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曹雪芹身世的更正 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现在好多人物介绍的文章都把曹寅说成是曹雪芹的祖父,并认为 曹雪芹是曹顒或曹頫的儿子,其实都搞错了。 曹雪芹名“霑”字“雪芹”,又字“芹圃”,清初“汉军正白旗”人。他是河北丰润三任知府曹鼎望的嫡孙,曹鋡的儿子。他祖藉河北丰润,自幼寄养在伯祖父曹寅家,所以成了曹寅家的成员。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 史学家和红学家都誤认为他是曹顒或曹頫的儿子。其实他们的身世和血缘关系为: 曹雪芹的五世祖(太高组)是曹锡远(或曹世远);高祖父曹振彦;曾祖父曹玺;曹玺生曹寅、曹荃和曹雪芹的祖父曹鼎望;曹寅生曹顒、曹荃生頫,曹鼎望生曹鋡,因为曹寅和清圣祖康熙皇帝是青梅竹马的“铁哥们”,曹寅死后,康熙皇帝诏命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但曹顒仅仅三年又死了,康熙皇帝特命将曹荃之子曹頫过继到曹寅名下,继承“江宁织造”。而曹鼎望一直把儿子曹鋡和孙子曹霑寄养在“江宁织造”署。这么多年来,众多史学家和红学家都人云亦云、没有人深究,只有周汝昌和杨向奎两人注意查阅他们的《族谱》。 曹雪芹祖上世居辽阳,他的太高组曹锡远(曹世远)早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90年前后)就进入沈阳的官场,曹家也就在此时徙居沈阳。清太祖努尔哈赤攻陷沈阳并建立国家后,曹锡远被俘,成为最早的汉族满清臣民。清太祖天命元年(明神宗万历43年、公元1616年)定“八旗”之制——最初只设“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后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篮”四旗,完整“八旗”之制。“八旗”是一种兵民结合的组织。 “八旗”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把归附早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旗营”,是表示亲信。所以所谓“八旗”,实际上有“24旗”。在24旗中,“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叫做“内府三旗”或“上三旗”,在“旗营”中最高贵。 设立“八旗”制以后,曹锡远成为“汉军正白旗”的“包衣”。明思宗崇祯年间(公元1643年前后)他的儿子曹振彦随多尔衮领兵入关,并任“八旗兵”头目。清世祖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因军功历任“知州”、“知府”和“盐运使”。曹振彦之子曹玺任“御前二等带刀侍卫”期间,他的妻子孙氏被选为皇子爱心觉罗、玄烨的奶妈。从此、曹家与皇室建立了特殊关系。继而被任命为“江宁织造”,不久升任“工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建设部部长),诰封“光禄大夫”。官居正一品。曹玺的儿子曹寅童年即为玄烨的“侍读”,所以他们俩很自然的成为“铁哥们”。玄烨即帝位后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十九岁的曹寅即为“御前四等带到侍卫”、“正白旗左领”、“内务府填刑司郎中”。乃父升任“工部尚书”后,曹寅即继任“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清圣祖康熙五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档康熙皇帝在“江宁织造署”会见曹寅母亲孙氏时、还亲热的说:“这是我家老人哩”。由此可见,曹家和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曹寅工诗能文,著《栋亭诗抄》和《传奇》两种。并受皇家委托、主持编印《全唐诗》。“江宁织造”虽然只是为皇家采办织造衣料杂物的机构,却承担着监督考察江南吏治民情的任务,有权直接向皇帝上密折。康熙51年(公元1712年)曹寅逝世后,康熙皇帝十分悲痛,特颁旨命曹寅独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曹顒虽然是文武全才,但继任“江宁织造”仅三年就英年早逝,康熙皇帝更加悲痛,因曹顒无子,康熙皇帝特命将曹荃之子曹頫过继到曹寅名下,继任“江宁织造”。 曹雪芹世家本是“汉军正白旗”人,因他的高祖、曾祖和伯祖父都为满清王朝立下赫赫战功,曾祖母成为康熙皇帝奶妈后,曹家受到皇室的信任和器重。特别是曹寅担任“汉军正白旗”左领和内务府官职后,曹家很自然的进入“内府三旗”行列。清圣祖康熙60年(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四皇子爱心觉罗、胤祯经过激烈的争斗取得皇位,他就是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祯的好多政敌都与曹家往来密切,他掌权后,为咯清除政敌,曹建很自然地成了打击对象。清世宗雍正5年(公元1727年)曹家被查抄,主要成员下狱。从此、蝉联三代四任“江宁织造”的曹家开始没落。 曹雪芹大约生于清圣祖康熙54年(公元1763年),逝于清高宗乾隆28年(公元1763年),他短暂的48年人生经历了曹家从极盛到衰败的过程。其中有12年,即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秦淮河边度过的。他熟知封建官场内幕,后半生又经历了穷困潦倒和饥寒交迫,以及老年丧子的悲痛。所以能够创造出“贾雨村”和“甄士隐”这样的人物,并能写出堪称我国近代文学最高峰的《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的描写,反映了曹雪芹的童年和少年过着富贵工资的生活。清世宗雍正5年(公元1727年)曹家被查抄后,他随家人搬到北京,在崇文门附近居住。大约在清高宗乾隆21年(公元1756年)离开北京市区,搬到西郊山区居住。这是他41岁,这段时间的生活状况,可以从他的好友爱新觉罗。敦诚和爱新觉罗、敦敏与他的赠答诗看出来: 乾隆27年(公元1757年)爱新觉罗、敦敏《赠芹圃》: “碧水青山曲径斜,薜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新仇旧恨知多少?一醉白眼斜。 乾隆26年(公元176年)爱新觉罗、敦诚《赠曹雪芹》: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賒。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田家。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何人肯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张宜泉《赠芹溪居士》: 爱将笔墨逞风流,卢结西郊别样幽。门外青山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羮调未羨青莲宠,苑名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曹雪芹晚年生活贫穷痛苦,而且一卖画为生。但很有骨气,拒不向权贵摇尾乞怜。爱新觉罗、敦诚《寄怀曹雪芹》写道:“残羮冷灸有德色,不弱著书黄叶村”。可以看出,他虽然处境艰难,却不忘发奋著书。他医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他生命的结晶《红楼梦》上。《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玉缘》,公自云一名《情僧录.》、或名《金陵十二钗》,又名《风月宝鉴》。次数已经问世,评论、注解部下百余种,引起我国文坛的最大关注。它是武功文坛的最高峰。
曹雪芹以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刻了解、和自身的经历,与清高宗乾隆22年(公元1757年)写成了《红楼梦》,他在该书《凡例》中说:“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乾隆27年(公元1762年)曹雪芹殇子,沉痛的精神打击使他伤残成疾,。就在第二年,他品炳无医5,无疾而终,享年仅4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