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剿共? ——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一些外人不知的历史 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蒋介石从1915年至1972年,写了57年的日记。他离开人世后,他的日记储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由宋子安的二儿媳——宋仲虎夫人曹琍璇女士管理。解密并向社会开放后,大陆也有历史学家持手续前去该院查看阅读。我有幸从网友《沉香的空间》阅读到她转载新加坡网友“民族英雄蒋公中正”的日志《蒋中正日记揭露为什么剿共》,结合前几年在《炎黄春秋》读到的有关史料,及2000年的几本《民国春秋》史料,写出这篇短文,供研读中国近、现代历史参考。 “攘外必先安内”这个口号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一般人都认为是蒋介石提出来的。我们中国大陆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上也是这样写的。这个口号的意思是说,在有外敌入侵的时候,首先要消除地方军阀(这是最主要的)和红军的“叛乱”,然后再全力对外。正因为这样,大陆历史课本便堂而皇之的把它戴到蒋介石的头上,成为他打内战和“反共”的“标签”。其实,“攘外必先安内”这个口号并不是蒋介石提出来的,而是军阀石友三首先提出来的;石友三何许人?石友三字汉章,原系西北军悍将——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他作战英勇、累建奇功,但其人生性狡诈,反复无常。民国18年(公元1929年)4月、蒋介石讨伐冯玉祥的战争爆发后,冯玉祥麾下的韩复渠被蒋介石收买,他便联络石友三、马鸿逵共同反冯投蒋。韩复榘被蒋介石委任为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同时,石友三被委任为安徽省主席。 民国18年(公元1929年)5月,爆发了“中东路事件”。起因是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召开“共产宣传大会”,哈尔冰地方当局在领事馆搜出一些“宣传赤化”的文件,东北当局命令中东路中方理事长吕荣寰要求苏方铁路局张:“以后局长发布命令,均需由局长和中方局长共同签字,车务、机务、财务、电务各处原设苏方处长均交由中方副处长管理”。7月11日,中东路中方理事长吕荣寰命令:“对于中东路进行紧急处置”,停止了苏方正副局长职务,派出中方副局长暂代局长职务。并以反抗命令为理由遣返59名苏方铁路员工出境,中、苏矛盾冲突陡然升级。 7月13日,苏联政府想中国国民政府发出照会,声明愿意以和平谈判解决中东路问题,并提出三项建议:(1),从速召开会议解决中东路问题:(2),中国方面应立即取消对改路之专制行为;(3),从速释放被拘捕之苏方人员,停止排苏行动。照会还警告中国必须顾忌拒绝此项提议后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并限三日内答复。 7余16日,中国外交部复照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告知中东路之处置“纯属阻止骚乱治安事件之突发目的,不得已而有此权宜之处置”。 7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照会中国驻苏联代办夏维菘、宣布与中国绝交:“中国政府否决苏联三条和平建议,用友善态度调解中东铁路争执问题之方法业已磬尽,苏联政府不得已采取下列方法:(1)召回苏联在华全体外交官、领事及商务代办;(2),召回苏联政府任命之中东路全体职员;(3),停止中苏简全部铁路交通;(4).命令驻苏中国外交官、领事即时离开苏联国境。重蹈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强硬手段。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致电张学良,告以对中东路事件之方针:务须保我主权、不受其胁迫,惟中俄接壤,面亘万历,狡谋侵占,不可不防”。7月20日,蒋介石致全国将士电:“舍一致对俄以外无路”。 9月7日晨,苏军3000人向绥芬河、马桥河之间的东北军进攻,东北军坦克车队开往绥芬河增援,次日苏军退去。 9月9日苏军猛攻满洲里附近的东北军,激战一天,被中国军队击退。10月5日,苏军骑兵向满洲里发动进攻,至次日凌晨2时,东北军再度击退苏军。11日。苏军在同江与东北军激战;次日,苏军陆。海、空配合,袭击三江口,占领同江,东北舰队“江平”、“江安”、“江泰”三艘军舰被击沉。11月17日晨,苏军大举进攻满洲里及扎兰诺尔,与东北军17旅韩光第部激战,19日苏军攻占扎兰诺尔,旅长韩光第、团长林选青相继阵亡,团长张季英重伤自杀。20日、苏军攻占满洲里,守军梁忠甲旅被包围,梁忠甲被俘,不几天,海拉尔失守。东北军的惨败,震惊了全国上下,柜俄呼声形成一股浪潮。 而此时,国内蒋介石为统一全国而与各派军阀的内战正酣,10月、蒋介石与宋哲元等部大战;11月、蒋介石与桂系和张发奎开战。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调石友三部从蚌埠南下浦口,转到广东去打张发奎。石友三认为蒋介石“不地道”,很不情愿地调24师纳尼啊浦口,侯船前往广东。这时、唐生智已经接受汪精卫的调遣,暗中联络反蒋。石友三盛行多疑,听了唐生智的使者袁华选的挑拨,大骂蒋介石“不仗义”,随即命令炮兵向南京下关进行炮轰,然后拔寨被逃。一时间谣言四起,南京城一片恐慌,蒋介石身边没有兵力,南京城里只有一个宪兵团和军校的几千学生。他急令驻上海的熊式辉第五师过江追击,并令中央军56师刘和鼎部截击石友三。迫使石友三于民国18年(公元1929年)12月3日在蚌埠发出通电,并在通电中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不幸数月以来,兵戈迭见,始而长江,继而西北,,,,,,实足贻我中华民族之奇辱。,,,,,抑有进者,攘外必先安内,而政治修明......”石友三见形势对己不利,便请求西北军旧部长官、时任青岛市师长的马福祥和任清乡督办的李鸣钟出面斡旋,他本人也通电表示支持中央,拥护蒋介石。1930年1月20日蒋介石复任命石友三为河南清乡总指挥,归韩复榘节制,石友三部开往河南,反蒋之事遂告结束。 蒋介石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讲话,最早的应该是民国20年(公元1931年)7月23日在南昌行营发出的《告全国同胞书》:“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辱”。同年“九、 一八”事件爆发后,全国要求抗日如大海怒涛,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外交部长的宣誓大会上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当然,石友三提出的“攘外”是指民国18年(公元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安内”是指平息当时的新军阀之间的战争;息争罢战就是“安内”。,蒋介石的“攘外”,是指日本对华的侵略,“安内”是既要平息军阀内战,又要剿灭武装割据的红军。 1920年代,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实施“联俄、容共”策略,实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但是国、共两党很快反目成仇;也正是这个期间,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透过现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能够了解更多国共两党关系的秘密,了解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前后后的复杂情况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一开始两党是合作兄弟,到后来成为敌人,更因为一系列事件而反目成仇、最后促成两党决裂。其中最早的事件就是“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年轻时候是左派,非常向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常阅读马列的书,和很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民国12年(公元1923年)他率团访问莫斯科,但那次访问对他来说,是很深刻的心灵之旅。他看到的实际情况和书上读到的很不符合,在他的日记里对这次出访有很多反思;他和好友廖仲恺通信中说:“不是说社会主义是工人的天堂吗?但工人的生活并不好;不是说世界各民族都一律平等吗?但在莫斯科杉树民族却受到歧视......”。尽管如此,他还是支持孙中山联俄、容共。在国民党内,孙中山信任的人中,懂军事的只有蒋介石和许崇智。许崇智不愿意办军校,想带兵,蒋介石就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这时他是很支持孙中山联俄、容共的。正因为他在国民党内仅仅是“黄埔军校”校长,在党内的分量和权利是不够的。孙中山去世后,他要继承孙中山的遗志进行北伐,可是当时的苏联顾问季山嘉不赞成北伐,他们争执到恶语相加和拍桌子的地步。那时汪精卫是党内名义上的领导人,他是倾向于季山嘉的。在黄埔军校里有国民党的左派和右派和共产党,各派势力的明争暗斗让蒋介石不安和矛盾,有人就利用他的不安和矛盾制造事端和造谣。从“中山舰事件”前两个星期的日记看出,蒋介石非常惶惑、恐惧、忧伤,甚至2月16日的日记看出他想到自杀。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对中山舰的调动产生怀疑,认为是共产党要发动兵变,便下令扣押舰长李之龙(共产党员),并派兵包围了共产党和苏联顾问机关。扣押了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的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当时蒋介石认为共产党会和国民党中的“左派”携手发动针对他的兵变。我们在中学读过的大陆历史教科书中认定,是蒋介石有意制造的,借机消除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的阴谋事件,几十年后的今天,许多事实都证明完全是误会。 实际情况是,中山舰当天到了黄埔、又回到广州,一直没有熄火的原因是有外国商队要来参观。但因为事前蒋介石已经有很多疑慮、而且非常不安;偏偏当天汪精卫接联三次给蒋介石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去俄国。蒋介石因为当时在国民党内羽毛未丰,本想退让,所以曾经谁出“到俄国去修养岁了”。在当天的《蒋介石日记》写道:“,,,,,,某人一日三次问我什么时候去俄国,,,,,,”加上当晚中山舰不熄火,所以他觉得奇怪,“是不是想半夜把我虏到海参威去”?他的疑虑进一步加重。实际上12月19日那天,蒋介石、陈立夫和陈立夫的密室一起买好了回汕头的船票,他们的车子已经开往码头。在路上陈立夫问他:“我们为什么要退让?我们为什么要屈服?,,,,,,”后来他想到,既然要革命,难道还怕死?所以有把车子开了回来进行布置,第二天清晨就把中山舰的人都抓起来了,把俄国顾问季山嘉也捡拾起来。第二天汪精卫发现这个事情大怒,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来蒋介石发现是误会,就把人都放了,“中山舰事件”真相就是如此。 当然、客观的说,经过“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和政府中的地位,这恐怕是中共要说是他发动的的原因,但历史就是历史,不是揣摩推测能够定论的。 关于抗战初期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在不抵抗政策的指导下,不放一枪一弹就丢掉东三省,是否蒋介石下的命令?我们解放后读的历史教科书是这样写的。但张学良在任何场合都郑重其事地进行否认。承认是他的责任:他在台湾接受采访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访问时、以及他的回忆录里都很明白地说:“没有这回事”(为什么大陆再三邀请他回大陆定居、他都拒绝)因为“九、一八”事件发生时,蒋介石还不晓得。在9月19日的《蒋介石日记》写道:“昨晚倭寇无事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占领我营房,天灾匪祸,相逼而来,恕我为广乎”。9月20日的日记写道:“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抢占,心神不宁,如丧考妣,苟为我祖宗之子孙,如不受贿东北,则永无人格矣”。 “九、一八”事件后,尽管日本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蒋介石并没有对日宣战,反而重提石友三的“攘外必先安内”。很多人认为,蒋介石的这个政策是在日寇入侵时,置国家民族不顾,才导致东北的沦陷,《蒋介石日记》解开了这个谜。蒋介石是了解日本的,他说:“倭寇三日可亡我也”;他也知道,日本绝非之是占领一些土地,而是要灭亡整个国家和民族。他没有立即抗日,有他的考量。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日军比起来有天渊之别,而且只要日本封锁长江口和沿海一带,三天就完蛋了。所以他说:“不能贸然血战”。从他的日记看出,他认为必须抵抗,但不知究竟应该怎么办。9月29日他甚至立下遗嘱:“我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打不过人家,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一不测,当见危授命,特书此为遗嘱”。他认识到“中日之战,必不可免”,他为要争取时间备战,等到民国21年代22年(公元1932年到1933年)。这期间,他跟德国的军事顾问和蒋百里有很多讨论,慢慢地眉目清晰了,就是要进行持久战,争取时间备战。为了自己的理想,他自我鼓励:“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辱”,在当时,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仗是没法打的,民间的知识分子、甚至胡适、蔡元培、傅斯年、这些人都认为不能打,所以北京大学的学生抗议,蔡元培就出来解释。面对日本的侵略、在国民党高层意见的分歧很大。以“左派”汪精卫为首的人的口头禅是“这个仗怎么打”?而于佑任、居正、孔祥熙都认为此仗不能打。共产党和左派及一些血性青年骂他“卖国”,这是他最痛苦的。 蒋介石为了准备“持久战”,一方面进行以“剿共”做掩护作收复西南、迁都四川的准备,一方面让蒋廷黼、宋子文,孔祥熙、陈仪到欧。美各国去结交,希望能够得到军事上的支援。其中孔祥熙于民国23年(公元1934年)跟德国签订了你你协定,所以德国派出了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很多兵工厂和武器也给了中国,甚至德国参谋总长塞克特将军肚来到中国出任陆军总顾问,他的副手法肯豪森亲自来中国,帮助训练中国军队(在这之前中国没有国家的军队,只有军阀的军队,而且都缺乏正规训练。唯一进行正规训练的只有黄埔,但那实在很有限)。这以后才有了自己编写的《陆军宝典》和《步兵手册》。蒋介石希望争取到五至六年的时间,以教育掩饰训练,以外交掩护“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发展实业以求备战。但问题是他做这些都只能做、不能说。 另外,当时的民国是表面的统一,其实是军阀割据 。国家和政府并没有啥子军队,只有一个黄埔军校和很有限的军队。百分之六七十的军队控制在各省的军阀手里(尤其是西南云、贵、川各省,达到了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地步)。他蒋介石只能控制江、浙、闽、粵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其他省的军阀他根本指挥不动,都是各行其是。怎样把军阀的军队控制到中央——控制到蒋介石手里,这就是从民国20年到26年(公元1931年到1937年)这几年中,国民党做了很多只能做不能说的事情——攘外必先安内。 我们在解放后读到的历史教科书里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是针对共产党和红军。当时在蒋介石眼里,红军只有那么25000多人,比起各省军阀的实力来,其实是不值一提的,他认为在适当时机可以把他们解决(但当时他要以围剿他们为借口)。而军阀的势力是红军的几十倍。要达到把军阀们的军队团结起来抗日,就要让中央军的势力深入到他们中间去。因为抗日是持久战,就必须建立西南抗日基地。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借口“剿共”,把红军包围在“江西苏区”,然后有意在西北方向开一个口子,把红军往湘、鄂、云、贵、川赶,利用这些军阀与红军互相消耗,中央军实力乘势进入这些省去,以便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这才有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其实就是红军在前面跑,湘、桂、川、黔、滇的地方军阀不得已与红军血战,中央军才趁机进入四川。贺国光的参谋团进驻重庆后,民国24年(1935年)四川才得以用新的行政建制代替军阀的“防区制”;四川军阀对我们四川人民的血腥统治和盘剥(民国十几年,他们征粮就征到民国八十几年;用收“烟窝捐”间接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所以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没有盘剥、压迫四川人民,而是是四川军阀盘剥、压迫我们四川人民几十年,蒋介石势力入驻四川只有民国后期短短五六年)。 老实说,当时蒋介石要搞全国统一——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能防御外辱的。就像现在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维稳”;就必须保证党中央的权威领导一个道理。但军阀们要维护他们的封建割据,就要抵制统一;蒋介石为了实现统一,必然使用一些权谋,;这些权谋伤害军阀们的封建割据,军阀们就骂“蒋介石不地道”;共产党为了取得政权,就要利用军阀门反对“蒋介石不地道”来团结反蒋。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县级以下党政干部实施“半供给制”、地方公教人员每月只有100斤到150斤大米的薪酬,“起义”的军阀门每年享受上万斤大米的“特别费”;三年困难时期、人民群众每个月供应菜油一两,“起义”军阀门每月可以特批黄油一公斤......所以我认为“文化大革命”中他们这些“二臣”受点冲击活该,就算整死,也不冤枉;因为假若辛亥革命后没有军阀割据,中国的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日均侵占东北后,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接着要成立华北的傀儡政权,他知道这个仗不能拖了必须打了,但不单蒋介石,就是民间的智者也看得出,按照中国当时的实力,是不可能战胜日本的,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只有进行持久战(有人说从“持久战”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实际上在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以前几年,蒋介石就提出来了)。当时的战场上,从东北沦陷到后来的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国在这些地方投入的军队都是在适量上超过日本,却节节败退,为什么?因为在正面战场的正规阵地战中,中国军队的训练素质和装备与日均比起来有天渊之别。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国民党内的会议制定了打“持久战”,的方针,为了实现打“持久战”方针就要保证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抗日根据地,就必须改变日军由东北到西南的战略轴线(因为日均由东北到西南横扫下来,中国就暗了),要引诱日军南下,所以才有惨烈的民国36年(公元1937年)的“8、13”“淞沪抗战”,硬是引诱日军从北往南打,而且拉大了战场,拉长了日军的战线。蒋介石也知道,我们没有什么跟日本人打,有的只是血和肉,有的是民族的精神。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战不在胜负,而在于民族精神之消长”。“8、13淞沪抗战”战场,中国投入75万军队、阵亡达30万(大部分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日本投入37万军队,死亡4万余。虽然战争失利,接下来是首都沦陷,但争取到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1938年10月武汉才告陷落。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败而不降,拖垮日本”,日本虽强、但是小国,没有办法把兵力撒便全中国,需要速战速决,由于“持久战”,“地无分东西南北,人部分男女老幼,皆偶守土抗战之则”这是日本所忌讳的。 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我才来到人世,但抗日战争的最后几年我完全懂事了,耳闻目睹抗日战争的后方实况。解放后给万我们读的历史课本意识形态味道实在太浓厚了,所以历史课变成了政治课,而且我发现很多历史的真实被歪曲了(这当然是意识形态教育的西药)。我们是知识分子,应该传承正却的历史,正如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在报纸上的长篇论文的教导:“我们应该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下一代”。蒋介石不是我的亲戚,他在我80年的人生中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年,我对他说不上什么好感还是恶感,我是知识分子,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所以写了这篇段文。我不是实处我的观点,因为我仅仅是一个相当平凡的知识分子,没有影响力,也不可能像什么人输出观点,只是写出历史的真是,公大家钻研近代是时参考。
|