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6.363636016845703px]沐英河(镇州河)巡礼 [size=16.363636016845703px]作者:曹取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县故犍为郡之属地也。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刘禅延熙中,分以为郡。导流汾关山,北流,有大涉水注之,水出南广县北流注入符黑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北魏郦道元《水经注》33卷《江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横亘于川滇边境的界山“大雪山”,是乌蒙山脉北段。它呈东西走向,长67公里,南北宽2——7公里。地跨川滇两省四县十九乡,主峰在筠连县解放乡(今属大雪山镇),海拔1777米。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怪石罗列,道路崎岖,迷途密布,神秘莫测。明代曾在这里铸钱的“钱厂坝”,明征南副将沐英曾在这里策划军机的“朱伯河坝”。成千上万老鸹聚居的“老鸹营”,千百猴子出没的“猴子岩”,既可驻兵又是水冲坝屏障的“营盘岭”(小雪山)……迷途密布的“九个包”,神秘恐怖的“黑倒角”……都是游人没有到过的地方。而水草丰盛的“海子坪”这延绵二三十里的沼泽,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提到的“大涉水”——沐英河(镇州河)的源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沐英河是长江一级支流“符黑水”(南广河)的重要支流,它由海子坪沼泽发源后,向北流经“花生基”阿屎坝时,穿行于古树参天,枯树筇枝密布的荒原中。它虽是宽不过丈余、水深盈尺的溪流,域类却包容了四季花草、珍贵动植物。溪水晶莹洁净,没有污染,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溪流一到山口,既已野马奔腾之势直泄千米山崖,形成雄伟的“沧白水瀑布”。1989年盛夏,笔者和李廷建(沐义小学退休教师)在李启信、李启栋陪同下去大雪山旅游考察。当天洪水满架,我们一到山下,似万马奔腾的轰鸣声直冲耳鼓,一股宏大的水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水流周围雾气弥漫,阳光与虹彩交相辉映。这时,我好像听到李白在高声吟唱他的《望庐山瀑布》: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size=16.363636016845703px]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沧白水瀑布”周围,既有筇竹、刺竹、罗汉竹、水竹、楠竹等形成的竹海,又有“珙桐”(鸽子树)、梭罗、猕猴桃(毛桃、光桃、鸡肠子)、竹荪、草药……木槐(一种食用蛙)……若沿瀑布攀藤附葛而上(现在以修成登山石梯),奇观、美景真可令人心旷神怡。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溪水在山下穿过竹林和乱石,流过“三岔水”,进入“水冲坝”,这里又别有洞天。“水冲坝”是雪山脚下万山丛中的小盆地。这里除聚居几十户李姓人家,还有商店和电厂。雪山之水从南向北沿盆地东边向北,再向西流去。溪水转弯处有一20公尺长2公尺高东西分布貌似飞龙的石埂,名“石龙埂”,“苕坝河”从“鱼井坝”、“苕坝”流出后,从这里纳入“雪山河”。河水潺潺西进,在“大地湾”(原解放乡乡镇府附近)接纳“磨刀溪”后继续西进,在“箭鱼洞”接纳鱼洞阴河水后,北进就是“五道河”。“五道河”是“大地湾”至“王家湾”这一河段的总称,“箭鱼洞”阴森恐怖,凉风习习,恰似一天然冷库。洞中密布二十几个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景点,实为理想的天然旅游避暑胜地。“五道河”河段充分显示了喀斯特地貌的特点,这里窄涧幽谷,千峰万壑,重岩叠嶂。或秀雅怡神,或飞瀑潺潺,或碧潭莹莹,或云雾塞谷,或天光一线,或山霞彩虹,或鸟唱虫鸣,可算千奇百怪。源自王场附近,流经“春鱼朝井”、“夏鸠饮泉”、“秋鹰聚会”、“冬燕宿岩”四景的“棉布埂”后的“青山沟”,就在“王家湾”纳入“五道河”。这时,来自大雪山的泉水已成浩浩荡荡的大河,直向“两江口”流去.从“棉布埂”、“王家湾”到“两江口”直至落木柔是筠连县少有的、水源充足的肥田沃土。从“救官坪”附近发源的“烂坝河”纳入“两江口”后,浩浩荡荡的雪山河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涉水”。它以充盈的水量北流,从落木柔场后岩下经“顺井山”进入“楠木桥”。它在落木柔和“楠木桥”之间接纳来自团林的“安药沟”后,“大涉水”流量更大了,“楠木桥”至“石鹅塘”之间是一片乱石丛,这里不但有如“三十里江门”或名闻中外的“小三峡”一样的陡岩峡谷,还有远近闻名的“穆瓦寨”和“石笋”。若遇洪水季节,这里真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到“石鹅塘”,河水突然安静下来,河畔的“鲤龙坝”和“沙嘴”又显现渔、樵、耕、读共唱和谐的太平景象。源自“金子沟”和“鱼仓口”的“沙坝子河”就在“沙嘴”附近纳入“大涉水”(沐英河)。
[size=16.363636016845703px]从“石鹅塘”至“沙嘴”的东南岸山脚下,就是古“羁糜高州”所在地。现在的镇州则是“羁糜高州”的“烟墩”(烽火台)和“徙西县”旧址(徙西县的辖地就是民国时期沐爱县的地盘)。民国时期镇州杏坛精英罗衡章的《镇州竹枝词》描述了“大涉水”(沐英河)沿岸的镇州风光:
[size=16.363636016845703px]镇州旧址徙西城,近水遥山最可人;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昔年遗址今尚在,尚有“校场”与“烟墩”。 [size=16.363636016845703px]“烟墩”包上翘首看,层岩叠嶂“九龙山”;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印把”高悬“官仓”外,遥遥相望有“桅杆”。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桅杆”坳口“大营盘”,万仞高峰插云端; [size=16.363636016845703px]自古天然为屏障,凭空一眺“官冒山”。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官冒山”横百里长,巍巍天险似东墙; [size=16.363636016845703px]骚人墨客游乐地,泛舟垂钓“石鹅塘”。 [size=16.363636016845703px]“石鹅”洞口水潺潺,沿江岸芷与汀兰;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川滇往来交通线,云集船筏在“花滩”。 [size=16.363636016845703px]“花滩”上游“水倒流”,两旁“狮子”滚“绣球”;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回顾“天窝”垂万丈,“二龙抢宝”镇江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江流滚滚“小溪”会,“母猪”饮水戏“骑龙”;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双河店”上观美景,无愧“黑水”一支流。
[size=16.363636016845703px]镇州不但是古“羁糜高州”和“徙西县”的治在地,还是沐英河(大涉水或镇州河)漕运的起点。直到1970年代,“花滩子”都是竹筏运输的集散地。从“花滩子”顺流而下两三公里的东岸就是“二龙抢宝”,两条像张开大口的巨龙样之山梁顺坡而下,两个“龙口”对咬一个似“宝”的圆山包,“小龙沟”就在这里纳入沐英河。西岸半山是川滇道(南夷道)上有名的“母猪嘴”。从此向沐英方向行500米是“斯里嘴”处的“双河店”纳入沐英河。“双河店”在“小溪沟”和沐英河会合处沐爱一侧河岸上,这是沐英河上重要的漕运码头。“双河店”至镇州通竹筏,“双河店”以下通5吨以下木船。民国前期,专卖部门供应高县定边乡(原五区)的官盐,就用盐船运到这里,再用人工运到各销售点出售。“双河店”是一向五开间穿梪木结构杉皮屋面平房,解放初才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从“双河店”逆“小溪沟”上行500米就是沐爱南大门“福寿桥”。“沐英河”流过“双河店”,经“罗锅滩”、“倒竹号”、“黄桷塘”、“黄桷滩”后就到沐爱的东大门“沐英塘渡口”。这里是明朝征南副将沐英“出奇兵”偷渡大雪山途中,进军和驻留沐爱时的主要纪念地之一。巨大的榕树,巍峨的“王爷庙”和靠岸的船筏,对河两岸几处巨大的货栈显示着明、清及民国时期这里的繁荣。“沐英塘渡口”下游200米处东岸的“穿心店”是“宋家沟”纳入沐英河处,这里有油房和堆店,河对面下游50米处更有“习武坝河”纳入。再下游500米是“庙颈子”,源于“黑洞”的“黑洞沟”及镇州万家山的“许家沟”会合成“红盐溪沟”后在这里纳入沐英河。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庙颈子”下游公里许是沐爱又一东大门“阳家河渡口”,“邓家湾小溪”在这里纳入沐英河。接下来是野鸭出没的“大龙塘”,再下去就是“门槛滩”、“桑家沟”从这里纳入沐英河。“门槛滩”下游公里许是“天台寺”,“琵琶沟”在此纳入沐英河。“天台寺”规模虽小,却藏有许多佛经刻版,经常有六七个游方僧人在此挂单。“天台寺渡口”是沐爱通乐义上罗,老堡寨的重要通道。“落剑坝”不但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民国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矿冶系、重庆大学矿冶系主任余铭翊的同班同学冯永年先生最初经蔡元培引荐和德国人 爱德在上海开办黄砱厂。两人意见分歧后冯先生离沪回川,在重庆朝天门开办火电厂。继而到杨森的兵工厂任工程师,终因不善处官场愤而回到宜宾。在父亲冯子均(前请举人,川汉铁路股东之一)支持下,沿符黑水作地质考查,从而发现这里的煤炭资源并开办“大海子炭厂”(解放后的公私合营新华煤矿),“蒲潭沟”从这里纳入沐英河。“落箭坝”下游公里许是“新场”(维新街),再下去是“粑粑店”。这一带是沐英河流域经济较繁荣地区,水火(煤)俱全,田土肥沃。历史上又是古“南广郡”的南面屏障。沐英河流过“粑粑店”后,在“两河口”纳入“符黑水”(南广河)。古“南夷道”从南广出发沿“符黑水”逆水而上,经“傅家坝”从“两河口”过渡后,再沿沐英河逆水而上,经“新场”、“落箭坝”、“沐爱坡”越沐爱,经镇州、落木柔跨大雪山,经镇雄到贵州毕节的。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公路运输的繁荣,漕运发达的沐英河才淡出人们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