚路蓝缕,千载流光!岁在庚辰,时维重阳(12)。筠连中学,于兹国难诞生;树根水源,从此浩浩汤汤。
    文庙奠基,文气敦敦。迁校禹王(13),整旧如新。圣也哉!巍巍学府,旧为赫赫夏禹之享殿;毓秀钟灵,深蕴公勇勤谨之精神。其地也,黛色参天,四围青山负郭;波光入户,一河绿水穿城。龙潭澄碧,渊渊学问之府;青峰十八,挺挺士林菁英。妙境冰壶非偶设,欲留清白励官箴(14)。更也者,魁星耸峙(15),若作人之范式;白塔凌云,若进取之旗旌!于是乎,拜鲁殿之灵光,访襄阳之耆宿;渝州招贤,叙府揽英;中大复旦,学识渊深(16)。集定水筠山之秀,融三才七曜之精。名师硕学,导诱循循。新知国故,玉振金声。焚膏继晷,月夜星晨。沐烽烟而夭矫,经霜雪以峥嵘。
    鼎新革故,历史揭开新页;雷震风吼,于兹续写新篇。时逢丙申,沐中熙熙来合;岁在戊戌,高中欣欣而办。十年红羊大劫,大浪淘沙;一朝改革开放,山河巨变。科学春天,苑囿姹紫嫣红;济济学子,奋步高峰竞攀。骥足腾骧,争向清华北大;霞飞浪卷,校园气象万千!时和景泰,筠商横行天下;向学求知,学子挤破门栏。决策者,眼观六合风云;执行者,日思规划长远。卜暮舂以拓校宇(17),挥热汗而建新园。规模兮雄伟,布局兮精严。门前淙淙定水,水流清冽;背后郁郁青山,山花烂漫。举目兮,城廓参差尽收眼底;遥瞻兮,乌蒙诸岭隐约云端。天造地设,校园两百余亩;楼峻堂高,教室百二十间。学舍典雅崇丽,苑圃风和日暖。莳花兮艺木,饰阁兮雕栏。粉墙迢递,兰桂时发幽芳;翠萝披拂,松竹掩映窗檐。鸟语花香,沁心脾而欲入仙境;长廊书画,传古韵以蒸腾两间。通观乎校园,或浑朴而古雅,或韶秀而澹远,或天然而可爱,或雕绘而满眼。丽也哉,有地皆锦绣,无时不烂漫。
    教学楼兮耸高,沐浴春风时雨;实验室兮隐密,探求物理精微。渡浩瀚之学海,攀书山之云梯。思接乎千载,视通兮万里。咳珠吐玉,滚滚滔滔者,教授之讲授课徒也;长吟短唱,谷应山鸣者,学子之颂诗读文也;加毛溪颊,点睛石眸者,师生之卧游山水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者,乐音之袅袅云天也;四野阒寂,秋虫雷鸣者,夜阑之研习进修也;若箭离弦,若鹰击天者,跑道球场之竞技也。日暮灯开,繁星万点;晨曦初透,健影翩跹。恍临阆苑,文光照彻天宇;疑到鸾坡,秀色绿遍山原。作育荃荪,景夺瀛洲秀色;神追石室,景行古圣先贤。嫏嬛丰盈,涵蕴周秦威仪,大唐气象;韦编三绝,研求生命奥秘,宇宙毫端。壮也哉,囊括兮中西学术,何论乎三坟五典!
    古人有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8)得天时地利兮独厚,拥人和造化兮传承。校风整肃,校训敦敦,学风端正,教风殷殷。励其志,树其德,笃其学,敏其行,学子身体而力行。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细致而精心。名师荟萃,履艰难以崛起;学子莘莘,乘鹏风而飞升。风雨春秋七十载,李白桃红满园春。鼎新兮社会,福祉兮苍生。既富兮方俗,人才兮蔚兴。菁华辈出,无不人中俊杰;万里抟摇,莫非展翅鹏鲲。盛矣哉!群星兮炳耀,杏苑兮熏馨。
    嗟夫哉!日月电掣星驰,觉人生之苦短;江河浪涌波推,唯寸阴之是竞。天下为公,匹夫有责。功惟自致,贤哲以效;业精于勤,习苦耐劳。不戚戚乎贫贱,一志而凝神;不汲汲乎富贵,潜心于妙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19)为天地兮立心,为生民兮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闯三峡,奔大海,滔滔定水;迎朝晖,送夕日,琅琅书声。英贤荟萃,黉宫弦歌盈耳;文脉流徽,筠山鸾凤和鸣。
    美乎哉,筠中!学海泛舟,云帆高举!
    壮乎哉,筠中!斯文在兹,虎啸龙吟!
    甲午孟春 初中五八级学生
    罗应涛撰文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注释】
    (1)“气连乌蒙大野”至“四山皆竹,一色相连”: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其地南通芒部,西控乌蒙,四山皆竹,一色相连,故名。”
    (2)“立县兮有唐”: 《康熙·叙州府志·筠连县·卷之一》:“ 筠连原属巴蜀。汉置定川塞。唐置筠州,武氏置定州。宋为筠、连覊縻二州。元立筠连州及定川县,寻废县,存州。明改今县,隶叙州府。”
    (3)五万年前,文明肇创;据近年考古,筠连县拱猪洞内,发现人类牙齿化石,证明此地五万年前即有人类居住。秦归僰道,汉属南广:《康熙·叙州府志·宜宾县·舆地》:“《禹贡》:‘梁州之域,古僰国。’汉武开西南彝,改僰道县。”《乾隆·筠连县志·建置沿革》:“汉犍为郡,南广县地。唐高祖置筠州,武氏置为定州,俱为羁縻,属戎州都督府。”
    (4)文翁施教化:文翁治蜀兴学,事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文翁,庐江舒人也。……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5)蜀学比于齐鲁:《汉书》:文翁兴学,“大化蜀地,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华阳国志》“学徒麟萃,蜀学比于齐鲁。”“其处虽僻”句:《康熙·叙州府志·筠连县·丁林声序》:“筠固叙南邑也。南邑有六,皆小邑也,筠独文教炳蔚,才贤郁兴,地褊而山溪甚秀,编户寥寥而士习弦诵,农勤耕耨,盖朴而文也。”
    (6)“洪武七年,首昌儒学”:《同治·筠连县志·卷之五·学校志》:“学宫在县西,明洪武七年建。”景阳书院,韩冕名扬:清·乾隆续修《筠连县志·卷二·学校·附书院》:“景阳书院,县东北隅,解元韩冕读书处。”
    (7)“家弦户诵”等句:《康熙·叙州府志·何源俊序》:筠连“壤接乌蒙,其处最僻,亦弹丸区耳,而山川多秀,人文蔚起。家弦户诵,书声彻途巷;其士耐贫而甘淡,礼教为先。
    (8)堂改为校:《民国·筠连县志·教育志》:“本县遂于(光绪)三十二年,改腾川书院为高等官立小学堂,复于海瀛、巡司、双河、大乐等处,先后设立初等学堂一所,是为今日各乡中心国民学校之始源。民初,改“堂”为“校”。”
    (9)五千丁壮:筠连县在抗日战争中,出征壮丁五千余人。
    (10)王令郑令:指县长王天泽、郑福源。瑞荃县长:山东人邱瑞荃。(以上据《筠连中学报》陈大轩《校史沧桑》)
    (11)忠谟丝厂:乡绅杨忠谟和腾川丝厂各捐资一万大洋兴校。郑沈盐商:本县盐商郑忠瑶、沈拜言每月捐款840元作办学经费。(以上据《筠连中学报》陈大轩《校史沧桑》)
    (12)岁在庚辰,时维重阳:《民国·筠连县志》:“民国二十九年,庚辰,一九四○年,……九月,成立县立中学。”
    (13)岁迁禹王:筠连中学在文庙只一年。为扩校招生,民国三十年即迁玉壶井畔之禹王宫。
    (14)“妙境”二句:引自《民国·筠连县志》清·黄应泰《玉壶井题碑诗》。
    (15)魁星耸峙:筠中门前,玉壶井上,旧有魁星阁,毁于文革之中。
    (16)“于是乎”以下:据《筠连中学报》陈大轩《校史沧桑》载,民国筠中教师,多为校长到渝、宜等地聘请;从当时教师履历表可查,所聘教师多为中央大学、中央技专、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济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毕业。
    (17)暮舂:《康熙·叙州府志·筠连县·山川》:“暮舂山,治南四里。古山麓,彝人暮舂谷于此。”
    (18)“玉在山”二句:见《荀子·劝学》。
    (19):“博學之”五句:出自《礼记·中庸》。
    (20)“為天地兮立心”四句:宋·张载语,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罗应涛:筠连县人,教授,曾任宜宾教院中文系主任,编辑出版《诗游bo国》等20余部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