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337,2250]禁止外链[/img]
[img=1487,2190]禁止外链[/img]
[img=1499,2334]禁止外链[/img]
四川筠连县档案馆发现专供四川苗族使用的《川苗福音诗》。据四川省民族学会苗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成介绍,这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用柏格里苗文翻译铅印《川苗福音诗》是目前发现的有关基督宗教在四川苗族地区活动的最早期文献,在四川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img]禁止外链[/img]
《川苗福音诗》(图:中新网)
王成和筠连县苗学会有关人员在筠连县档案馆整理、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基督宗教石门坎循道公会1935年用柏格里苗文翻译铅印的专供四川苗族使用的《川苗福音诗》,该书32开68页,字迹规整,印制精美,保存完好。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基督宗教由黔西北、滇东北逐渐移到川南地区的苗族村寨,今宜泸两市南部五县(靠近贵州、云南两省)苗族地区均有基督宗教活动(据贵州民族学院陈洁《论基督教在贵州苗族地区的传播及影响》中记述:川南白苗的信教人数约1000余户3000余人),宜宾市三县(筠连县、珙县、兴文)主要属于以柏格里为首的循道公会。
循道公会为使基督宗教教义内容得到广泛传播而推行了民族化进程,1905年,柏格里与苗族杨雅各、张约翰、汉族李斯提反(李国镇)以石门坎苗族苗语为基准音,用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文字,俗称柏格里苗文、坡拉字母苗文、老苗文(1956年10月“全国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时改名“川滇黔方言滇东北次方言苗文”进行推广至今)。
坡拉字母苗文创立后,柏格里即用这种文字翻译了《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柏格里死后,杨雅各、英籍牧师王惠民等人又翻译了《新约全书》,这些译书当时遍及川滇黔交境苗族地区。1935年,云南镇雄发达苗族杨明清,用这套苗文专门为四川、云南(威信)苗族翻译了石门坎循道会英籍牧师王惠民主编的《川苗福音诗》,作为当时川滇黔次方言的苗民学习基督宗教知识的教材,供当时的高县鲁班山光华小学、圪蔸坝光华小学、珙县王武寨光华小学等使用。
筠连县档案馆珍藏的这本《川苗福音诗》系筠连县已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府副县长、政协副主席艾新华(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赠送的,他在当时属于高县的邱家山光华小学读书用的教材,后捐献给筠连县档案馆收藏。(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