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文豪杨升庵与筠连白鹤寨的故事 作者:周玉杰
杨升庵,一个“以博洽冠一时”充满传奇与悲壮的文化人,与白鹤结下不解之缘;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筠连白鹤寨的由来联系在一起。
杨升庵,名慎,字用修,号升庵,成都市新都县人。明朝三百年来四川唯一状元,大文学家,著有《升庵集》。杨升庵自幼承家学,其祖父杨春、父亲杨廷和为进士,均在朝廷做官。杨廷和位居大学士(丞相)。杨升庵点评三国之词作为后来刊印《三国演义》的人作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临江仙》)而誉满中华。
杨升庵自幼天资聪慧,记忆奇绝,十二岁那年在新都龙门山下的白鹤岛得其祖父杨春秘密真传《易经》,便与白鹤结下情节。白鹤,古代传说为仙禽,是神仙坐骑上天之神物,又寓有“延年益寿,或寿鹤千年、富贵长寿”之意。白鹤在帝王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作为相当高的品级官员才能用白鹤做衣物装饰图案。杨升庵从小在离家不远的白鹤岛长大,该岛形如太极图中阴鱼的白“鱼眼”时逢阳生万物,白鹤成群迂回上空,紫气充盈于岛上。杨升庵在祖父的秘传中如痴如醉,伴着炉烟缭绕,仙气荡生……如此之状被岛外的人们发现,谓有文曲星下凡,新都将有富贵文豪出现之兆。
杨升庵饱读经学,24岁在京城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修撰,位列朝班。嘉靖三年,37岁的杨升庵因号召群臣廷议大礼一事触怒嘉靖皇帝两次遭廷杖险些丧命,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相当于现在的保山军分区司令员)。
1526年(嘉靖五年)春,杨升庵惊闻其父杨廷和病重,向皇帝奏表乞准返蜀。这是他离乡谪戍后第一次回家,又是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匹马间道,疾驰有日,从朱提郡(昭通)乌蒙山经大关县石门关进入蜀地老鸦滩(今云南盐津渡)过关河转道白羊坳到筠连县丰乐驿站(即今塘坝乡),进入水塘铺(筠连镇水塘村)在一家酒店安马劳墩,守军见将军风尘仆仆的,奉上了贡茶(大叶茶)后,精神稍作休整。见“一川筠竹临风雨,山野僰童起笛花”之美景,印证了感怀自己《怀归》和《归途始发》的诗句,触景生情写下了见证当时风云变幻的《老鸦林谣》:“金拆声相闻,九哨连连矗云起。老鸦革其音,水塘复清泚。商歌旅舞一千里,云谁之思郝御史。老鸦林水塘,铺夷寇刼商。断行路,人不行,蔓草荒,官道变为蛇虺场。今日再逢太平日,冷场来往由康庄。何年始,昔年巳酉今壬子竹。”
水塘铺的守军知杨升庵精通《易经》,邀请杨状元看看定川的两岸,听说筠连在景泰年间就有官知州的解元韩冕属此邑之人,便在定川形如“S”的地方目视了许久,那是天然太极阴阳图,见白鹤神禽不断成群集结在“S”处的两岸嬉戏,不时的发出“高寿”的声音,不禁想起十二岁时祖父在白鹤岛传授《易经》来,竟潸然泪下。思亲想家之念,无以言表。在眼前突然发现有一山形像传说中的王母一样,听守军士兵说:“对面是王母寨,寨子里有座火星山,其山上建有“王母庙”,能见王母真身,传言王母曾下凡间在定川中洗头,此间之水潭占有灵气”。说着说着,见天色大变,春晴之菁华,现紫气回荡,突生奇雨,宛如香花飞舞,现彩虹三道,白鹤上扬其贺,天降祥瑞。杨升庵与随从在守士的引路下,速过石板桥前往火星山祭拜王母,许佑其父安康!祭拜完毕,前往筠连县衙,邀见韩冕门生,闻都掌蛮聚义,转道走南广水路不通,从“萝棡列哨谁传箭,高珙孤城只闭关”的诗句和所作《高县义士行》,得知杨升庵出筠连从凌云关隘经高县转珙县入叙府回新都,拜见其父杨廷和。父子相见之后,杨廷和之病在一家喜悦和谐中不治而康愈,被传为神事。
自此以后,成千上万的白鹤栖息繁衍于此。后人为纪念杨升庵与筠连白鹤的情结,把他所到过白鹤栖息的地方改名为了白鹤寨,寓意祥瑞、富贵、长寿之寨,即今天的白鹤村。而当年杨升庵所拜祭的王母庙已经风雨无存,只剩下火星山上的遗迹待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