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5|回复: 0

    古代官署对联和做官的道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1 0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沫染mr 于 2015-7-31 09:59 编辑

    古代官署对联和做官的道德
    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一般人只知道做官可以发财,可以光宗耀祖;有这种思想的人看来,当了官可以为所欲为。当今社会之所以腐败横行而且前赴后继,说明也的确有这类混进官场的人渣这样认识。为什么官场中会有这类败类?因为极左思潮和“造反有理”指导下,流氓无产者出身的人就是这样的认识。这些人道德沦丧,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改革开放以来,好多科学家、作家、编辑在传媒发表了很多道德文章,更有人公开了做官的“官箴”,大家才知道,原来做官也有做官的道德规范。

           其实一个新官上任,万民拭目3,是廉?是贪?是愚?是贤?古代没有发表“施政演说”的机会和习惯,而且长篇文章也不方便。从宋朝起,就开始在官署衙门撰写对联用以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和政愿。一幅对联言简意深,不但醒目,换可以永久保存。到明代就很多见;到清代则几乎成了各级官衙普遍的故事了。大家十分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公堂对联,正式这种风尚的真实写照。

           南宋时有个余玠,在四川官场政绩卓著,晚年官拜兵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资政殿大学士。那时的四川,外有蒙古铁骑压境,内有贪官盗匪横行,政事衰颓,民不聊生,岁的上事一个“老大难”地区。宋神宗派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宋史,余玠传》说他“受命之初,槪然以十年内手挈全蜀还之罪庭而自许”。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自题对联: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门楣:靠实功夫

           对联表明他肩负重任,脚踏实地,以十年为期,治安全蜀的决心和意志,下车伊始,就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他还设“招贤馆”接待来访的各界人士,但因事务繁忙,又是需要来访者略等,便在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老子亦常来侍候;        诸公聊复忍斯须。

           联语诙谐亲昵。“老子”是谑称,非自傲之词。他的精神感动了人,“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对治蜀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冉氏兄弟的建议,就是受他的感召而提出的。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每赴新任,都要用两个人杠两块高足牌作为行进队伍的前导,两块木牌上写成衣服对联:
    求通民情;        愿闻己过 。

           这是以民主作风何调查研究来要求自己。后来林则徐江苏廉访使时,就曾把这幅对联写在官署的大门上。

           清代宁波府郡署有一任太守写过 如下的对联: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徇。

           表示自己重职守,勤政事,兴群言,慎举措的作风。

           官署对联有如就职宣言或施政纲领,也就是自我奉行的做官道德。粑它公之于众,是为了让群众监督,也可以争取群众支持。

    古人的做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有五种内容:
    (1),不贪不賄:明孝宗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为:
        任于朝着,以馈送及门为耻;        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

            嘉靖年间有位叫钱岦的籓司参议,令所属官衙都要贴如下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南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上联直刺那些爱钻钱眼的贪官污吏,下联则说明官爱民与民爱官的关系。还有一则是:
    阳奉阴违,天佑有难遮之眼;        民穷财尽,地无可刮中皮。

            写得俏皮,也包含对前任官吏的揭露。

    (2),爱民如子:清代作诗有些名望的余小霞任三防主薄时,官署对联为:
    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他第二次出任大滩司巡检时,他的公堂上有银联曰:
    八载重来,民情爱我如当日;        以枝乃借,山色迎人似旧时。

            看来他和任职地的老百姓还是有些感情的,并为此感到自豪。他为桂林知府写的仪门对联也很有名: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那些想徇私舞弊的人看到了,免不了要心寒腿软。

    (3),法严法慎:清代古文学家吕潢遭冤狱十五年,昭雪后人浙江庆元县知县,他的大堂对联立意是:我不判错案,你也别错告人: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了自家。

            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权益甚大。他的道署对联就是要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对联写得也很艺术:
    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 ;
    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4),克己奉公:清代赵慎畛从政清廉、体恤额民情,官至云贵总督,他的桂林府衙对联为,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题,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又如:        但愿民安如堵;        何妨署冷如冰?
                               人重官,非官重人;        德胜才,勿才胜德。

    (5),政绩昭然:清代工部尚书彭元瑞先任浙江督学时,门联为: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        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他的意思是要多培养人才。梁上国任奉天府承时,官署对联时:
    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
    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

            他以端正社会风气,选拔才识之士为己任。清代大学者阮元称赞过的山东臬署(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的对联:
    晏婴齐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
    孔子鲁司寇,无颂当为百世师。

            其指导思想是要减少诉讼案件,才是臬署的目标。又如:
    四野桑麻,不羡河阳花作县;        一腔冰雪,偏叫寒谷黍知春。
            是表示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对联。古时候地方酷吏有被老百姓赶走活杀死的,群众会说他们损阴德,咒骂他们断子绝孙或子女残废。看起来群众舆论很其作用,有的对联就以此为内容,作为对自己的警戒。有一个叫汪辉祖的就撰写了如下一幅对联:
    官名父母需慈爱;        家有儿孙望久长。

            清代山东省金乡县县令王玉池这样提醒自己: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这种用对联当做施政纲领,对建立哦威信、贯彻政令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清代武承谟任无锡县令,在接印前一天就悬挂了四幅对联作安民告示。

    在县衙照壁上的是:
    网违道,网咈民,真正公平,心斯无祚;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头门上的对联:
    视民如伤,锡邑苍生皆 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仪们上的对联:
    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才而用;
    医可喻政,硝磺独剂,有时投下,看病何如。
    大堂上的对联是: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语露冷锋,话带刀音,好人感到快意,歹徒觉得无情。巨谁,这些对联一贴出,“四乡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衙者,皆悚息危惧,有避至他省者”。
    这比当今好多衙门钱张挂几幅桃花连篇的横幅有力得多。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